APP下载

被纯粹覆盖的世界
——浅探著名诗人翟营文诗集《背靠亲人和万物》

2018-11-14张金芝

辽河 2018年8期
关键词:诗集尘世诗人

张金芝

抛开谎言/旧日时光尽显真诚/朴素的草木贴近尘世/它们的内心有新鲜的味道/让风暴停止/让狂热停止/在安静中延展向往。——翟营文

这个世界一半是火一半是水,神与国王皆有痛苦的秘密,追求美好是人类最基本的天性。怎奈人心浮躁、叠烟架翠。在尘世盘根错节的丛林中游历,似乎再难找到真正崇尚纯粹的人,而把纯粹和转化体验带到诗意表达中的诗人,则更是凤毛麟角。况且当下诗歌界上行下效、改头换面、无所不至,若要才高行洁、纯一不杂于诗群中被一眼认出,就要在表现手法与语境上超出其他常态诗人。否则,即便勒兵列阵,也只是花拳绣脚、空抖诗情,最终被淹没在滚滚的诗海中。

“伟大的艺术不是刀枪,它出于善,趋向于纯粹”。——西川

有没有这样一本诗集?既可以始出于善、趋向于纯粹,又能将情怀紧偎天下苍生。从一朵花开始,从一粒尘埃的快乐开始,用月亮的宁静照亮尘土,用广阔的温润敲响钟声。既能集合善良、勇敢、正义、无所畏惧,又能全然展现一个被纯粹覆盖的世界。

《背靠亲人和万物》,正是这样一本集以上能量为一身的诗集。

翟营文是这本诗集的缔造者。他是一名深藏若虚的“60”后著名诗人,也是把纯粹与转化体验完全融入到诗内的其中一位。属凤毛麟角之人。诗集是他手执素笔、沾着月光抒写的倾情之作。在这本诗集里你可以看到,岁月交杯换盏,他将睡在内心深处的风景看个通透。优秀品质一经推出,所有尘沙皆成了种子,黄羊被鲜花唤醒,笔下的叶片一路高歌,气场斐然。

翟营文的诗饱含了一种内在的力量。既有王者的高傲及风范,又有本色的帅劲与纯熟。他用晴日幻想的延伸将心中模拟的星星摆放齐全,即使思想波涛深邃、尘世纷纭无常,他的诗句依然会向着一种纯正、纯粹、单一的没有杂质,或尽量减少杂质的风向标推进。世界总有焚不尽的糟粕及炭渣,而诗人翟营文,却只想慈悲以待。

他于《写在前面》一诗中说道,“如果我是雨滴/也仅仅是为了照出你深藏的无数个内心/如果我是夜晚,就安静地睡在你的边上/把河流铺在身下/让你的另一只脚刚好踩在岸上/如果是一棵小树/请允许我走在前面/为你小小的善良指路/更多的时候我是另一棵小草/时光中爱上你的寂静/在盛大的谦卑中渐渐安静下来。”

诗人选择将这首诗作为前言,建构立意已非常明显。他的精深之处是用第一人称的“我”代表他的诗集,用《写在前面》这句话为诗命名。“我”既有亲切的成分,又有几分诚挚的纯粹。不但可与读者迅速拉近距离,还可以一种自然的吐露扩散诗意、娓娓陈述心声。寓意深刻且不易察觉。中心思想只是希望自己的诗集能够真正做到沙上有痕,风中有音,光中有暖,切切实实给人们一抹光亮、一份喂养、一个救赎。

如果诗集是雨滴,它可以用它的清澈映出人类内心深藏的部分,或是一些不为人知无法自救的情绪波动。他用一种融进自我的方式进行烘托,把诗集比作夜晚,表达的信息只是为了一个安静的陪伴。天空是一面镜子,照见所有世子的心。那些人好像一群急待喂饱精神的受惠者,而赋予者只是希望诗集能够就此覆住那些日夜流淌不息的灰浊思想。他为那些受惠者提供了一个可栖可居、可过滤可净化、可以遇见更好自己的清朗之书,让他们一只脚借力上岸,就此停止沉沦。他希望他们能够牢牢握紧阳光,在幸福与感伤中沉下心境,体味诗集所传递的温暖与美妙。

如果诗集是一棵小树。它希望腹中那些充满睿智的诗行能够率先走在前列,并以一个异于常人的透彻者燃起一盏灯,照亮那些已黑下来的前方。即使只是达成心灵上的一个契合、一份填充也好。他不是兜售真理的哲学家,更不是站在道德和情感高地上不断强化结果的思想绑架者。他只是想用自己纯银的姿态、澄明内敛的情感表达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借以感染身边更多的人。他将诗集中潜在的精神内核和盘托出,把施与比接受更快乐的真谛告诉受惠者。只要每人都献出一点微薄的爱,即便方向不同,心思不同,但至少彼此间有了交集。虽然擦肩的表情依旧匆匆,可那份感觉已足够令他的心得以踏实下来。所以最后他才会将诗集比作另一棵小草,他希望在更多的时光中赎回尘世的寂静,用湖水般的性灵让某些喧嚣停止,让心中的私念停止,让自己的身躯逐渐矮下去,在一片纯洁的凝视中,看生命里黄金般的执着平静收尾一场诗情盛大的谦卑,从此凡尘静如止水。

这首诗中,诗人很明显运用了独特的比喻,他将平淡冲实的语境缓缓表述,然后铺排出一个深邃、明朗的寓意。整首诗读起来自然通畅、感情细腻且饱满,同时又意蕴精深,充满阳光。他将诗中内核所折射的可信力与说服性浸着自然的虔诚与回音各自安好,又将一种难以觉察、悄悄潜入的精神游丝沿着一条鲜明的个性线伸展如扇,用人性唯乐原则以带动周围更多舍我其谁的情绪,然后融合同一种意象及独有的言说方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得不说,翟营文的诗技与格调可谓平中见奇、游刃有余、纯熟完美、堪称典范。他擅长在引导与责任的寻味中将诗艺的描述缓缓渗透且不着痕迹。若没有一定的文字功底,无论如何也难酬初心。

读翟营文的诗,眼前总是会不由自主呈现出一幅画面,他从一九八八年开始诗歌创作,且多次获得全国级别的诗歌奖项。他的诗水乳交融、唯美、清癯,浸着淡淡的忧伤。诗风一度被模仿,却从未被超越。套用散文名家张晓风的一段话来形容他的诗最恰当不过,“没有太多绚丽的春花、没有太多漂浮的夏云、没有喧哗、没有旋转的五彩,只有一片安静纯朴的白色,只有成熟生命的深沉与严肃,只有梦,像一片枫叶那样热切殷实的梦。”只要用心在听,你会听到纯粹的声音从那些分行断句中悠悠飞跃出来,然后打着璇儿结出精美的花朵抒写深刻的晴日。

翟营文的诗仿佛有种秋天的静美之感,即便偶有萧瑟,也不会引起沉闷。一读再读,意犹未尽。

他的诗与命运结伴同行,挤在人声嘈杂的尘世。淡看浮云,用宽容擦拭尘土。时光柔软的醒着,不尖锐也不迷茫,他只愿守住心中那份白色的孤独。

他在《幸福就是秋天里的那抹金黄》一诗中写道:“秋霜覆盖/大地空下来/蛙声的赞美渐渐隐退/时间会变凉/铁一样坚硬/可我依然会热爱/热爱伤痕累累的大地/热爱黄昏里每一个人/热爱他们默不作声的样子/热爱迟来的阳光/热爱成熟和枯萎/学会在一无所有中思考未来/油菜花是最后一抹金黄/是最后的汹涌和歌唱/他们轻而易举就淹没了孤寂和骄傲/我喜欢他们肆无忌惮的可爱/这是谁点的火把/照亮秋天的单调/庄重而得体/山河被最后的激情感染/列队整齐/加入到无边的雄壮之中。”

诗人在这首诗中,用秋霜覆盖隐喻成尘世的繁华落尽,当周围一下变得冷清起来,往日里那些讨好的恭维之辞在现实映照下开始逐渐萎缩。世态炎凉,仿佛连时间都流露出冷寒,如铁一般坚硬。生命的现场残酷凉薄。然而即便如此,诗人的表现依旧宏大、热情,张开双臂拥抱世界。即使大地伤痕累累、黄昏里的人默不作声、阳光总是姗姗来迟,以及亲眼目睹客观存在的盛放与凋零,他也照旧挺起腰身眼望前方,在一无所有中思考未来,在艰难时刻为自己高歌一曲。因为他始终相信,百步之内,必有芳香。他在心中架起一座希望的彩虹,以不可抑制的力量,开垦尘世灰头土脸的荒芜。哪怕只是一缕空气,在诗人乐观的眼中都会迸发出生命的奇迹。

所以,当诗人看到油菜花的那抹金黄,他心中动力的情绪立即澎湃起来,鲜活的激流轻而易举淹没了之前所有的孤寂和骄傲,也覆盖了那些隐在现实里无法丈量的阴霾。他将油菜花意象成可以照亮秋天单调的火把。在他看来,那抹庄重而得体的可爱,似乎来得有些肆无忌惮,却能调动山河最后的激情。活在五光十色的尘世,没有理由不染上一点缤纷。那些随风起舞的油菜花全部精神向上列队整齐,以可贵的存在,加入到无边的雄壮之中。

诗人的幸福似乎很简单。简单到只是秋天里的那抹金黄,只是随遇而安修篱种菊的那份纯粹。他觉得,只要有适当的工具,就可以在森林里开出一条路,只要有强大的内心,就可攻无不克应付一切。路是荒了点,但又有什么关系?我们终归会到达罗马。

他在诗中的寓意,折射出泰戈尔的话,“世上的事,最好一笑了之,不必用眼泪去冲洗。若扔掉所有的昨天,脚步也就轻盈了。”满满的正能量,十足的乐观主义。他甚至可以深爱一只鸟的呼吸,在它温热与感恩的胸膛里,聆听世界的核心与实质。

翟营文的诗,常以长句式表达为主题风格,然后层层递推、立言立行,最后剔除脱节和断裂一气呵成。他在技巧上善于衔接韵律上的节奏起伏,摒弃那些刻意的雕琢痕迹,语言精美洋气不空洞。既不失酣畅淋漓的宣快感,又不乏有种沉潜的忧伤隐隐可见。他没有直接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也没有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事物。他的表现张力可以直指尘世或内心,由平缓过度到身不由己的沉入,最后赋予力量意气而出。他将皱巴巴的世界用他充盈的热情熨帖平整,在诗行的指向中涌荡激情,深入浅出毫无迷混之意,莫名的力量充斥全身。这就是他诗魂艺术的精妙所在,也是至今无人成功效仿的始末根由。

“翟营文的诗感染力量不可拒绝,具有的土地情怀气场及表现意象常会给读者造成一种视觉与心灵上的冲击力度。他的诗主题含义广博而深刻,豁达而明晰;有痛感,但不悲观,有理想,但不渺茫!”辽宁省作协创研部的宁珍志如是说。

他的诗,清雅隔尘、正义浩然,既有他身形的气质,也有内在的秉持。他用一种绝对的专注摆脱刻意的抒情,然后怀揣一颗草木之心,跟在风的后面。一些道路血管慢慢打开,思想的河流变得强大。在一番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中阻止精神的沉陷。似乎没有比这更有意义的了,他在生活中寻找诗意,在夜晚的平静中感叹人世的冷暖与悲欢,当诵经声潮水般涌起,一朵花便突然绽放了。

诗歌是我们理解自身的一种方式,从中可以懂得活着的感觉是什么样的——马克·斯特兰德

他在《摒弃空洞的词汇》中这样写道:“在说出祖国之前/我摒弃所有空洞的词汇/也绝口不提疾苦和风雨/我只说野蔷薇怒放的清晨/只说月亮剪出美丽的影子/我也自愿放弃饱满和果实/放弃已经成熟的一切/但我不放弃流年、风中的芦苇和苍白的头发/不放弃中年的尴尬和迟疑/缓缓到来/点起灯笼/喂饱马匹/不在意花开花落/只在意忠贞的坚守/在说出祖国之前/我还要说出天气和炊烟/说出水穷处的茂密/说出梨花和不相识的孩子/就像摒弃虚伪的情感、空洞的词汇/我只愿与世界交换呼吸/把你的荒芜给我/我们曲终人不散。”

或许与他的职业有关。他是一名刑警队的工作人员,在说出祖国之前,他已不可避免透出些许的军人气质。祖国在他心中神圣不可侵犯,可他却不愿意将那些高大上的词汇挂在嘴边。他喜欢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那些辞藻在他看来如同无病呻吟,只是停留在表象层面上的浮泛之言。他将经历的疾苦和风雨悄悄隐匿,尽量不去触碰生命中那些所谓的敏感。为了提供伤口愈合的土壤,他只说野蔷薇怒放的清晨,只说月亮剪出美丽的影子。这样的情境让他的灵魂产生出快乐的成分,由此过滤掉某些纠结。他在时空的转换中,甘愿放弃那些既定的完满与美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生命最真实的部分,即使存留一点星光,也不会轻言放弃流年。那些流逝的岁月有他走过的颜色,令他在群峰之上收纳传说。他是天空的一部分,自然不会放弃风中的芦苇和苍白的头发,他可以从容面对中年的尴尬和迟疑,在一切缓缓到来之时,点起诗歌的灯笼,喂饱体内的精神之马积蓄力量。从此不再在意花开花落,不再在意荣辱得失,只在意心中存留的那份坚守。大有一副“若我会发光,就不害怕黑暗。若我足够美好,一切恐惧就会烟消云散”之势。

在说起祖国之前,他还要说出天气和炊烟,说出水穷处的茂密,说出梨花和不相识的孩子。他要用他诗的质朴说出一切,粮食才是最终的结果,在温度中感受寻常烟火。哀喜交并,不必手足无措。即使山穷水尽,也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蓊郁之际。他把梨花和不相识的孩子暗喻成春天的希望,思维导出画面,一切真实从反馈的曲线中淘汰虚假情感和空洞词汇。诗在走,心不变。他只愿于世界交换呼吸,用上帝的特质将人间的荒芜尽收心底,一曲终了不会结束。句号代表完结,逗号代表持续的生命。这个小蝌蚪是跳跃的音符,是圣灵果实的一部分。天还在,云朵徘徊;音乐停止,他依旧于原地等待。

饱满的语言,冲高的情绪,仿佛在强调一个说不出的痛处。夜晚很薄,风把他的心吹的洁净无比。当杂念掏空,满山的颜色渐渐归隐,他的脚印踩在黄河边,无论发生过什么,他与这个世界都终将是朋友。

这首诗,言语风格恢弘大气,如同宣泄一场盛宴,且情感内核和质地没有过多的彩饰,却在自我抒发中成功攫获了元素的丰满。他在延续以往风格中深刻了硬朗的主题,令主导意象至情至性深于常人,言语力量可见一斑。

他谨慎掂量自己的人行道,将生命中灰色的部分用清峻庄重的言语轻轻抹去,内心抱定自己的春天,诗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在微微的震撼中完成纯粹的覆盖。独有的表达方式令诗节仿佛多了一层潜在的魔力,诗中蕴含的正义与豁达逐渐加深。身体被涂成铜的颜色。只要看见自己灵魂的镜子没有尘埃,整个世界对于他便晴空万里了。

他在《左边是桃花》一诗中写道:“右边的风镐转动/不断追问时光的深度/右边的面孔被灯盏照亮/被风霜侵蚀/又变得坚硬和煤的坚硬相等/右边的手臂肌肉绷紧/生活的沉重压疼右边的肩膀/而左边恰好空出来/可以安放一只柔软的手臂和一曲舒缓的音乐/春天的夜晚泡沫一样的蛙鸣/左边的马路上伞的位置空着/一个孩子在左边微笑/左边的季节现在是三月/他轻易就绕开了满树的桃花/左边眼中的泪水流向了右边。”

诗人在这首诗中,用右边风镐的转动来形容岁月风驰电掣的速度。那种看起来均匀有力、无迹可寻的载体总是以无形的压力时时窥探着人间,让诗人的心无法安放,由此催化了虚无。物走星移中,他一次次查究时光的深度,追问生命的意义。当右边的面孔被灯盏照亮、被风霜侵蚀,却也顺理成章造就了他如煤一般的坚硬。这里的灯盏指的是光芒,风霜指的是困顿。用以暗喻人活一世,凡事盛衰兴替、变化无常。

生活的沉重压疼了右边的臂膀,诗人没有伤春悲秋,反倒发现肌肉变得更加强劲有力。充满慧心的他总能在艰辛中看到一抹亮色。因为他知道,水果既需要阳光,也需要凉夜。寒冷的雨水会更加使其成熟。

他在低处仰望巨大的光亮。把右侧暗喻成在外奔波时的沉重,把左侧暗喻成回到家时的放松。左侧的臂膀闲歇下来,他用安顿的柔软为自己播放一曲舒缓的音乐。当心情开始慢慢沉淀,他一点一点掏出内心的寂寞,在春天的夜晚假设一场蛙鸣。那些轻而发白的声音,时而清晰,时而缥缈,隐荡在耳畔,漫无边际。

左边的马路上伞的位置空着,一个孩子在左边微笑。隐喻的形式可感可触。天上不存在特定的标志。诗人没有紫竹为柄的保护伞,却照旧笑得像个孩子。内心的品质不断弥散,季节指向三月份,一个转身,他轻易绕开了满树的桃花。

桃花的花语,向来有爱情之运一说。当深谧的风围在左右,他左边的泪滑向了右边。

很明显,诗人在这首诗中,没有进行太多叙述上的优雅,也不同于以往的明亮,反倒是有种深颜色的痛感萦绕心间。速记的符号,参杂隐而不见的哲思,将生命的韵脚精准老道地呈现出来。主观的宇宙瞬间划出两条平行线,两侧各自完整、各负其责、阴阳平衡、捭阖有道。

在这首诗中,诗人仿佛要强调一个事实——生活,就是一种折中的体验。月盈则亏,水满则溢。若右边负责承受尘世的沉重与辛酸;左边就要负责右边所承受过的一切。飞逝在左、凝固在右;右边坚硬、左边柔软,软硬兼具,常态人生。

左侧是迷茫的懵懂,右侧是奇异的夜晚。开不落的花,一半忧伤一半明媚,多像左心房右心房住的快乐与悲伤。右绿左红,遗忘了经年的泪水。爱情,像信号灯一样准时,却难求一个完满。永无休止的轮回之火,烘烤着野草里的苦味与馨香,也纯粹烘干了左边那朵潮湿的桃花。

了解一切,就会原谅一切。世上事无所谓好坏,思想使然——莎士比亚

以水的姿态流淌,以火的性格燃烧。翟营文的世界,是诗意盎然的世界。丰沛的灵感,像是触握到缪斯的双手。他的内心藏着一条叫做诗歌的巨龙,可以凿破寒冰,也可以令伤口美丽。尘世的锁链,无法桎梏一枚青果的发育。火焰在黎明独舞,他在风中保持飞翔的姿态。他的世界几乎同鲁宾逊一样孤单,却能背靠亲人和万物,给世人以纯粹的打动。他宣扬积极向上的主题,融合意象上的巧妙及语言上的精炼,内容多元不落俗套,肌质新奇个性鲜明。诗意的金句不断蕃息,一经捧读,视线再无法移开。

他的诗如待沽的玉,可以温润的叫醒远方,可以令那些离散的灵魂坐上春天的椅子。天空在飞行。云朵游动,岁月可拘,他的纯粹从初始那刻不再停歇。当生旅的火车轰轰驶过,时间的大钟渐渐浮出诗歌二字。这是汗水和力气交汇的时刻,大锤小锤开始工作,他在锤炼中不断修改自己。迷途漫漫,终有一归。掏出心中的铁,毫不犹豫掷出去。通红的炉火越烧越旺,在一片纯粹的炽热中,他心中那块铁豁然透出金子般的光芒!

猜你喜欢

诗集尘世诗人
诗集精选
尘世的烟岚
“诗人”老爸
愤怒
行者的歌——读田斌诗集《潜行低吟》所想
截句选
旋转木马
君儿的诗
最美的花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