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效果

2018-11-13李开新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15期
关键词:针灸康复

李开新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两组。参考组采取康复治疗,试验组采取早期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SF-36评分,以及临床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SF-36评分均有所改善;同时试验组NIHSS评分、SF-36评分明显优于参考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针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实施早期针灸联合康复进行治疗,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良患者的肢体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针灸;康复;急性缺血性卒中

急性缺血性卒中是临床常见病症。2017年1-12月收治急性缺血中风患者80例,采用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1-12月收治急性缺血中风患者80例,随机分成参考组和试验组。参考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40~77岁,平均(58.5±3.2)岁;病程2~27个月,平均(14.5±1.7)个月;其中合并有糖尿病15例,高血压14例,高血脂11例。试验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41~77岁,平均(58.9±3.4)岁;病程2~28个月,平均(15±1.9)个月;其中合并有糖尿病14例,高血压13例,高血脂13例。经统计对比可知,两组的以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参考组:评估患者病症情况,按照实际需求选择体操、按摩等康复治疗方式。可在患者脚后方放置一个沙包,不仅可以预防足下垂,还能够避免压疮。②试验组:在参考组的基础上联合早期针灸治疗,针灸治疗包括头针和体针。头针治疗过程中,选择运动区穴位,使用1~2.5寸28号头针在刺激区行针,保持头皮与针尖呈30°,迅速刺人头皮,直至帽状腱膜下层,使得针与头皮平行,刺入0.5~15寸,采用捻转不提插的方法,留针30min,10min/次。体针治疗过程中,选择阴阳两经穴相对应的位置,以曲池、外关、合谷、百会、涌泉、大陵、三阴交、尺泽、足三里等穴位为主,使用提插捻转的方法,使用泻健侧、补患侧、健侧与患侧隔日交替行针的方式,留针30 min,1次/d,行针2 d,10 d为1个疗程,休息3 d后进行下1个疗程的治疗[1]。两组患者均进行3个疗程的治疗。

观察指标:使用NIHSS评分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功能改善情况。SF-36评分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疗效评定:治疗过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分为效果显著、有效、无效。①效果显著:患者口眼斜歪、语言障碍等症状消失;②有效:患者语言障碍等症状有所好转;③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

统计学分析: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有效率(%)采用X2检验,NIHSS评分、SF-36评分采用t检测,以α=0.05作为校验标准,若P<0.05即该指标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NIHSS评分:①组间对比: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②组内对比:治疗后两组均有明显降低(P<0.05)。

SF-36评分:①组间对比: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②组内对比:治疗后两组均有明显升高(P<0.05),见表1。

临床疗效: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对比:试验组效果显著2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95.00%;参考组效果显著14例,有效18例,無效8例,治疗有效率为80.0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中医辨证认为中风是由劳倦内伤、气血内虚、嗜食厚味、忧思恼怒等因素引发的,从而导致气血逆乱、脏腑阴阳失调、直冲犯脑,导致脑脉痹阻,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突发晕厥、口眼?斜、半身不遂、语言障碍等[2,3]。早期康复治疗的目标在于训练患者大脑皮层的活动功能,促进对神经系统的刺激,引起其兴奋能力和反应,从而使患者的运动功能获得最大程度上的改善。虽然一定程度上康复治疗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肢体功能,但是疗效仍然欠佳[4]。对此,许多研究学者提出了早期针灸联合治疗的方法。

当前,针灸治疗的方法已然成为临床治疗急性缺血性华中患者的主要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由于中风导致的肢体功能障碍和运动障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语言能力[5]。头针针刺,留针30 min联合间断行针能够有效预防针刺作用减弱,极大程度上提高临床治疗疗效。与此同时,联合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问题和肢体功能障碍情况。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早期针灸联合康复治疗明显改善了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周艳,张久强,宗轶.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效果探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2):2180-2181

[2]Zhang L,Shen W,Zhang H.Effects of EarlyRehahilitation Intervention on Motor Func-tion and ADL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J].Hehei Medicine,2016.

[3]蒋鹏军,邓伟,胡彦红,等.康复加针灸治疗对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10):1712-1713.

[4]李海泉.针灸结合早期康复治疗126例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研究[J]医药与保健,2015,(4):60-61

[5]赵爱良,任瑞珍.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运动障碍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6,(6):29-31.

猜你喜欢

针灸康复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飞蚊症 不妨一试针灸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三 为什么治疗眼病也需要针灸
超声低频对人工流产术后康复的影响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