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家庭康复护理效果分析

2018-11-13项建美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15期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效果

项建美

摘要 目的:总结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家庭康复护理效果。方法:收治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92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予以家庭康复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正确用药率、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的正确用药率、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結论: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予以家庭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提升患者的康复水平。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家庭康复护理;护理效果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常见的风湿免疫科疾病[1]。临床中多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然而若想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则患者出院后需要接受家庭康复护理[2]。本文将重点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家庭康复护理效果。

资料与方法

2015年2月-2017年11月收治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92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46例,男18例,女28例;年龄22~39岁,平均(30.1±4.8)岁。试验组46例,男16例,女30例;年龄23~40岁,平均(31.2±5.1)岁。告知两组患者及其家属此次研究的目的与方法,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此试验经伦理委员会同意。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如性别、年龄、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诊断标准;②未患有精神性障碍疾病。

排除标准:①患者有严重的合并症或者严重的精神疾病;②患者家属不同意此次研究目的与方法。

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护理模式,即对患者进行日常的用药与饮食护理等,并且每周进行1次电话回访。试验组予以家庭康复护理模式,每周到患者家中进行1次护理指导,具体措施如下:①心理护理:由于该疾病具有病情反复、病程较长的不良特点,使得患者容易产生较为严重的心理负担与焦虑等不安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深入的沟通与交流,了解患者的实际心理需求,同时指导患者家属相应的心理鼓励方式,以在日常生活中对患者进行鼓励,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使患者树立坚定的康复信心。②饮食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制定严格的家庭饮食方案,并告知患者家属严格执行,如使患者多食用富含热量、蛋白质、维生素、钙质的食物,同时可少食多餐,避免食用刺激性与油腻等食物。③皮肤护理:患者家属需要避免长时间的室内紫外线照射,悬挂窗帘;外出时需要为患者穿戴长衣长裤;就寝前,需要使用热水或者温水对患者的四肢末端进行清洗,并对患者进行局部按摩,以此来提升患者的血液循环。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患者四肢皮肤进行观察,一旦发生变色现象,则需要及时联系护理人员进行处理。④药物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制定严格的用药护理方案,在用药前告知患者家属相应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并且避免频繁地更换药物,以免影响药物的发挥,同时需要严格遵医嘱用药,一旦发生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联系护理人员进行处理。⑤并发症护理:南于该疾病能够较大地降低患者的免疫力,患者会生感染等不良现象,使病情不断加重,因此需要做好患者的抗感染工作,平时可进行适量的运动,以此来提升患者的体质;同时尽量避免去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并注意个人卫生。

观察指标:①正确用药率: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若分数>95分,则说明患者正确用药。②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主要包括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与医疗水平进行评价,若分数> 85分,则说明患者满意。③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O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及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或秩和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试验组的正确用药率、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为有效地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护理人员多建议采用监听康复护理模式,患者在家庭中进行日常护理,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减少与医院环境的抵触,从而有效提升护理的依从性[3],同时家庭护理是对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继续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通过护理人员的指导使得患者获得了后续的治疗与康复[4]。依据本项研究结果可知,通过采用家庭康复护理模式,患者的正确用药率、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评分获得显著提升,与肖菁的研究结果相似[5],主要原因在于此种护理模式有效提升了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在家庭中获得了更多的人文关怀,因而有效提升其康复效果。

本文认为家庭康复护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不仅增强了患者的正确用药率与护理满意度,同时有效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预后质量,更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了可靠的护理信息,可作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提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活质量与预后质量的首选护理模式。由于本次样本容量有限,因而关于家庭康复护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所产生的深远护理影响需要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贺向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下预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0,5(6):161-163.

[2]李戎霞.系统性红斑狼疮39例的护理[J].健康必读旬刊,2012,11(7):446-447.

[3]段春霞,任景霞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2,11(33):4397-4398.

[4]明昕,王美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体会[J].中国病案,2011,12(3):70-72

[5] 肖菁.13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7):75.

猜你喜欢

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效果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继发血小板减少1例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疗效分析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综合护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病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