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骨质疏松现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2018-11-13靳玉宏仪玉伟任成军闫昊卢新志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15期
关键词:相关因素骨质疏松精神分裂症

靳玉宏 仪玉伟 任成军 闫昊 卢新志

摘要 目的:探讨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骨质疏松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128例,分为住院组和社区组,分析患者性别、年龄、骨密度、体重指数、催乳素等指标,同时分析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结果:社区患者和住院患者比较,年龄、体重指数和骨密度均出现明显改变(P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骨质疏松;现况调查;相关因素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脆性增加、易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据调查2006年我国> 50岁的人群中约有694万人患骨质疏松症,约2亿人存在低骨量[1]。有研究显示,社区居民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65岁以后骨密度仍会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2]。于凤玲等研究发现随访2年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不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会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下降[3]。故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骨质疏松的风险,目前社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骨质疏松情况关注甚少,故本次研究分析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骨质疏松情况及相关风险因素。

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随机选取2016年9月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4例,社区未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2例,平均年龄(53.18±11.29)岁;女66例,平均年龄(52.70±11.30)岁,患者根据是否住院分为社区组和住院组。

入组标准:根据《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诊断标准,明确诊断精神分裂症[4];年龄35~70岁,性别不限;社区来源患者为近1年病情稳定未住院治疗;住院来源患者为医院精神科住院治疗≥1年,目前为在院患者。

排除标准:患者正在使用任何影响骨密度的药物和影响骨密度的疾病;器质性精神分裂症、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分裂症;排除长期卧床不能正常运动者。

研究方法:①根据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BMI=体重/身高2,参考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低BMI<18.5 kg/㎡,正常BMI 18.5~24.9 kg/㎡,高BMl>24.9 kg/㎡。②骨密度测定仪器:所有受试者均接受专业技术人员的骨密度检测,应用双光子能重吸收X线测定法,用双光能X线骨密度仪(DPX Bravo)(美国通用电气医疗公司)检测。

分析指标:①分析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和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各项指标;②骨密度(BMD)测定:主要疗效以腰椎(Ll~4)BMD改变为判断标准,股骨颈部BMD改变为次要观察标准。根据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制定的诊断标准[5],将骨密度T分值作为判断标准,并以T值< -2.5SD(标准差)为骨质疏松,-2.5SD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分析,所有计量数据以(x±s)表示。首先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骨质疏松和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催乳素之间的关系,以Enter法作为自变量筛选方法。

结果

分析不同来源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般情况,见表1。

精神分裂症患者骨质疏松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见表2。

讨论

本研究主要调查西城区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骨质疏松情况及相关因素。骨质疏松是一种退行性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的情况越来越多,尤其40岁以后,骨密度呈下降趋势,骨质疏松的检出率明显增加[6]。本研究结果表1显示,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年龄相对年轻,骨密度和体重指数均优于住院患者。

储鑫等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精神分裂症病程的延长,尤其是女性患者,骨量减少的发生率明显升高,约63%,且对于体型瘦弱的患者,骨质疏松的情况尤其显著。也有研究表明体重指数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催乳素升高,其发病机制是抗精神病药物在阻断多巴胺通路产生治疗作用的同时,抑制了下丘脑漏斗一结节部位的多巴胺传递而使催乳素分泌增加[7]。国外研究显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催乳素升高的同时骨质疏松风险增加。本研究排除了性别和催乳素致骨质疏松的因素,与既往的试验结果存在矛盾,考虑可能导致此结果的原因如下:社区患者在用藥依从性和规范性和住院患者比较有差别,存在试验混杂偏倚。

综上所述,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社区患者骨密度普遍高于住院患者,且高龄体型瘦弱的患者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本研究不足之处未横断面研究,且样本数量较少,观察指标较少,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有所改善。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指南(2011年)[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4(1):2-17.

[2]石益斌,郑松柏,沈利岩,等上海市某社区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现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16,28(1):24-28.

[3]于凤玲,梁英,刘红燕,等,不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骨密度影响的2年随访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0):52-54.

[4]世界卫生组织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5]刘忠厚,杨定焯,朱汉民,等.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0,6(1):1-3.

[6]曾玉红,刘峰,张斌,等.2964例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检出率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7,26(9):704-705.

[7]孙振晓,于相芬.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研究进展[J]药物不良反应,2012,6(14):154-158.

猜你喜欢

相关因素骨质疏松精神分裂症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分析及防治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