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性乳腺疼痛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2018-11-13李关伟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15期

李关伟

摘要 目的:探讨女性乳腺疼痛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收治女性乳腺疼痛症患者12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女性12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检测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四碘甲状原氨酸(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促甲状腺激素(TSH)等指标,比较检测结果。结果:乳腺疼痛同年龄有密切的关系,<45岁女性乳腺疼痛率明显高于≥45岁年龄段女性(P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症;女性乳腺疼痛症;血清甲状腺激素

乳腺疼痛症的发病率普遍较高,能够占到乳腺专科就诊数量的一半。在以往的一些研究中表明,女性乳腺疼痛症患者血清中甲状腺激素会发生一定的改变[1],是否能够通过调整甲状腺激素的水平来治疗乳腺疼痛症成为目前医学工作者重点关注的内容。在本文的研究中就对乳腺疼痛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情况进行探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女性乳腺疼痛症患者120例为观察组。年龄19~67岁,平均(36.26±2.52)岁。经检测排除乳腺肿瘤患者。在这些患者中伴甲状腺疾病患者17例,伴乳腺腺体紊乱患者84例。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女性120例为对照组,年龄20~69岁,平均(36.72±2.86)岁。排除乳腺疾病、甲状腺等疾病史。

方法: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乳腺、甲状腺多普勒检查,选在清晨抽血。使用免疫发光法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三碘甲状原氨酸(T3)、四碘甲状原氨酸(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TG)、抗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Anti-TSHR)等指标进行检测[2],记录检测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O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乳腺疼痛与年龄之间的关系:乳腺疼痛同年龄有着密切的关系,<45岁女性乳腺疼痛率明显高于≥45岁年龄段女性(P<0.05),见表1。

两组血清T3、T4、TSH水平比较:≥45岁的乳腺疼痛患者合并甲状腺疾病患者T3水平明顯高于无甲状腺疾病患者,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合并腺体紊乱者血清T4水平明显高于无腺体紊乱者,见表2。

两组血清TPO、TC、Anti-TSHR水平比较:观察组TPO、TG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论

乳腺疼痛症状与乳腺增生有着密切的相关性,若治疗不及时或者不到位极有可能导致乳腺癌[3]。临床调查研究发现乳腺疼痛症患者往往同时伴有甲状腺疾病,而乳腺疼痛症患者又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甲状腺功能衰退症状。在本文的研究中发现乳腺疼痛同年龄有着密切的关系,<45岁女性乳腺疼痛率明显高于≥45岁年龄段女性(P<0.05)。≥45岁的乳腺疼痛患者合并甲状腺疾病患者T3水平明显高于无甲状腺疾病患者,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合并腺体紊乱者血清T4水平明显高于无腺体紊乱者,观察组TPO、TG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然在研究中也可能受到内分泌激素混杂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容量提高研究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女性乳腺疼痛症与TPO、TG、T4水平以及年龄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上指标对女性乳腺疼痛症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徐虓,王霞,曹明芹.女性乳腺疼痛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6,39(3):334-337

[2]贾杰,王姗,刘显阳.血清甲状腺激素与抑郁障碍的相关性分析[J].精神医学杂志,2015,28(3):171-174

[3]袁帅,江璐,朱力.上海地区6112例健康体检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2015,30(3):219-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