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人物形象分析

2018-11-13张朔瑀

海外文摘·艺术 2018年18期
关键词:金家才气冷清

张朔瑀

(鞍山第八中学,辽宁鞍山 114031)

冷清秋人物形象,是传统与现代的相融合,她的美贯穿于整个《金粉世家》。她人如其名,清新淡雅,端庄娴静,知书达理。其不仅具有传统女子的道德品格,而且具有强烈的现代女性意识,如此纯净的女子,却经历了“齐大非偶”的宿命,令人叹息。她的形象独具悲剧性,这不仅是源于她的婚姻,更是源于她所处的时代。

1 清秋的性格特征

性格决定命运,冷清秋也是如此。冷清秋不仅有着积极反抗的意识,而且有着梦醒时的无助与迷茫;冷清秋不仅追求者平等、自由的婚姻生活,而且有着封建女性渴求嫁入豪门的庸俗。这一相互矛盾的性格充分彰显了现代女性的形象,也决定了她的悲惨人生。

1.1 清高

她性格内向,不喜欢和人交流。第一次见到燕西时羞得满脸通红,不仅头埋得低低的,还悄悄拉韩妈的衣角离开。品味诗词歌赋是她的兴趣爱好所在,而巴结逢迎别人是她所深恶痛绝的,她不会为了利益去勾心斗角,她厌恶八面玲珑的嘴脸,更对其不屑一顾,就算生活并不富裕,但她仍然感到安然自乐。第二表现在风流倜傥的七少爷对其展开强烈的追求时,她都是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势,而由此也将阔少爷非得到不可的好胜心给激了出来,他将冷家隔壁的房子给买了下来,并将冷清秋喜欢的百合花摆满了整个院子,另外也把和冷清秋家相隔的围墙给推倒,送了许多礼物到冷家,但是这一切都没有打动清秋的芳心,回馈给他只有一次又一次的拒绝与不屑一顾,为享荣华富贵而倒追豪门子弟的事更是不可能发生在其身上,而这一点性格是很多女孩都没有的,由此可见其冷艳清高。第三是在其诗句中变现出来。比如“莫向东西问旧日因,看花还是去年人。明年花事知何似?莫负今年这段春”,在她的诗给我们最多的感受就是多愁善感、感时伤怀,缺乏蓬勃向上的基调,她的诗就和她的人一样,反映了其思想的单纯,就仿佛一束百合花,未受到尘世的污浊,只有落花与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才能让其关心。清秋这类清高绝世而独立的纯美女子十分少有。虽然由于骨子里的世俗市民气息最终和燕西相恋,但她却并未放下她的清高,当她和燕西成婚后,她的傲慢和清高注定她无法融入上流社会,由于拥有新式的思维和才华,因而让她和传统女性有着很大不同,既有着她们所不具备的现代意识,由此她也不被一些人所喜欢。在与燕西结婚后,清秋的性格品行仍然和之前一样,衣着朴素,勤俭持家,而这一切都和燕西的奢侈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感情也逐渐走向灭亡。金家大小姐们、阔太太们每日不是吃喝玩乐,就是打牌赌钱,而清秋却并不苟从,她自谋职业,选择到学校里教书任职。这种和豪门格格不入的性格习惯让其成为大家庭中特立独行的一个人,不仅傲慢,还清高。当她离开金家时,义无反顾地选择到闹市卖字,别人对其的施舍其一律拒绝,放弃金家少奶奶的头衔做一个普通人,均表明她的冷清。

1.2 世俗

与世无争、不苟言笑的冷清秋面对物质金钱诱惑时的表现如何呢?是严词拒绝还是迷恋贪婪呢?事实证明,对于燕西的强烈追求,冷清秋逐渐陷入情网,并未表现出清白高洁的姿态,其传统世俗观是一个渐渐凸显的过程。起初,虽然冷清秋对燕西的执着追求并不予理睬,但是在燕西送来玻璃匣子叠着的绸料时,这恰好是冷清秋愁于朋友结婚没有合适衣服时,则欣然接受喜爱的绸料;当燕西送来鞋票时,这正是冷清秋所想;当燕西送来折扇请她题字时,她看重折扇上的《水趣图》上的深芦渔舟,十分喜爱,更是要了这一折扇;当燕西送来一串珠圈时,她取下珠子,轻轻地放入到盒中,手拿着盒子,看了又看,不愿意还给燕西。这一系列细小的动作均描绘了冷清秋贪婪、世俗的特征,总之,冷清秋所需,燕西都能够及时相送;冷清秋喜爱什么,燕西重视慷慨大方,而冷清秋对于自己喜爱的所赠物,开始有点犹豫不决,之后便欣然收下,这好像同她那清高个性格格不入,展现了她那传统的世俗眼光。同时,冷清秋还有着嫁入豪门的爱慕虚荣,在小说第49回中讲到,结婚当天,冷清秋一个人在家中安静地想着,不料这一婚事竟然成了。从前有一次到金家玩耍,十分向往他们那富丽堂皇的房子,现在我也成为了这房子的主人。一想到这,冷清秋十分开心。她最终还是没有抵制住燕西强烈的糖衣炮弹,也没有抵制住金家显赫的社会地位,在还未深入了解燕西便与他结婚。换言之,冷清秋悲惨的人生源于她自己错误的选择。就如她自己反思时“自己真的是被金钱虚荣所害了,使得一个纨绔富家子弟施展了他的手腕,我真该死啊。”

1.3 独立、自尊、自爱

一是追求人格独立。婚后,她不仅用心规劝和鼓励丈夫工作,以此来支撑其他们自己的小家庭,并且自己也去工作。当燕西指责她嫁入金家后,所有的一切都是金家的,就该对他百依百顺,她严厉讲到:“你心中是这样想的我吗?现在我就像以前一般,不用你们金家的任何东西。”同时,她向金太太讲到:“我为了我自己的人格,我应回家去,吃穿用我冷家的,做穷人家的女儿。”这一系列举动无不是彰显了她独立人格的风骨。

二是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她家是书香门第,从小饱读诗书,在诗词上有很大的造诣,满腹经文。燕西赠与别人所做的诗,她以为燕西才华横溢,才对他怦然心动,这可以看出冷清秋是喜欢有才华的。婚后,她时常劝解燕西多读书,多研究学问,却遭受到了纨绔子弟的嘲讽,燕西举得女子应该多做家务,满腹学问有何用?冷清秋对他这一观念强烈驳斥,她觉得女人就应多读书,参加工作,从而来实现自我价值。所以,在她选择去教书时,金太太十分反对,她强烈抗争,觉得女人本应有自己的追求。

三是敢于向无爱的婚姻说“不”,毅然出走。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女人根本没有任何话语权,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属品。冷清秋则不以为然,她举得:“夫妻之间,爱情是基础,如果失去了爱情,婚姻则失去了基石,做名分上的夫妻有何意义?反而是对彼此的束缚。”所以,当她发现丈夫不再爱他,背叛婚姻,甚至打算带着白秀珠到德国生活时,她毅然带着孩子搬到金家空房子中,最终在一场大火后带着儿子悄悄地离开,自给自足,独立抚养儿子。其实,她可以对燕西的行为不理睬,然后在金家衣食无忧地度过一生,然而她选择了离开,选择了自力更生,她追求的并不是委曲求全,而是追求爱情。她并未将自己的命运完全寄托于燕西,她有着强烈的自强能力和自主意识。

2 卓越的知识才华

冷清秋才华纵横,张恨水用“才纳古今”来描绘她,连金凤赞扬她“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子,竟然有如此好的文字功底,前途一片光明”。因为冷清秋的才气,燕西的四姐、五姐、六姐才竭力促成两人的结合;也是由于她的才气,燕西的父亲才对她刮目相看。因自身才气,冷清秋被金家完全接受和认可,在他们夫妻两个吵架,因更多人的支持和同情而更加恶化,最终酿成形同陌路、反目成仇。冷清秋的才气使得她获得了自己想要的婚姻,同时也播种了她渴望自立、追求平等、向往新知的种子。另外,因她的才气,使得她不愿与其他嫁入豪门为伍,也不愿意努力跻身到贵妇行列中闲聊、听戏。她努力地改变着丈夫忙于交际、无所事事、花天酒地的行为,鼓励丈夫谋事业,希望丈夫尽心尽力打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小家,不被他人所看轻,然而这些对于自由散漫、从小娇贵的燕西而言是一种束缚。最后,她难以忍受丈夫的背叛与侮辱,毅然决然地提出离婚,独自悄然离开。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一个才女,冷清秋也是悲哀的。

女主角冷清秋是张恨水着重塑造的人物形象,是传统女性同现代女性的完美融合,不仅彰显了中国传统女性的知书达理、大方端庄,而且彰显了新时代女性典型特征,就好比如她的名字一样皓洁冰冷、高雅脱俗。如此美丽、清高的女子步入豪门婚姻后,她那悲惨一生则开始了,最后她觉醒了,毅然出走,结束了自己悲惨的人生。冷清秋这一形象是渴求嫁入豪门的中国传统女性形象同追求平等、自由、独立的现代女性形象完美的结合,然而其依然保留着清醒的意识,她不断同命运进行反抗,也表现出豪门美梦初醒时的无助与迷茫。冷清秋的命运不只是揭示了那个时代豪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黑暗面,并表达了作者对那个时代的无奈之情。

猜你喜欢

金家才气冷清
三色堇(jǐn)
从以女性为题材的诗歌中体味曹植
多才多艺的“俞美人”
冷热
建构初中数学项目学习有效课堂
一群人的狂欢
崖畔青松
中共早期党员金家凤的坎坷一生
聆听心花绽放
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