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风痰瘀血证疗效观察

2018-11-13蔡亚梅李跃林沈跃玲奎耀琴孙晓阅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15期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急性脑梗死

蔡亚梅 李跃林 沈跃玲 奎耀琴 孙晓阅

摘要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风痰瘀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风痰瘀血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生理盐水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NIHSS评分、BI指数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14 d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BI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觀察组治疗14 d后NIHSS评分和BI指数变化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风痰瘀血证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风痰瘀血;丹红注射液;NIHSS;Barthel指数

目前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的第1位致残和死亡原因[1]。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全国有600万~ 700万卒中幸存者,每年新发卒中人数在150万~200万,其中70%为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2]。脑梗死以其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逐年递增的防治费用成为一种最严重的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而且首次卒中发生的平均年龄呈低龄化发展态势。脑梗死属中医“中风”范畴,以突然昏仆、言语不清、半身不遂、偏瘫、偏身麻木、口舌歪斜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治疗中风病历史悠久,方法多种多样,以辨证论治的理论创立许多方药,并且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丹红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丹参和红花,两者配伍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脉的功效。研究表明,丹红注射液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和神经保护等作用。本研究通过观察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评价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风痰瘀血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资料与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9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发病时间<72h),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剔除2例(病情变化1例,资料不全1例),对照组自动退出1例。其中女46例,男51例,年龄37~80岁。

入组标准:①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颅脑核磁共振证实存在梗死灶,神经系统查体存在神经系统缺损症状和定位体征;②符合中风病风痰瘀血证者;③临床生命体征平稳;④能自主配合完成本研究相关量表评分内容;⑤患者或家属对研究人员的观察和评价具有良好的依从性,知情且同意接受本研究。

排除标准:①头颅CT证实有明确的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②接受溶栓或血管内治疗的患者;③既往有其他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肿瘤、颅脑外伤、脱髓鞘病等);④既往有严重精神疾患(如精神分裂症、器质性精神障碍等)、癫痫病史;⑤既往有血液病,或3个月内发生过上消化道出血;⑥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或心功能3~4级,或严重心律失常(频发早搏(10~15次/min)、心房颤动、阵发性心动过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起搏器植入等),或严重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各种心脏瓣膜病及其置换术后,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方法:两组均采用内科常规药物(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药物应用、控制血压,静脉滴注依达拉奉30mg/d)治疗,对伴发病的治疗不受限制。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20mL/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0mL/d)。两组治疗时间均14d。

药品:丹红注射液由山东丹红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 mU支,批准文号220026866。依达拉奉注射液由福建天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5mg/支,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10090。

临床疗效评定:比较治疗前后基本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变化(Barthel指数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中医证候疗效判定:疗效指数:(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评定标准:①临床痊愈:中医临床证候消失或基本消失,中医证候积分减少> 95%;②显效:中医临床证候有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1%~ 95%;③有效:中医临床证候有所好转,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70%;④无效:中医临床证候无改善,甚至加重,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

安全性指标观察:包括一般体检:生命体征(T、P、R、BP);血常规、尿常规、大便+隐血、肝功、肾功、血脂、凝血功能、心电图等检查,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及过敏反应。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O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先作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不符合正态性检验的采用非参数检验。所有检验采用双侧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汁学意义。

结果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观察组平均年龄(63.67±9.84)岁,对照组平均年龄(65.25±8.58)岁。两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年龄分布有可比性。两组性别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经治疗后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比较:两组经治疗后Barthel指数均高于治疗前,组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4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安全性评价:在用药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过敏反应及药物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比较,未见明显异常改变。

讨论

从中医角度认识脑梗死,因本病起病急骡,症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善行数变”的特点相似,故名之为“中风”,又因其发病突然亦称之为“卒中”。“中风”一词始见于《内经》,认为中风的发生既有外风所致者,亦有内风而起者。

现代中医学家在总结历代先贤的基础上对中风的病因病机又进一步做了探讨。多数学者认为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贯穿整个疾病的过程,在该病的辨证论治中至关重要。刘茂才认为[3]中风病发病关键在于气血逆乱、痰瘀互阻,其中痰瘀互阻贯穿始终;又提出中风急性期分阴阳,重在通腑醒神,恢复期则重在补益肝肾、益气活血,后遗症期重在滋阴养血、舒筋活络。崔晓琳等[4]采用二元回归法对739例中风急性期患者的辨证分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中医辨证分型以风痰瘀血闭阻经脉、肝阳暴亢风火上扰、气虚血瘀为主。中风风痰瘀血证的病理关键是痰瘀互阻、风邪内动。痰瘀随内风上攻脑窍神明,旁达四肢经络,则神昏、肢体麻木不仁、不用之症迭起,中风之病作矣。

丹红注射液是由丹参、红花提取而成的中药注射液,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血小板聚集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等作用。丹参性微寒,具有祛瘀肢体、活血通经、清心除烦之功效;红花其性温,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二药同用,一升一降,内外通和,温运血行,共奏活血通络、祛瘀生新、行气活血、除邪而不伤正之功。李美娇[5]等通过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在缺血后不同时间段分别予以丹红注射液后检测缺血区SlOOB蛋白和神经特异烯醇化酶含量,以及通過体外培养Neuro_2A细胞,建立损伤模型,通过丹红注射液预处理,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乳酸脱氢酶漏出量、活性氧水平,结果表明丹红注射液对脑缺血缺氧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任旷等通过建立大鼠血瘀模型[6],发现丹红注射液能降低急性血瘀证大鼠红细胞的聚集程度,明显改善血液黏度,说明丹红注射液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近年来,丹红注射液在预防、治疗血栓性疾病方面表现出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应用广泛。

本研究说明观察组在改善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经治疗后,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Barthel指数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观察组在急性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方面及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本研究说明丹红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风痰瘀血证的症状,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日常生活能力,进一步降低患者的致残率,临床疗效好,且安全性良好。但由于研究时间短,样本量不够大,其结论尚需进行长期的大样本试验证实。本研究尚存在以下不足:①研究时间短,疗程仅14d,可增加定期随访时间进行疗效观察,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②样本量不够大,下一步研究可增加样本量并针对中风的不同证型进行扩展性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2:269-285.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4):246-257.

[3]蔡晴丽,刘茂才,蔡业峰,等.刘茂才教授治疗中风学术思想探微[J].时珍国医国药,2015,26(1):218-220

[4]崔晓琳,蔡业峰,卢明,等.939例首发中风急性期辨证分型与危险因素关系的回顾分析[J].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0):974-976.

[5]李美娇,郭虹,刘青青,等.丹红注射液对脑缺血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同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7(19):221-224.

[6]任旷,吕士杰,沈楠,等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影响的实验研究[J].陕西中医,2008,29(2):233-234

猜你喜欢

丹红注射液急性脑梗死
丹红注射液联合缬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ys—C及β2—MG水平的影响效果观察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分析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丹红注射液联合氟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121例临床观察
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对肺栓塞疾病的治疗价值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