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外卖小哥”也有诗意天空

2018-11-13楚哥

民主与法制 2018年42期
关键词:雷海为雷海中国诗词大会

楚哥

2018年4月4日,央视播出《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37岁的“外卖小哥”雷海为获得总冠军。

如今已是四川省成都市一家教育培训机构教研中心专职教师的雷海为说,自己打工路上坚守诗词爱好的背后,倾注了父亲太多的担心与牵挂。

父亲的心酸:儿子错失高考辛苦打工

雷海为1981年出生在湖南省洞口县岩山镇菱角村。从小学、初中甚至高一时,他的成绩都名列班级前茅,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为了给儿子一个好的学习条件,父亲雷长根四处打工赚钱,他当过村小学代课老师和乡司法所的司法调解员,还在当地一家煤矿干过最辛苦的挖煤矿工,挣的钱他都拿来供儿子和女儿上学和买课外书籍。

雷海为读初二时,为了让他得到更好的教育,雷长根托人帮忙,将他从乡中学转到县城一所重点中学。但因为他的户口在农村,中考前又转回了乡中学。雷海为读高二时,雷长根再次将他转到县城重点高中读书,盼望他能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可万万没有想到,几次转学竟导致雷海为户口和学籍管理的转接都出现问题,无法参加高考,只得去读职业中专。

2001年7月,20岁的雷海为从娄底机电工程学校毕业后在老家找工作却四处碰壁,只好外出打工。2003年,他辗转到上海当了搬砖工和洗车工。每天加班加点的重体力活儿实在吃不消,苦苦支撑一年后他又跳槽到一家礼品公司当销售员。虽天天东奔西跑,但收入十分微薄。

打工的艰难困苦,让雷海为不免对父亲心生埋怨,离家不久就把电话号码换了,不跟父母、家人联系,过年也不回家。儿子一走好几年杳无音信,雷长根和妻子在家很着急,到处打听儿子的下落。2005年春节前,他们收到儿子托工友带回的一封信,说他想回家,但没赚到钱,买不起车票。读完信,雷长根内心五味杂陈,含泪提笔给儿子回信:“当年你错失考大学的机会是我和你妈一辈子的遗憾与内疚。爸妈知道你在外打工不容易,没赚到钱不要紧,家永远是你的家。”随信,雷长根给儿子寄了100元的路费。

收到父亲的回信和路费后,雷海为在春节前回到了阔别三年多的家。这一次,雷海为在家里呆了十多天,父亲劝他别再外出打工了,就在家里种地,但雷海为执意回上海继续打工。回城时,雷海为从家里带了一本金庸的小说《倚天屠龙记》打发时间,他迅速沉浸在书里描述的世界里。回到上海,他情难自抑,还自己写了一章。扩写小说的那晚,雷海为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那一晚也让他意识到:他可以快乐,虽然打工生活并不尽人意。此后,雷海为开始看书、读书、写东西。学习总是让他忘掉现实生活中的不快乐。

2007年春末,雷海为供职的礼品公司停业。那天老板邀请他去吃散伙饭,天飘着毛毛雨,外面柳絮纷飞,心情异常复杂的他有感而发,作了一首《春江南》:“风细细,雨微微。江南春已尽,风絮满城飞。将离盈智愁肠断,未晓前途何处归。”2008年,他离开上海到杭州当起销售员。这一年,他妹妹雷源源考上南方医科大学。妹妹不希望哥哥被命运裹挟,鼓励他考成人高考改变命运。雷海为打听到娄底机电工程学校升格为职业技术学院,报考了母校的成人大专班,一边打工一边自学,两年后通过考试拿到了大专文凭。

2012年9月,雷海为接到父亲的电话,说妹妹考上了香港大学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父亲嘱咐他要以妹妹为榜样,好好筹划一下职业前程,不能老在外打工卖苦力。之后,雷海为揣着那张大专文凭到人才市场去应聘,想找个好一点的工作,但因为没有技术特长,还是没有被单位看上。

2015年,我国外卖行业兴起,雷海为见干外卖收入高,就跳槽改送外卖,成了人们眼中的“外卖小哥”。听说儿子在杭州送外卖,雷长根气不打一处来,他拨通儿子的电话责骂他没有上进心。雷海为没有与父亲争辩,继续送外卖。2016年过春节也没有回家。

“外卖小哥”的诗意:身在沟渠也要仰望星空

2017年春节后,想着儿子30多岁还单身一人,雷长根十分焦急。他托人给儿子介绍相亲对象,可对方一听说雷海为只是个送外卖的,就没了兴趣。见状,雷长根决定把儿子拉回来,一方面成个家,一方面安心考个本科,能在老家找个好工作。

雷长根20世纪80年代就在当地一些文艺刊物上发表过诗歌、散文。雷海为和妹妹六七岁时,他便将唐诗宋词抄写贴在墙壁上,逐字逐句教兄妹俩背诵。有时饭还没吃两口,父亲突然一指碗里问“谁知盘中餐”,雷海为要说出“粒粒皆辛苦”才能继续吃饭。雷海为和妹妹不懂诗词的内容,父亲就给他们讲解。

2017年3月,雷长根来到杭州见儿子。他发现儿子竟租住在市中心的朝晖八区。这里向南不出几公里就到了游人如织、美丽如画的西子湖畔,向东不远则是潮涨潮落、卷起惊涛大浪的钱塘江。雷海为告诉父亲,他挑选这么好的位置一是因为市区中心人多便于接单,二是喜欢这里的美景。

雷海为最忙时一天要送50多单外卖。风里来雨里去,黝黑外表下的他却有着对高雅精神生活的追求。外出时,雷海为的口袋里经常揣着一本微型《唐诗三百首》。他每天早上8点起床,烧好早饭中饭,10点半到下午两点半在外面奔波接单送外卖,3点回来吃中饭,午休一个小时也要背诗词。下午4点再外出送外卖,8点多回家吃晚饭,饭后接着背诵古诗词。背诵的同时,他也学着即兴写一些格律诗词。有一天,他在新华书店偶然翻到了一本《诗词写作必读》,这才发现小时候父亲教他的吟诵只是入门,原来学习诗词格律竟然还有那么多的门道。为了进一步弄懂古诗词的韵律,他还专门买了一本语言学家王力的《汉语语音史》看。

>>雷海为穿着汉服时显得更自信和精神 视觉中国 供图

“一个送外卖的,业余时间研读古诗词,能当饭吃还是能换来钞票?”面对别人的质疑,雷海为并不在乎。他告诉父亲:利用业余时间背诗写诗,不是故作清高,而是让自己工作不至于那么无聊和枯燥,有点诗意。

儿子的话让雷长根感觉他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反复劝说儿子跟他回湖南,但都被雷海为拒绝。结果,闷闷不乐的雷长根从杭州回来就生病了。听说父亲生病,雷海为赶回家照顾父亲。

回家照顾父亲的半个月时间,雷海为知道父亲为他担心,一再跟他解释自己当“快递员”的原因:现在城里人生活节奏快,上班族都没时间做饭,送外卖生意好、收入高。而且这种工作程序简单,在手机网络上一点便接单了,送餐骑电动车也不很累,还让他有大量的时间学习,非常适合他的性格和愿望。雷海为告诉父亲,这么多年打工经历之后,他慢慢悟出一个道理: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不是生活的全部,送外卖同样有快乐的天空。雷长根听后虽然没从根本上改变对儿子职业的看法,但他依稀感觉,儿子的话里有些东西需要他慢慢去体会。

在老家时,雷海为教父亲学习使用微信。雷长根慢慢发现:雷海为在外面打工不仅是为了赚钱,还坚守自己的爱好。他在送外卖的空闲时间,除了背诵和练习写诗词,还经常参加一些与诗歌有关的活动。与雷长根一样被触动的,还有已是博士生的妹妹雷源源。她时常向父亲感叹:哥哥虽然只是“快递员”,但比她博学、自在而且精神富足。她转而做起了父亲的思想工作:哥哥并不是没理想抱负,也并非事业失败,只是他对生活的愿望和要求与别人不一样。

>>打开雷海为的抽屉,放满了各种书籍,都是关于诗词的。满满的三个抽屉都是书,另外在其他角落里也都是,比他的衣服要多得多。 视觉中国 供图

>>2018年4月18日,浙江省杭州市。其他“外卖小哥”还没回来,雷海为一个人坐在沙发上看诗词。 视觉中国 供图

女儿的话让雷长根反思:是不是自己对儿子太过担忧、太没信心了?

闪耀诗词大会,“外卖小哥”凭实力夺冠

慢慢地,雷海为与父亲的关系明显缓和了许多。雷源源高兴不已。同时,她鼓励哥哥报名参加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的比赛:“爸年轻时就是文艺青年,你要拿出看家本领让他彻底信服。”

雷海为听出了妹妹话里的深意:这么多年来,父亲因为他当年无法高考不得不打工、吃苦而感到内疚、自责、担心。现在父亲年岁已高,身为儿子他有义务用一种父亲能接受和认可的方式,让他相信儿子真的可以让他放心。

2017年9月,凭着扎实的诗词功底,雷海为顺利通过了诗词大会的初试和复试,进入前100名决赛名单。儿子被选上,雷长根心里高兴。

>>雷海为摘取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冠军 视觉中国 供图

2017年11月,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百人团决赛节目录制完成,雷长根打电话问儿子结果。雷海为没正面回答,只说:“到时看电视就知道了。”节目开播后,雷长根与妻子守在电视前,从100多个选手里寻找儿子的身影,但连着三天看了三场都不见儿子出场,他忍不住拨通儿子电话问:“哪一场比赛有你?”“第四场。”雷海为回答。

第四场比赛播出,雷长根和妻子盯着荧屏。儿子果真出场了,一口气答完八道题,全对。“这小子还可以!”雷长根开心地鼓起掌来。第二天,雷海为给父亲打来电话,说他晋级下一轮比赛。“第几场?”“第九场。”雷海为肯定地回答。

在第九场争夺赛中,雷海为一路拿到118分,最后一题是单选:苏轼诗句“何当寄家书,黄耳定乃祖”描述的动物是什么?雷海为皱了皱眉,选择了“雁”。电视机前的雷长根急得直跺脚:“我都想到了选狗,他怎么就选了大雁呢?”不过,虽然儿子答错了题,但分数依然是全场最高,十拿九稳地进入了总决赛名单。

儿子能进入总决赛,雷长根兴奋又担忧:总决赛都是身经百战的高手,儿子肯定扛不住。担心儿子承受更大的精神压力,雷长根给雷海为发去一条信息:“爸爸相信了你的能力和追求,爸爸更相信你能一如既往地这样诗意地走下去。你比赛的目的已经完成,可以回家。”不想,雷海为却回复他:输赢不重要,享受斗诗的乐趣,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也要继续比。

到北京参加《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录制的时间之外,雷海为依然在杭州送外卖。父亲指点他,要想在总决赛中取得好成绩,还须下一番苦功夫。见父亲支持自己,雷海为比赛前将自己掌握的1000多首古诗词重温了一遍。在送外卖等餐的空隙,别人拿出手机玩游戏、看直播,他则掏出随身携带的古诗词读一读、记一记。为了不影响工作,雷海为发明了“重复记忆法”——每背过一首诗,他都会把题目写在纸上,然后拍照,保存在手机里,这样可以反复拿出来背。

2018年4月4日《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节目录制前,雷海为给父亲打电话说自己就要进场了,父亲鼓励他沉着、冷静。决赛现场,之前被看好的几位种子选手纷纷黯然出局,雷海为却凭着稳定的发挥,闯进最后决赛。对手是《诗刊》编辑、北大中文系硕士彭敏。

根据比赛规则,谁率先拿到五分就是冠军。两人对战的前三题是看图说诗,心急的彭敏连连答错,白白送给雷海为两分。到第三题,评委刚画了一个屋檐画了一个窗户,雷海为便说出了这是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两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评委问他怎么知道是这首诗?雷海为回答:“因为你窗户画在了西边……”评委惊叹:“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原来是这个细节。”

最终,经过90分钟激烈角逐,主持人董卿伸出左手指向雷海为:“我很高兴地宣布一个激动人心的结果,《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的总冠军已经产生了,他就是雷海为!”此刻,比赛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发出一声惊叹,接着是雷鸣般的掌声,大家不仅佩服他在诗词领域的博学,更欣赏他在赛场上的沉着冷静。

“这小子总算给我争了一口气!”看完比赛,雷长根激动地站起来拥住妻子。随后,他给儿子发了一条短信表示祝贺。更令雷长根兴奋的是,儿子夺冠后,不但家乡邵阳市文联领导找上门来要他到文联工作,还有几家知名企业也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2018年7月,经过深思熟虑,雷海为选择了到成都市心田花开文化艺术培训学校教研中心当一名专职老师。雷海为看中的不仅是该校的巨大潜力和雄厚实力,还有本着良心脚踏实地做教育的一份真诚。他相信,只有投身于基础教育,与祖国的未来们真正分享诗词之美,才能让更多人懂得诗词,真正地爱上传统文化。他相信,通过学习语文,学习传统文化,孩子们能够在道德、审美、性格塑造和情绪管理方面得到先人的感染,通过那些性情和风韵、情怀和操守,真正懂得生活的美与达,拥有一颗剔透的诗心。

儿子最终选择了跟自己曾经一样的职业——教书育人,雷长根心中感到十分欣慰。

猜你喜欢

雷海为雷海中国诗词大会
我的偶像④
外卖小哥雷海为
生在井隅,心向璀璨
雷海为:从外卖小哥到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
外卖小哥的梦想
诗词冠军雷海为:“外卖小哥”也有“诗和远方”
《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背后
“中国诗词大会”唤醒民族精神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掀起诗词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