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志是带在身上的学校

2018-11-14姜胜群

杂文月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南岗区哈尔滨市月刊

●姜胜群

杂志是带在身上的学校。无论走在哪里,都可以把这所学校带着——坐公交车出行,在银行排队等候,到医院就诊……甚至在洗手间“方便”的短暂空闲,也可以“上学”。

杂志这所学校的老师,就是杂志文章的诸位作者。这些未曾谋面的老师,把思想倾注笔端,把知识变成文字,和我沟通交流。通过阅读,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

杂志令我有了当“上帝”的感觉——在琳琅满目的众多杂志面前,看哪本,买哪本,订哪本,完全由我自己说了算。

其实,通过长时间大量阅读,喜欢的杂志,也就那么几本,被我当作“重点杂志”。当然,有的“重点杂志”突然“变了味道”,于是,作为读者“上帝”的我,毫不犹豫地将它从我的“重点杂志”中“踢”出去——当“上帝”的感觉,真好!

感谢老师,感谢学校,更要感谢哈尔滨市南岗区图书馆——允许我每次借六本杂志,把六所学校带在身上!带在身上的学校真是太方便了,不必匆匆劳顿,不受钟点约束,怎么学,学什么,啥时学,自己说了算,更考验学习的自觉性。

新媒体来袭,手机阅读成为一大景观——各种公众场所,都可以看到有人拿着手机阅读,有的甚至横穿马路时,毫不理会车辆行驶,边走边看,令老汉我连喊:“危险!”甚至惊出冷汗。老汉我绝不落后,也是手机阅读族的一员,但我绝不在道路上边走边看,更不会只看手机,不看杂志。两者各有优势,可以互补,但不能取代。由于年龄原因,老汉我更喜欢杂志。

说起来,我是图书馆的忠实读者。由于经济拮据,从小学到大学,自己家里的书很少,主要是靠到图书馆借阅。上小学时,家里离老哈尔滨市图书馆近,经常光顾的,是老哈尔滨市图书馆。后来搬家了,离黑龙江省图书馆近,便成了黑龙江省图书馆的常客。现在,居住地离哈尔滨市南岗区图书馆近,自然成为哈尔滨市南岗区图书馆的常客,还被南岗区图书馆连续两年评为“优秀读者”。

当初,在南岗区图书馆的杂志架上没有找到《杂文月刊》,于是,我以“优秀读者”及杂文作者的身份,向馆里介绍说,《杂文月刊》每月下是文摘版,《杂文月刊》每月上是原创版,文章质量很高,在杂文界颇受关注,建议增加《杂文月刊》。于是,南岗区图书馆的杂志架上,多了一本优秀的杂文期刊。然而,每次从杂志架上取杂志,我却很少取《杂文月刊》,哈哈,因为我自己订了这本杂志,不受图书馆杂志借阅规定的限制,可以尽情快乐地独享《杂文月刊》!

这么好的学校,这么好的老师,激励我决心做一个好学生——得交作业呀!

于是,我动笔写阅读的感悟,有的发表在杂志上或报纸上,有的公布在自己的“博客”和“微信公众号”上。杂志是大地,阅读是犁铧,写出的作品,便是丰收的硕果。阅读有了成就感,那叫一个爽!

活到老,学到老。杂志这所学校,老汉我永不毕业,学一辈子!

猜你喜欢

南岗区哈尔滨市月刊
哈尔滨市天丰工具研究所
失而复得的玉桂叶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第一中学校
画与理
画与理
哈尔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
欢迎订阅2015年《同舟共进》月刊
火焰马
识途“老马”:追记哈尔滨市南岗区关工委法治委员会报告团团长卢连基
“学雷锋应是一生的事儿”:哈尔滨市南岗区关工委委员叶滨昌学雷锋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