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直隶州县灾荒救助初探

2018-11-13唐万锦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730000

新生代 2018年22期
关键词:直隶赈灾灾民

唐万锦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730000

我国有关灾荒的记载较早,最早可追溯到尧舜时代,在后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在清朝灾荒记载占比较大,统治者对灾荒问题的关注度也比较大,灾荒的发生会对政治运作与经济发展产生影响。本文主要对于清代直隶州县的灾荒救助进行初步探讨。

1 清代直隶州县灾荒救助运行模式

1.1 运作程序

清代我国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灾荒救助行政体系,为地方官员灾荒救助提供了依据,保障了地方灾荒救助效率。直隶州县各级政府之间本身属于异常关系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只有上下官员一同监督、负责,才可保障行政命令发出与执行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清代直隶州县灾荒就只运行模式包括:(1)请赈,在灾荒时期向上级官员、政府部门请求资金、物品支援,缓解地方压力,加速社会发展;(2)勘灾,将灾难等级与相关信息制作成册,省级官员勘测灾区情况,确定灾难等级,为后期赈款发放、后期审户提供依据;(3)审户,核实灾民户口,划分灾民贫困等级,确保赈灾救济的针对性,与民众密切联系,审查户口信息,避免影响赈灾工作;(4)放赈,地方政府依据灾民所持的赈票,参照其内容,发放一定数目的银子与米粮,帮助灾民渡过灾荒时期。

1.2 官员构成

直隶州县赈灾人员构成比较复杂,包括:行政官员、军事官员、官绅等,其详细官员构成为:(1)办赈官员:本地官员、派遣官员;(2)查赈官员:直隶官员、派遣官员。

2 清代直隶州县灾荒救助的措施

2.1 生活救助措施

直隶州县地区的灾害多发生在农产品即将成熟时。比如,水灾集中发生在5-8月,旱灾集中发生在5-7月。此阶段青黄不接,农民手中的陈粮已经用尽,且新粮未能收获,灾荒程度的不同,对农业的影响也不同,会严重影响着百姓的生活。

为全面减轻灾荒对百姓生活的影响,及时缓解灾民的惶恐心情,需要最大程度防止流民变化,避免出现爆乱。第一,直隶州县官员在灾荒初期,一般会在灾民聚居区域设置粥厂,救济灾区灾民。第二,不仅如此,在灾难救济过程中,需要依据灾难情况,合理选择赈济方式,就重灾区域应当选择赈米、赈谷物的方式,先解决灾民的温饱问题,凝聚救灾力量,凡是灾区均需要发放赈灾银两。采取银粮并济的方式,可安抚灾民的情绪,确保灾民顺利度过灾难期。第三,平衡国家物价,将仓库内的粮食平价出售,稳定社会粮食价格,最大程度避免暴乱的发生。

2.2 生产救助措施

生产是人民创造财富的主要活动,生产不仅可创造精神财富还可创造物质财富与文明财富。在自然灾害发生后,直隶州县地方政府会对管辖区域内的百姓文物、物质、文明的恢复提供帮助,通过强化灾害治理、保护生产工具、凝聚劳动力,强化土地开发与保护,健全救助措施,对灾难区域的经济稳定与长久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水旱灾害治理,就实际情况而言,水旱灾害属于发生率较高的自然灾害,据相关文字记载,清代直隶州县出现的灾害总计600次,水灾200次,旱灾110次,占比较大。因此,需要强化水旱灾害的防治与治理,强化对地区农业的保护,拖动农业得到更好的发展。第二,虫灾治理,由于直隶州县有害昆虫过量繁殖,加速农作物的吞食,导致饥荒等自然灾害的出现。其中蝗灾比较常见,且损害量较大,损害速度较快,难以控制。一旦直隶州县出现蝗灾,若不及时治理,将会影响京师,导致农业产量减少。这就需要直隶州县强化外力的借助,最大程度减少害虫对农业的损害,保障农业产量。第三,保护劳动力,禁止贩卖灾区人口,强化流民情绪安抚。第四,保护生产工具,推动农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推动灾区农业得到更好的发展,禁止买卖农具,宰杀牲畜。第五,强化土地利用,积极开垦土地,借贷种子。

2.3 其他救助措施

在清代,直隶州县官员为保障灾民生活、生产效率,保障民众的生命健康、人身安全,稳定人口数量,会采取相应的救助措施,主要包括:1.医疗救助措施,直隶州县灾后医疗救助,应当强化自然灾害后的并发疾病、瘟疫、微生物细菌的治理。就已经出现疫情的区域,应当及时隔离灾民,封锁疫病区域,避免疫病的蔓延,降低疫病的危害程度。2.建筑设置修复,加速社会恢复,推动灾区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修复交通要道、修复庙宇、修复管家粮仓。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直隶州县行政单位属于最为基本的行政单位,也是与民众联系比较密切的行政单位。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有较大的影响。清代直隶州县灾荒救助,需要各个部门与人员相互配合,强化部门协调、促使官员横向联系,加速灾区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直隶赈灾灾民
清代直隶铸钱史
李光地治理直隶水患始末
一个“太阳能灯”男孩
直隶、山东交界地带的八卦教研究
可口可乐的面试题
清代直隶旗地考述
可口可乐的面试题
银行赈灾损款
中国民生银行急速开通赈灾款“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