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中职德育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做法

2018-11-13余春赐

海外文摘·艺术 2018年11期
关键词:德育课院校德育

余春赐

(重庆市护士学校,重庆 401320)

中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承担起为社会培养人才的责任和义务。在新形势下,中职院校德育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只有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才能够提高德育课堂教学的效率,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良好的综合素养的人才。

1 中职德育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中职院校的德育课承担着教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以及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的重要使命,促进德育课教育教学改革是为了适应时代和社会对人才所提出的要求。只有具备较高思想道德的学生才能够在社会上承担起责任。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德育课程的改革更是为这一阶段的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个良好的铺垫和引导。笔者以自身德育课教学实际经验为参考,对于德育课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思考。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论述。首先就中职院校德育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意义进行分析,然后对于课改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1.1 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德育教学任重而道远,特别是对于中职院校的德育教学来说,更应该具有针对性和时代性。只有教师以一种全新的姿态来面对学生,积极调动学生们的热情,才能够很好地推进德育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中职院校德育课程改革是教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教育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使得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在各个方面都能够体现出一定的创造性能力。

中考落榜的学生,或者是初中辍学的学生,年龄都普遍较小,在学习和能力方面也有所欠缺。所以在德育教学方面,教师必须要以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为参考,要时刻鼓励学生去自主寻找以及发现新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学习的进取心和自信心。另一方面,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德育课的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角色有一个清楚的定位,让这一阶段的学生不能够产生厌学情绪,要寻找各种办法是学生能够感受到德育教育的真实性,能够协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学习认知,并与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共同参与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共赢。时代性指的是德育课的教学必须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这对于德育教师来说,必须要进行课堂教学的创新,使得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增强,学生能够进行有意义的主动学习,而不只是被强行灌输的对象。

1.2 当前德育课程教学的问题分析

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纠正以往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德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流露出的弊端,势必促进德育课程教学改革。而在笔者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了德育课堂教学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2.1 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力量决定的教学水平的高低,而目前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来说,德育课程教学在整个学校的教学中,地位明显落后与专业课和文化课教学。学校的德育教师团队缺乏专业性,且大部分的教师都是以兼职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德育课程教学缺乏专职的德育教师,使得德育课程的整个教学体系都得不到及时的更新,且大部分老师都去缺乏一种创造性的思想和理念来提高德育课程教学的效率,所以为了适应新时期对于德育教师的要求,必须要在师资力量方面有所改革。

1.2.2 教育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重视

中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专业型人才,所以在学校的定位上,学校管理者特别注重对学生文化课以及专业课的教学,德育教学在中职学校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就造成了教师对于德育教学的研究程度较弱,久而久之,整个学校对于素质教育在思想意识上就容易模糊,所以中职院校的德育教学必须要得到教育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专业技能的提升必须要有正确的思维导向,而学校的德育课无疑对于学生的三观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师必须要加强对于德育课程教学的研究力度,在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和能力的同时,能够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

中职院校面对的学生是以初中毕业生为主,所以教师必须以这一阶段学生的发展情况为参考,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中职院校德育课堂教学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2 中职德育课教学改革的做法

德育课教学改革更重要的是创新,无论是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模式上,都必须实现创新,这样才能够发挥德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积极促进德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使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够提高。在这一部分,笔者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2.1 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

随着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新的媒体在教育教学方面都有引进。所以在德育课程教学中,改变传统教学的单一授课方式,把握住新媒体的作用,对于互联网技术以及各种各样的数字科技进行大量的引入,使得德育教师能够通过借助多媒体技术完成对自身能力的训练和提升。特别是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比如互动教学、激励教学、课外教学等,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整个过程中来,在集体活动中感受德育教育的影响,这对于推动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方面,进行转变和创新,对于德育教学来说,是理论层面的改革。

2.2 改善师资队伍,创新教学模式

德育课程教学改革,必须要促进对于德育教师的培养。只有拥有一批专业性能力较强、思想素质较高的德育老师,才能够使得中职院校德育课教学实现根本的提升。在这一方面,学校必须要引进专业对口的高校毕业生,只有将这些新鲜的血液吸收到德育教学团队中来,才能够为德育课程教学注入新鲜的活力。其次学校要进行定期的培训,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育教学也要跟随着社会的发展,所以针对中职院校的德育教师,可以加强他们与一些重点的中职院校之间的交流,取长补短,实现师资队伍的优化。在教学模式方面,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单一的、机械的进行知识的接受,整个课堂的教学处在一种封闭的状态之中,学生们在这种学习的环境之中,思维无法获得突破和创新。所以在德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对于教学模式的创新。加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感受着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这个不仅能够帮助他们了解社会各个领域对于所学理论知识的需要,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他们对社会,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和分析能力。

2.3 突出德育的职业教育特点,挖掘德育教学资源

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它与普通中高等教育有着显著的差异,也决定了他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教学特征。中职院校的德育教学,必须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职业教学不仅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能力,更重要的是将知识运用到所需要的领域中。所以“认识、应用”是职业教育的二维目标。德育教学也必须要参照职业教育的二维目标进行,特别注重挖掘德育教学资源。等于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围绕着职业教育的教学特征,德育教育必须进行多方面资源的开掘,情绪,态度,价值观资源的开发是德育教育所需的资源。所以德育教师在开发德育资源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联系优秀毕业生、对口的用人单位或者某些著名的企业家来进行与学生交流,让优秀的人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这不仅显示出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征,更具有操作性极强的特点,教师们从各个方面来进行多维度的开发,使得职业院校的德育教学资源能够优化组合,显示出德育课教学的资源优势。

2.4 实现师生共同参与,促进德育课改的推进

德育课程教学改革具有多个纬度,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便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参与,从而促进德育课改的推进。学生是接受知识的主体,所以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使他们能够融入到课堂中来,有问题大家通过交流的方式来解决,这样学生和教师之间能够形成和谐的关系,师生可以在交流的同时有成功与收获。

3 结语

中职院校德育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是适应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文在写作的过程中,首先对德育课程改革的意义进行了思考,并对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然后在此基础上,第二部分主要探索德育课程改革应施行的方法,希望通过德育教育改革,能够凸显出针对性和时代性的基本特征,积极地促进德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德育课院校德育
《中国德育》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新时期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途径探索
浅谈微课在中职德育课中的应用
中职德育课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