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SCW技术的“校园e智能招聘平台”设计

2018-11-13苏欢李佳奇谢莉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大学生设计

苏欢?李佳奇?谢莉

【摘 要】 本文在阐述CSCW技术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调查分析了网络招聘平台的发展前景以及应聘者对网络招聘平台的需求情况,介绍了校园e智能招聘平台的功能和设计。认为,该平台可以解决现有网络招聘平台存在的一些问题,提供一些新的服务,使该类平台更加贴合求职用户的使用期望和目的,帮助更多的人借助该类平台找到心仪的工作。

【关键词】 CSCW技术;大学生;网络招聘平台;设计

一、引言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到。当前社会多领域正经受着大数据浪潮的洗礼,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也不例外。企业招聘过程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网络招聘开始慢慢取代传统招聘模式,成为企业人才招聘的主要形式。

网络招聘是指企业在相关平台或网站等媒介上发布招聘信息,并在该平台或网站等媒介上进行简历筛选、实施测评和面试等一系列工作的一种招聘方式。网络招聘从招聘成本减少、招聘广告受众范围扩大、招聘信息发布快捷等方面来看,都为企业和应聘者带来很大的便利。根据艾瑞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中国网络招聘行业雇主规模达到428.2万,增长率为29.1%。2016年中国网络招聘行业求职者规模就已经达到14449.5万人,增长率为12.1%。

由此可见,网络招聘平台的设计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和上升空间。

二、理论依据—CSCW技术

1、CSCW技术释义

CSCW全称为Computer -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1984年由研究员IreneGreif和PaulCashman提出。定义如下:CS,在计算机技术支持的环境中,CW,一个群体协同工作完成一项共同的任务。

技术研究内容包含协调机制研究、协同机制研究、冲突消除理论及工具研究、CSCW体系结构、CSCW通信机制、CSCW数据管理、CSCW系统的实现七大部分。

2、CSCW技术发展应用现状

起初,CSCW技术广泛应用于协同计算机辅助设计(CO-CAD)。分布式网络环境有利于进行协同设计,从而提高设计效率、缩短周期、降低成本。近年来,CSCW技术广泛应用于协同软件工程(CASE、Computer Aided Software Engineering)、远程教育、网络教育、e-learning、网游等领域。

3、CSCW技术与人力资源工作

目前,CSCW系统主要服务于教育领域,最典型的形式就是虚拟办公室DIVA。CSCW系统在人力资源工作的运用从理念和技术两个方面切入。一方面,协调、协同工作概念以团队工作系统为载体,在企业招聘信息发布、组织宣讲、筛选简历到笔试,面试,情景模拟,技能操作等各环节的人员选拔工作中的完美融合。同时,有效利用APP进行异地协调,实现多领域信息交流共享。另一方面,CSCW系统的数据管理技术和三个层次的协调为网络招聘平台搭建提供了技术支持。网络招聘在信息畅通的同时存在海量信息的苦恼,利用多层次多媒体通信技术经过反复迭选和不断优选可以实现单项目版本数据多人使用、成员项目数据私人享有。三个层次的协调,即工作软件系统的应用层、网络信息交流的通信层、信息共享的数据层。CSCW系统的应用从理念变革到技术创新,有效改善了人们信息交流的方式,突破时空阻碍,一改传统招聘工作的繁琐、复杂、信息不畅……有效節省群体的工作时间和精力,提高招聘工作质量效率。

三、市场需求分析

由于当前企业利用网络平台招聘的大多是具有高学历或者技术性的人才。而且近些年随着各高校招生扩招、企业所需人员削减等问题的出现,使得大学生的就业环境、就业压力等问题与日俱增。故选取以大学生为主的高学历人才为主要群体,来调查网络招聘平台的发展前景以及应聘者对网络招聘平台的需求及期望情况。

1、问卷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累计发放电子、纸质调查问卷共201份,收回有效问卷190份,实现94.5%的回收率。无效问卷是毕业2年及以上的问卷。随着当前时代的快速发展与进步,网络招聘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毕业2年及以上的大学生不属于我们主要服务人群,所以将他们填写的问卷剔除。本次调查从调查对象的现状看:在校学生47人,约占24.7%;应届毕业生92人,约占48.4%;毕业2年的51人,约占26.8%。其中应届毕业生使用网络招聘平台的人数最高,在校学生和毕业2年内的学生使用网络招聘平台的人也较多,可见网络招聘是大多学生在就业时普遍选择的求职方式。

从调查对象的使用频率看:从不使用10人,约占5%;偶尔使用35人,约占18.4%;经常使用107人,约占56.3%;总是使用38人,约占20%。其中经常和总是使用网络招聘的人数占大部分,可见网络招聘平台对高学历人才来说,是对求职有很大帮助的。对网络招聘平台的开发也具有市场前景。

2、大学生对于网络招聘平台认知情况分析

(1)现有平台使用情况、原因及不足分析。本次调查中,使用58同城的29人,约占15.26%;BOSS直聘31人,约占16.32%;拉勾23人,约占12.11%;猎聘网30人,约占15.79%;前程无忧24人,约占12.63%;中华英才网20人,约占10.53%;智联招聘33人,约占17.37%。可见大学生对现有网络招聘平台的使用情况基本持平,各网络招聘平台都有学生选择使用,分布均匀。从使用原因方面看,大学生选择网络招聘平台的原因有界面简洁,广告少,容易操作、提供较多简历修改、职位推荐等应聘相关服务等。从本次调查的数据看,现今所存在的网络招聘平台在所具备的功能上大同小异,没有某一平台有特别突出和受喜爱的功能,所以使用量基本持平,差距不大。

可见,当前要想获取大量用户,除网络招聘平台应具有的基本功能外,必须有能吸引用户的特色功能,才能在诸多平台中脱颖而出。

表1 各网络招聘平台的不足情况(单位:人)

选项 小计 比例

二线城市职位太少且存在虚假岗位 37 19.47%

简历中的个人信息安全无法保障 44 23.16%

缺少反馈,简历经常石沉大海 82 43.16%

异地找工作难,面试成本高 89 46.84%

招聘过程网络化程度不够 70 36.84%

共计 190 100%

由表1可知,在本次调查对象中,缺少反馈、面试成本高、招聘过程网络化这三项选择人数较多,也是当前网络招聘平台存在的较明显的问题。所以在设计网络招聘平台时要重点优化,通过完善现有平台的不足和推出特色功能来吸引用户。

(2)大学生网络招聘平台需求分析。从当前平台满足需求的情况来看,大学生对网络招聘平台对其需求的满足情况如下:有66人选择能够满足需求,但有124人认为当前的网络招聘平台不能满足需求,在有效的总调查人数中占比为65.26%。从大学生对网络招聘平台的新需求来看,在大学生对网络招聘平台的期望功能中,可以在线模拟面试,打分并提出修改意见这项选择人数有92人,认为应多推送一些简历修改,面试指导和行业薪酬等信息的只有48人。可以看出,简历修改这种功能是目前大部分网络招聘平台都有的基本功能,所以大学生用户对该项服务的期望不是很大。在线模拟面试并提供修改意见,是现有网络招聘平台上较少有或者没有的服务。所以大学生对该服务有很大的期望。

总而言之,本次问卷中所发现的大学生对网络招聘平台所期望提供的服务,可以成为设计网络招聘平台时主要考虑加入的新服务,这会为用户带来良好体验,从而给该平台带来很多的新用户。

(3)大学生对该研究的需求度。问卷的最后一个问题主要是为了确定我们所设计的网络招聘平台的市场前景和用户接受度所设置的。 其中165人选择了会使用该平台,约占86.84%;只有25人选择了不会使用该平台,约占13.16%。由这些数据可见,该平台的用户接受度是较高的,是较为可行的一个设计方案。

从以上这些问卷数据分析来看,该网络招聘平台的设计是非常有意义的,能够为大学生用户带来更好的求职体验,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四、校园e智能招聘平台介绍

1、平台概述

通过分析大学生对网络招聘平台的期待,结合应用“CSCW技术”,我们设计了一款智能在线招聘软件,它利用CSCW技术构建线上工作团队,以APP为载体,以招、应聘双方为主体,设计完整招聘环节,通过网络技术构建“跨时空招录平台”,以实现最大限度实现招聘方的低成本、高效招聘,同时为应聘方降低应聘成本、提供更多应聘机会的目的。

这款软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一是运用CSCW技术将企业招聘各个环节融合设计,以弥补目前互联网与人才招聘的结合停留在发布信息,筛选简历层面,随后的笔试面试等环节都需要线下的组织和策划,耗费大量人力、时间、费用的缺陷,使招聘过程更简便、高效、低成本。二是前期将针对简历修改,模拟面试,英文面试指导等作为辅助功能。后期扩展APP功能,将增加员工知识、技能培训,心理测试及辅导等多项智能服务,使其成为一款功能众多、低成本、高效率且信息真实全面的实用软件。

2、系统用户分析

(1)系统管理团队。“e招聘”的系统管理团队依据“CSCW技术”建立,擁有APP内的最高权限。负责APP的开发,测试,试用,维护和编写使用手册。并且在APP正式开始使用后负责软件日常管理和故障排除,新功能的技术开发和试用。同时还需提供人工服务,为用户答疑解惑,并处理日常投诉等。

(2)大学生用户。大学生是使用数量最多的用户,主要包括大专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三类。大学生下载“e招聘”APP,实名注册账号,设置密码并完善个人信息,便可以在线上投递简历,参加企业线上的笔试、面试等筛选环节,通过后可在线直接拿到Offer。同时,软件中的面试模拟,资源共享等功能也是为大学生设计的。考虑到大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软件大部分功能是免费使用的,但会对一些特权项目会收取部分费用。在使用过程中,大学生有义务展示真实信息,诚信应聘,投机取巧的舞弊行为,一经发现将限制其使用“e招聘”。

(3) 企业用户。企业在APP上注册一个账号,完善信息,在系统管理团队确认信息真实性后,可以在平台上通过发布招聘信息、组织宣讲、筛选简历、笔试、面试、情景模拟等环节招录优秀人才。企业有义务通过视频介绍,图片讲解,文字描述和证书等形式真实完整描述单位的情况。为保证应聘者权益,会有专人对相关信息进行审核,并对虚假部分进行删除。企业也有义务在收到简历后的三周内对投递者进行反馈,营造良好的招聘氛围。同时,企业可以在平台付费进行广告宣传,提升知名度,吸引更多优秀大学生。

3、平台功能设计

(1)跨时空招录。校园e智能招聘平台”与现有的招聘软件不同的是,它不是简单的将各企业招聘信息罗列出来,而是将各企业的信息和招聘的过程与互联网联系起来,将招聘中从发布招聘信息到发放offer整个过程放在线上。它大体是这样一种工作模式,应聘者登陆自己的“e招聘”账号,在“职位大厅”选择职位并投递简历。招聘单位收到简历后将细看,对满意的简历可以直接发送笔试通知,应聘单位拟好笔试题目并在开考时间公布考题。比如可以通知应聘者在2018年5月1日12点至14点进入“企业考场”进行笔试。为保证应聘者诚实作答,一进入作答软件便会要求打开摄像头和麦克风以记录作答过程,笔试结束后应聘单位可以在软件上智能改卷,快速得出参试者分数。对高分人员可以申请调出他们的笔试视频进行观看,然后可以通过APP直接发送面试通知。在面试中,可以选择虚拟场景,开始视频面试,具体过程与参与式面试过程无异。软件还提供各种职场环境模拟和测试环节,比如可以组织无领导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突发事件解决,让招聘单位充分了解应聘者的知识技能素质并做出选择。

(2)求职相关服务。每个App除了最主要的功能之外,还会有一些辅助功能。“e招聘”前期主要推出简历匹配,线上面试模拟和外企英文面试学习这三大功能。简历匹配是指大学生可以将简历和意向岗位的要求进行智能匹配,选择人工付费匹配还能得到修改意见。面试模拟主要为了增加大学生的面试经验,这个需求在调查问卷中也有体现。模拟面试中,大学生可以选择一对一智能模拟和进入房间与真人模拟,这样的实战策略可以让经验不足的大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减少正式面试中的紧张感。英文面试学习功能为大学生面试外企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主要提供面试常用的词汇,句子的学习,英文简历模板和不同类型岗位常用面试题目的展示。

(3)资源共享。这是为平台后期发展设想的功能。在资金、信息和宣传力度达到一定程度,“e招聘”将增加其他产品和服务,比如各类岗位知识技能培训,心理测试和辅导,人际交往训练等功能。不仅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能够使用这些功能提升知识技能,增加个人竞争力,企业也可以按需购买,让新入职的大学生自主学习,减少基础培训的成本。提供资源的可以是使用本软件的任何用户,提供的资源被使用将会得到相应报酬。

五、结论

人员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大数据时代,企业在人才招聘过程中要把握住“互联网+”机遇,积极尝试各种新型的招聘方式。本文通过介绍基于CSCW技术的“校园e智能招聘平台”设计的需求、可能性、市场前景、相关技术、大体功能介绍等部分,形成了对该类平台建设的一种帮助。可以解决现有网络招聘平台存在的一些问题,提供一些新的服务,使该类平台更加贴合求职用户的使用期望和目的,帮助更多的人借助该类平台找到心仪的工作。

希望可以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或相关平台的设计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

【参考文献】

[1] 付红桥. 网络化协同设计的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D]. 重庆大学. 2002.

[2] 凌龙. 基于CSCW的协同CAD技术研究与实现[D]. 东南大学.2004.

[3] 张晓旻. 基于语音识别的音频多媒体会议记录系统的研究[D]. 河北工业大学. 2000.

[4] 刘亚姝. 基于CSCW的油田开发方案设计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 大庆石油学院.2003.

[5] 蒋明亮. 基于CSCW的信息检索技术应用研究[D]. 广东工业大学.2007.

[6] 臧艳美. 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课程设计[D].第四军医大学.2009.

[7] 牛丹.知识型员工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关系实证研究[D].东北大学. 2011.

[8] 祥龙. 基于网络的虚拟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河北工业大学.2011.

[9] 刘畅,刘占波,徐一秋,王晓丽,石莉.CSCW技术在“医院虚拟实习”网络教学平台设计中的应用[J].网络信息与工程,2015(14).

[10] 薛竞.大数据时代求职者使用社会化招聘平台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6.

[11] 庄嘉.真假难辨:网络招聘平台需从严把关[J].检察风云,2016(17)72-73.

[12] 马志强,苏珊,张彤彤.基于学习投入理论的网络学习行为模型研究——以“网络教学台设计与开发”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7(01)74-80.

[13] 梁修榮.浅析CSCW技术的特征及其应用[J].科技资讯,2017(12).

【作者简介】

苏 欢,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生.

猜你喜欢

大学生设计
BUBA台灯设计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有种设计叫而专
陈国兴设计作品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