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地改革中诉苦作为共产党动员策略的政治社会学分析

2018-11-13李甜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政治文化

李甜

【摘 要】 本文以政治社会学为分析基础,从政治分层(农民阶层)、政治文化及政治权力三个范畴来分析共产党在土地改革时期组织开展诉苦运动所面临的政治动员障碍困境与应对方法等。土地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将诉苦运动作为基层动员的主要工作,睿智地将宏观政治策略与微观层面的精细工作方法相结合,成功塑造出一套适合农民自身根本利益的阶级诉苦模板,使土地改革最终得以顺利开展。但这一模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即仍有个别村民看到既定“诉苦模板”下隐藏着的利益分配(如分割地主财产土地等)而违心地捏造事实或选择性地说了假话。然而若干年以后带给个体的可能是挥之不去的“隐形枷锁”。

【关键词】 诉苦;农民阶层;政治文化;政治权力

一、引言

无论从反映中国乡村社会变迁历程来看,还是从揭示中国共产党成功获得农民认同的历史轨迹来看,亦或是对当前国家乡村治理的借鉴意义来说,对土地改革的相关研究都无比重要。通过对CNKI数据库以及图书、网站等资料阅览分析发现,学术界对土地改革的研究更多侧重于宏观层面(如土地改革史、土改政策的解读、政策演变、宏观导向意义等),而较少以诉苦为切入口进行微观探究。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国内学术界已经逐渐意识并开始重视土改中的诉苦研究,并从多种维度进行深入探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例如李里峰的《土改中的诉苦:一种民众动员技术的微观分析》从共产党动员广大农民的目标、宣传口号、组织引导、情绪调动、氛围营造等细节方面描述了土改时期共产党逐步获得农民认同的微观工作方法;[1]吴毅、陈颀的《“说话”的可能性——对土改“诉苦”的再反思》一文强调了作為诉苦主体的农民并非一味按照阶级诉苦模板规设好的路线倾诉苦难,而是根据切身利益作出的有选择的策略。[2]本文试图以政治社会学为分析基础,从政治分层(农民阶层)、政治文化及政治权力三个范畴来分析共产党在土地改革时期组织开展诉苦运动所面临的政治动员障碍困境与应对方法等,并尝试结合相关文献提出自己的思考。

二、从政治社会学的视角看土改中的诉苦

诉苦单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是情感的外化,向他人倾诉自己的苦闷。但在具体的政治语境下,又必须从“谁要诉苦”、“诉什么苦”、“为什么要诉苦”、“土地改革为何会借助诉苦实施”等多个维度对诉苦进行分析才能深入理解诉苦的内涵。而其中“谁要诉苦”与阶层有关;“诉什么苦”与时代背景有关;“为什么要诉苦”从原生论的角度讲,与自身遭遇、情感的自然宣泄有关,从工具论的角度讲,又与政治动员的目的息息相关。土改中的诉苦就是中国共产党在保证土地改革顺利实施的特定时代背景下进行政治动员的一种微观策略与工作方法,是广大农民阶层在内部(自身遭遇与情感的不满宣泄)外部(专业化的政治动员)条件下诉说阶级苦难的一种行径与方法,并且能够反应特定时代乡村社会政治变迁的真实历程。

1、从农民所处的阶层分析

根据罗伯特·达尔所说:“在大多数政治体系中,对政治事务极感兴趣,关心并了解政治,活跃于公共事务中的人在成年人中所占比例不大。”[3]一般来说,普通农民首要关心自己的生存温饱,他们通常被视为无政治阶层,缺乏表达自己愿望和利益的政治意愿和途径,并且自我组织整合的能力较低,除非有外界力量的介入、引导、组织,否则很容易形成政治冷漠的态度。

从农民自身因素来看,绝大多数农民对土改初期中共组织的一系列民众动员工作的参与积极性偏低,主要基于以下三点:第一,农民认为参加诉苦运动会耽误一天的劳务工作,直接影响到家庭生计,也就是说机会成本比较大;第二,历经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国共内战等多场战役的普通民众对时局动荡和自身安危始终保持天然的警惕态度,也就是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农民尚未对共产党怀有足够的信任;更害怕共产党万一失势,国民党、反对派会和地主联合起来卷土重来对自己打击报复,秉持多一事不如省一事的态度,初期农民对参加由共产党牵线组织的诉苦运动兴致缺缺;第三,抗战时期强调的民族团结,联合阵线一致对外等政策与土改期间重新提及的阶级矛盾斗争的说法给农民选择造成了混乱,加之农民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对相关政策的走向心存疑虑,导致共产党前期在农村开展的土地改革及诉苦运动遭遇农民冷漠对待或抵制。

如何将农民的目光从生产劳作吸引到“诉苦运动模板和轨迹”上成为共产党后续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关于第一个问题,共产党的微观动员方法非常聪明,充分认识了农民作为“理性人”的特性,派遣工作队提前挨家挨户走访农民,向农民传递参加诉苦大会的实质和回报:例如将地主、富农的土地和财产没收,奖励给那些积极响应工作队号召参加诉苦会并缺地的农民。[4]从农民切身经济利益考虑,这些物质收益与改善他们现有的贫苦状况有根本关联,成为农民参与诉苦及土改运动的巨大驱动力,进一步有利于实现共产党强化乡村社会阶级分化的目的。

关于第二点,共产党在了解农民害怕事后报复、谨言慎行的特质后,开展相应工作来消除农民的内在顾虑。首先就是要实现农民由“看客”向“主角”的转变,长期以来作为无政治阶层的农民多扮演着顺从者的角色,在公众场合也多是充当“沉默的看客”,而共产党通过召开一些面对面的大大小小的诉苦会,令广大诉苦者与少数被斗争的对象在公开场合面对面,一方面在人数上起到给农民撑腰助威的作用,另一方面鼓起农民与地主正面“撕破脸”的勇气与争取幸福的信心。

第三,共产党深知农民对抗日战争时期动荡不安的政治局势仍心有余悸,尤其痛恨那些在战争中充当日本军队的大汉奸及恶霸之流。因此,前期土改工作队有计划地将农民组织起来开展诉苦大会,号召农民诉说汉奸、恶霸的罪行以及自己被他们欺凌的苦难,这种苦与民族仇恨相结合,诉说的是对国家、民族破败、衰落的无奈及对汉奸、恶霸的愤恨。后来共产党开始逐渐摆脱依赖民族矛盾进行阶级斗争宣传的方式,将诉苦的范围和内容扩大化,不仅有深受战乱的苦、被汉奸及村里恶霸欺压的苦,还有被村里地主、富农劳役压榨的苦,甚至还包括祖祖辈辈经历过的各种苦楚等。这种苦与阶级仇恨相结合,诉说的是农民作为个体实实在在的苦,从情感上更能引起民众的回应,这也是共产党进行社会动员的着力点。

2、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分析

在阿尔蒙德等人看来,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由本民族的历史和当代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进程所促成。它的隐含前提是人们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态度类型对未来的政治行为有着不可忽视的强制作用。[5]

从政治文化的角度来看,第一,长期以来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多形成的是顺从型的政治文化,普通农民内心深处的臣民、顺民思想根深蒂固;第二,源远流长的儒家政治文化早已深入民众的骨髓,农民往往认为按时缴纳租金和税收是一种对国家的道义,是应该做的事情。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这种由‘习惯规定的约束力对剥削制度的维护作用,乡间的农民常常认为,除非遇到天灾人祸,否则好人是不该抗租的。”[6]第三,在传统社会中,农民对自己所处的贫苦境遇更多出于一种宿命论式的自我安慰,即类似“祖祖辈辈都是穷人,这些都是命中注定的,也是自家风水不好”这样的观点。古往今来,村庄都是以一个复杂交织的形态存在,包括宗族势力、乡绅阶层、普通老百姓等,而这些群体之间又可能存在姻亲、雇佣、邻里等关联,农民在本质上不愿因为一场由外界主导的政治运动与这些日后可能要相处一辈子的邻里“撕破脸”。

在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关系网络又纷繁复杂的农村社会中,中共一开始试图用外力直接构建一个简单明确的贫与富、穷人与富人之间差异对立的阶级框架绝非易事,为此,必须寻求一种适合农民自身特点且有利于摆脱乡村社会传统政治文化束缚的政治社会化的方式。政治社会化是塑造其成员心理和政治意识的过程。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力,即塑造“政治人”的过程。[7]

乡村社会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如“宗亲血缘”、“宿命论”等观念给共产党组织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障碍,如何打破这一保守观念并冲破农民心理障碍成为关键。对此,中共睿智之处就是,反过来对传统乡村伦理中的血缘关系和孝亲意识稍加运用,扭转自身宣传不利局势。当农民自身无苦可诉时,可引导他们诉祖辈的苦难来调动情绪。在诉祖辈苦难的过程逐渐意识到苦难并不是天生认定的,而是祖祖辈辈被人剥削而致,表层的宗族意识、姻亲关系逐渐向阶级意识深化,在深化的过程中逐渐找寻到了苦难的根源就是来自地主阶级对其祖祖辈辈的剥削压迫。

3、从政治权力的角度分析

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王朝体制下乡村社会自有其运行的一套权力机制,国共内战时期出于争夺政权的需要,土改的发起不得不附带有政治目的。土地改革所要实现的目标,绝不只是土地的重新分配和新的土地制度的确立,更重要的是乡村社会结构和政治关系的重塑、农民政治认同的形成和中共的执政地位的巩固。[8]

土改中的诉苦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一种对权力的有意识运用,也体现在共产党动员的目的中,中共对农民遭遇现有的或祖辈的苦难进行有意识的情绪引导与氛围营造。广大民众在倾吐“苦水”的过程中其阶级意识由模糊到清晰,逐渐认识到中共是可以团结联盟的对象,而国民党、地主是过去压迫自己将要斗争的对象,从而实现中共借助阶级斗争对乡村权力结构进行重建的最终目的。

这场土地改革借助外力推动,从本质上对乡村社会中地主与农民的基本关系进行重新建构,二者间的权力和地位也随之得到重新安排。先前地主、富农是高高在上的存在,不可一世,对普通村民颐指气使,现在这种境况却能够通过诉苦、算账等方式大大改变,地主、富农成为集体批斗攻击的对象,农村的社会结构逐渐从平面走向立体化。总之,共产党得以将乡村民众纳入国家权力体系的运行轨道,彻底重塑了国家与乡村社会之间的关系,顺利实现了国家建设和乡村治理的目标。[9]

三、对土改中诉苦運动的思考

中共发动的土地改革无疑被历史实践证明是正确科学的决策,在运动过程中借助农民诉苦这一方式,在政治动员中将宏观政策与微观技巧紧密结合,成功地获得了民众的认同并巩固了政权。但是,根据社会现实并结合已有的文献资料发现土改中发动的诉苦运动在今天看来仍有一些问题需要继续深入探讨思考。

第一,“话语模板”和“阶级模板”能否让农民发出真实的声音?在声势浩大的诉苦运动中,当时绝大多数民众在诉苦会上诉说的都是自己真实遭遇的苦难,能够引起他人的同情与共鸣。但是不可否认仍有个别村民看到既定“诉苦模板”下隐藏着的利益分配(如分割地主财产土地等)而违心地捏造事实或选择性地说了假话。第二,一些人借着诉苦的名义,搭着诉苦的“便车”来解决个人恩怨、宗族矛盾。第三,特定时代背景下,少数民众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在明知他人诉的苦不是事实却依然选择了顺从响应或沉默不语,极少有出声反对的。最后,农民作为阶级化动员的被动应承者对诉苦运动是否持续关注并满怀热情?答案是否定的,后期部分地区的农民普遍丧失了诉苦的积极性,持续的开会让不少民众感到厌烦,一方面是他们在本村再也找不到控诉、斗争的对象,另一方面也是他们期待回归到日常生产劳作中。

这一切足以表明当时农民在面临阶级化的诉苦模板时具有一定的选择空间,至于空间究竟有多大则要根据村民自身的利益考量。即使政治动员的操作再怎么精细,苦难也是多种多样的,农民在接受的时候会有诸多反应,其认知心理也是复杂百变的,并且会权衡利弊做出相应的行动。或是外在因素的影响,或是自身利益的考虑,造成一些民众在诉苦过程中对苦难进行虚构与异化,然而若干年以后带给个体的可能是挥之不去的“隐形枷锁”。总之,无论从哪方面,对这些问题的深究思考都能帮助我们加强对那一时代历史轨迹的探索与理解。

【注 释】

[1][9] 李里峰.土改中的诉苦:一种民众动员技术的微观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7.5.98-105.109.

[2] 吴毅,陈颀.“说话”的可能性——对土改“诉苦”的再反思[J].社会学研究,2012.6.146-147.

[3] 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30.

[4] 本文注:“诉苦诉得好”一般指在诉苦大会或运动中将自身遭遇压迫剥削的历史控诉得非常具有现场感染力,能号召更多的民众参与到诉苦中去,从而符合共产党政治动员的预期效果.

[5] 毛寿龙.政治社会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1.96.参考阿尔蒙德和维巴.公民文化[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6] 费孝通.乡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133.

[7] 马润凡.1947-1949年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政治社会学分析[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5.2.28.

[8] 彭正德.土改中的诉苦:农民政治认同形成的一种心理机制——以湖南省醴陵县为个案[J].中共党史研究,2009.6.115.

【参考文献】

[1] 毛寿龙.政治社会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1.

[2] 黄树民.林村的故事:1949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M].北京:三联书店,2002.

[3] 韩丁.韩倞等译,邱应觉校,翻身——一个中国农村的革命纪实[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

[3] 郭于华,孙立平.诉苦:一种农民国家观念的形成机制[J].中国学术,2002.4.

[6] 张金国.华北地区土地改革之诉苦研究[D].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5.

[7] 程秀英.诉苦、认同与社会重构——对“忆苦思甜”的一项心态史研究[D].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9.

[8] 郭金华.有差异的诉苦与土改目标的实现——作为一种社会主义运作机制的公共表达[D].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作者简介】

李 甜(1993—)女,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2016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政治文化
浅议当前我国参与型政治文化与公民文化的培育
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
西汉关中崛起的原因及其启示
孙吴政治文化研究的新探索
浅析英美法政体的异同
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与协商民主制度的互动关系探析
我国协商民主运作的文化路径
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探析
浅述中国传统文化对司法制度的影响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设路径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