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优质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2018-11-12朱玉娟

农业与技术 2018年15期
关键词:防治措施病虫害

朱玉娟

摘 要: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其栽培技术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小麦产量的关键因素。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不仅为小麦栽培技术水平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促进了病虫害防治水平的提升,为小麦产量和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所以加强小麦病虫害防治与栽培技术研究的力度,对于我国小麦种植产业的发展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是就小麦优质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小麦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732001

引言

如何确保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是现阶段农业生产部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经过长期的实践应用发现,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在积极改进小麦栽培技术的同时,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力度,是促进小麦整体产量与质量稳步提升最重要的手段。

1 小麦栽培技术的分析

1.1 优良品种的选择

优良的小麦品种是小麦栽培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优良小麦品种自身不仅具有较强的生长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小麦栽培效率的有效提升。在小麦栽培过程中,农业技术人员应该在深入分析当地自然气候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土壤和水文情况选择最优质的种子,才能达到促进小麦成活率进一步提升的目的。选种结束后,必须严格的按照要求进行种子的晾晒处理,去病除菌。然后将种子在经过稀释的生命素加水原液浸泡2h后再捞出。经过这一方式处理的种子自身不仅存活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同时其也具备了相应的抗病能力,为其后期的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 播种方式的科学合理

在进行小麦栽培时,播种方式的不同其对于小麦栽培效果所产生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小麦栽培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才能促进小麦栽培效率的有效提升。同时,在确定播种时间时,必须避免出现因为播种过早生长时间过长而导致的弱苗问题的出现,同时加强病虫害防治的力度,降低病虫害对小麦生长造成的影响。

1.3 田间土壤处理

为实现提升小麦种植产量的目标,小麦种植人员必须在播种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田间土地肥力的提升,才能满足小麦生长所需要的营养。这就要求种植人员必须在进行土地深耕的基础上,及时的去除前茬农作物种植后留下的杂草。为了尽可能的满足小麦生长的需求,在播种开始前,还应进行土地的精耕处理,同时做好秸秆还田的工作,经过这些步骤,不仅实现了促进土壤肥力进一步增强的目的,同时也确保了经过深耕处理的土壤满足了小麦种植所提出的深、细、实、足水、透等各方面的要求,为小麦的健康生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4 施肥

施肥效果的高低是影响小麦成长的关键因素。一般情况下,种植人员必须对小麦后期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肥料进行全面的分析后,然后选择满足小麦生长需要的底肥。而在制定施肥方案时,必须根据种植土地的土壤肥力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对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进行改良,确保土壤整体肥力的科学、合理、平衡,才能确保小麦的健康生长。

1.5 合理选择收获时机

在小麦进入成熟收获期时,必须选择最佳的时间进行小麦的收割。假如小麦收割时间过早的话,那么不仅会影响到小麦的产量,同时也会出现小麦籽粒不饱满等影响小麦品质的问题出现。而如果收割时间过晚的话,小麦籽粒则会因为在长期呼吸作用的影响下,而对其蛋白质的含量产生影响。所以,合理的选择小麦收割时间,不仅保证了小麦自身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也为后期的小麦存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2.1 常見病虫害

2.1.1 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作为小麦栽培中常见的病害问题,通过对其发病部位的分析后发现,目前常见的小麦锈病主要有条锈病、叶锈病、杆锈病等几种类型。在这其中条锈病主要是以成行发病为主,叶锈病则呈现出乱行的现象,而干锈病在发病时,主要表现为小麦出现大块红斑。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小麦锈病主要是在小麦返青后的2个月内发作。比如,早春小麦感染锈病一般都是先从1片叶子发生,逐渐地蔓延至中心,再扩散至整个麦田。

2.1.2 麦芽虫

麦蚜虫作为小麦各个生长阶段最常见的虫害,这一虫害不仅在小麦不同生长阶段产生的危害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其判断小麦是否发生麦蚜虫虫害的难度也相对较大。如果是发病初期的话,其主要是以危害作物的主体为主,在这一阶段,作物的叶子或者根茎往往因为遭到蚜虫的啃食而出现细小的淡黄斑点。而麦蚜虫进入生长的中期后,蚜虫就开始进入作物的内部啃食,直至作物出现中空倒伏的现象。

2.1.3 小麦根腐病

小麦根腐病实际上就是小麦根部出现受损或者腐烂的情况。在发病初期,小麦大多呈现出长势放缓或者颗粒不饱满等晚熟状态。而在其他健康小麦成熟后,患病小麦根部则会因为腐烂而出现倒塌的现象,导致小麦根部呈现出大面积的黑色病斑。这一病症主要发生于抵抗力相对较弱的小麦幼苗上,如果小麦幼苗生长过程中,土壤温度过低的话,就会导致这一病害的发生。

2.1.4 小麦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发病后就会导致小麦出现苗枯、杆腐、穗腐等情况。这一病症在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小麦植株上出现水浸状的浅灰色斑点,然后逐渐的向整个麦穗延伸,直至麦穗变为枯黄色为止。特别是遇到湿度较大的气候环境时,发生病斑的部位还会滋生出粉红色的胶状霉层,在小麦进入生长期,该粉红色胶状霉层就会集中生长出蓝黑色的小颗粒,而这对于小麦种植的产量和质量都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

2.2 防治措施

2.2.1 物理防治

在选择小麦品种时,技术人员必须选择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才能实现有效降低小麦病虫害发生的几率。小麦品种确定后,在对土壤施肥前,必须先进行土地的平整,同时清除土壤中的杂草,确保肥力的均匀吸收,为小麦种植做好充分的准备。

2.2.2 生物防治

所谓的生物防治,实际上就是通过培养病虫害天敌的方式实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随着天敌鸟类数量的逐年减少,研究人员已经将昆虫培养,作为维持病虫害天敌种群平衡的重要方式。而且利用昆虫抵御小麦病虫害,不仅成本较低,同时也避免了生物链出现相互抵触的现象。

2.2.3 化学防治

2.2.3.1 麦蚜虫防治技术

在防治麦蚜虫之前必须详细的掌握虫害发生的情况。由于麦蚜虫通常发生在冬小麦拔节、春小麦出苗后,可以在小麦氧化前调制浓度为1.5%的乐果粉剂1.5~2.0kg/667m2进行喷洒。而在穗期治愈期则应该对小麦锈病、白粉病、粘虫、麦蚜虫等病虫害采取统一防治的方式,通过每667m2用粉锈宁6g、抗蚜威6g、灭幼脲2g混合使用的方式,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2.2.3.2 土壤病虫的处理

由于上一季农作物收获后,土壤中往往会残存一些害虫。所以,在播种开始前必须通过播撒农药的方式杀灭害虫,待土壤内虫害被彻底杀灭后,才能开始小麦的播种。

3 结束语

为了促进小麦种植产量和质量的有效提升,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小麦种植栽培技术改进的力度,通过改善传统种植技术的方式,同时严格的按照小麦的生长周期灌溉、施肥、施药,充分发挥小麦自身所具有的自主调节的能力促进小麦种植产量与质量的稳步提升。另外,如果小麦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问题时,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病虫害特点的基础上,选择最佳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及时的消除病虫害问题对小麦生长产生的影响,为小麦种植的高产稳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琳琳,刘会霞.浅谈小麦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方案[J].农民致富之友,2017(24):138.

[2]孙佳佳.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8):166-167.

[3]贺文超.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7(8):177.

猜你喜欢

防治措施病虫害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矮砧密植苹果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葡萄采收后 病虫害防治莫忽视
蝴蝶兰软腐病的防治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