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统训练联合骑马术对脑瘫患儿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2018-11-13董卓瑛吴谦雷晓辉杜峰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15期
关键词:日常生活能力脑瘫

董卓瑛 吴谦 雷晓辉 杜峰

摘要 目的:探讨骑马术训练对脑瘫患儿平衡控制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收治脑瘫患儿6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同时观察组给予骑马术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平衡控制训练。结果:观察组的平衡控制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骑马术训练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脑瘫儿童平衡和控制训练的方法,能帮助患儿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 脑瘫;骑马术;平衡控制;日常生活能力

脑瘫是一种自受孕起始至婴幼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异常所致的临床综合征[1]。文献报告,我同的发病率略高于世界水平[2]。其平衡控制异常是影响脑瘫患儿步行的主要直接因素,提高患儿坐位和站位平衡的控制能力,增加患儿的躯干控制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成为临床训练的重点和目的[3]。本研究在给患儿进行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对比性地加入了骑马术训练,患儿的平衡控制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效果不错,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12月-2016年5月收治脑瘫患儿60例,均符合《小儿脑瘫患儿的定义、诊断条件及分型标准》,且平衡控制能力较差,日常生活完全依赖。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3~8岁,平均6.30岁,脑瘫原因有早产37例,缺血、缺氧脑病23例。患儿家属签署康复治疗知情同意书。按照训练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排除标准:①癫痫遗传代谢疾病以及其他先天性畸形患儿。②心、肺、肝、肾功能严重异常,脑白质营养不良。③近0.5年内有外科手术史。④脊髓性肌萎缩。⑤平衡和运动控制等评价过程中难以很好地配合。⑥苯丙酮尿症,婴儿型。⑦合并智力障碍,语言障碍。

康复方法:两组患儿给予常规康复方法,包括运动治疗、作业疗法,1次/d,5 d/周,连续3个月。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进行感觉统合治疗[4],20min/次。方法如下:①平衡脚踏车训练:双脚站立于踏板车上,两只手紧紧地握住踏板车的把手,向前骑行,也可以向后骑行。②滑板爬行训练:患儿趴在滑板的上面,双下肢并拢抬起,用两只手在地上用力地进行划动,可以向前也可以向后方爬行。③蹦床训练:站在蹦床上,双脚并在一起并向上跳起来。④球池训练:患儿坐在池子中间也可以躺在池子中间,让整个身体都埋在球的下面,给予球挤压。⑤平衡台训练:患儿站在平衡臺的上面,双脚分开,大概与肩膀的宽度相仿,患儿自己控制身体的平衡。⑥晃动平衡木训练:患者仍站在晃动的平衡木上,抬起头来,挺起胸脯,双眼看向前方,双脚交替向前走动。⑦旋转浴盆训练:患儿蹲站于浴盆之中,康复师扶盆边协助其旋转。⑧网缆上插棍训练:患儿俯卧于网缆上,于网缆前下方地面置插棍一套,插棍与插槽分离,前后晃动,嘱患儿将对应的插棍插入插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增加骑马术训练[5]。患儿在治疗师的辅助下骑在骑马器上,调节合适的频率,20min/次,1次/d。

评定标准:①Berg平衡量表:对患儿动、静态平衡进行评估,共14项,每项0、1、2、3、4分。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对患儿逐一进行评分。②ADL表:分为个人卫生、进食动作、更衣动作、排便动作、器具使用、认识交流、床上运动、步行动作、移动动作,共50项,每项O、1、1.5、2分。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对患儿逐一评分。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O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平衡能力指标对比:两组脑瘫患儿在Berg平衡评估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介入康复治疗可帮助脑瘫患儿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平衡功能及粗大运动功能。

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指标对比:两组脑瘫患儿在日常生活能力评估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介入康复治疗可帮助脑瘫患儿提高平衡控制功能、粗大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见表2。

讨论

脑瘫患儿因为中枢神经系统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而造成的运动功能、认知功能、言语功能等各种功能障碍。脑瘫的康复治疗重点要关注患儿的运动功能,只有患儿的运动功能提高,平衡能力提高,才可以独立完成短距离步行或者家庭步行,患者的日常生活真正可以自理。儿童的听觉、触觉、视觉、本体觉等的不断发育和完善,对患儿的平衡控制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所以感觉统合治疗被公认为脑瘫患儿平衡能力训练的关键。而骑马术训练是一项平衡控制训练的方法,在给患者增加了骑马术训练后,患儿的平衡控制能力明显提高,同时也提高了脑瘫患儿的日常生活功能。所以骑马术可以作为平衡控制训练的一个方法,也可以作为感觉统合训练的一种方式,对脑瘫患儿的功能恢复有着显著的临床意义。但是由于研究样本量不足,我们还需要大样本的研究继续证实。

参考文献

[1]冉茂群,肖农,任永平,等.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步态训练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1,9(7):672-675

[2]刘月平,徐永涛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0,9(16):61-62.

[3]程惊r吊减重步态训练对学龄前脑瘫患儿行走功能的观察[C].中国重庆,2012.

[4]陈浩丽.合并感觉统合功能失调的多动症儿童感统训练疗效分析[J].首都医药,2005,8(8):30-31.

[5]罗辉,陈亚伟.治脑瘫有了“骑马术”[J].中国医药指南,2006,6(9):76-79.

猜你喜欢

日常生活能力脑瘫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1例脑瘫幼儿口腔黏膜严重创伤性溃疡的诊治体会
脑瘫患儿采用康复护理进行早期干预效果
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
二十一个学生娃与脑瘫姐妹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