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水河城

2018-11-13白文宇

老年世界 2018年7期
关键词:晋西北文史资料解放战争

白文宇

多年来,人们一直以为清水河无城,对于清水河城的城墙知之甚少,笔者查阅了县志和大量的相关史料,就城墙的遗迹与县内知情者进行多次交流,了解了民国时期清水河城的基本情况,与读者分享。

清水河城建于1931年,后于1949年拆除。它在清水河这块土地上存在了18年,县城周长约5.46里,高3丈6尺,设有东西城门,后有北城门。

在修筑清水河城墙时,是依据地形山势,因地筑城,西北选择山势陡峻之处筑土墙,这样既可减少运夯土的工程量,又增加了城墙的险峻,整个城建在一个低缓山坡上。

这座城先后见证了清水河县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期间的历史往事。

清水河县,这个黄土高原的小县城,居晋西北根据地外翼,又是绥远南大门,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各方争夺激烈。笔者通过文史资料和老兵的口述得知,抗日战争时期,在连接大青山抗日根据地晋西北与陕甘宁边区的交通要道上,曾经发生过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出现过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进入解放战争时期,国共双方曾经多次反复的激战争夺,在一个小小的县城曾上演“八进七出”的战争史。可以反映出抗战胜利后,清水河在整个山西、绥远地区的战略位置。

如今到此的匆匆旅人,很难想象当年这城墙上的枪林弹雨,或许现存残破的城墙遗址的裂缝中,还残留着战士们的鲜血,是他们用自己的热血捍卫了这片土地。“烈士回眸应笑慰”,这些当年走上革命道路的先辈们,看到今天家乡的新面貌定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清水河城的遗址,如今只能在红旗和古城坡村找到一点遗迹。现存的文史资料中,只有《清水河县志》《清水河县概略》有记载,《清水河县的革命斗争史》中能找到关于国共拉锯,争夺县城的战斗故事记载。在今老牛坡党支部展览馆,复原了当年争夺县城发生的八进七出战斗史:“八进七出”之战,迄今虽为陈迹,而其战仍乃激烈,然此景以昭炯戒,激众志,则其意深长矣。

诚然,现今的清水河县城里已经看不到坚固的城墙和厚重的城门了,也没有城里城外的地域概念,有关清水河城的故事都被覆盖在今天的繁华街市下,它的历史像河水淌过的沙滩一样,没能留下过多的痕迹。即便是这样,曾经能有这样的城垣遗迹,仍是清水河人民的骄傲,它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清水河历史文化的浓重一笔。

猜你喜欢

晋西北文史资料解放战争
1947年,攀越解放战争的“十八盘”
论许光达在晋西北抗战的贡献
晋西北地区近60a来的气候变化特征
晋西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
穿插文史资料优化初中历史教学 
“互联网+”时代政协文史资料保管与利用研究
抗战时期中共晋西北根据地的变工运动述论
解放战争战略考
解放战争:得东北者得天下
解放战争中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