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青海林业在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

2018-11-12贾春芳

农业与技术 2018年15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高原作用

摘 要:随着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加剧,生态环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是迫在眉睫,也越来越受到国家和人民的重视。林业作为生态建设中的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承载着十分重要的任务。青海省具有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高原生态文明特点。为此,本文分析了青海林业在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青海林业;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作用

中图分类号:F30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732001

在高原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青海林业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青海省政府对当地林业的发展非常重视,特别是“十五”以来推行的四大林业重点工程,让青海林业逐渐形成了造林、封育、保护整体推进的林业建设格局。目前,尽管青海林业也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局部的生态环境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是高原生态文明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还很难从根本上控制其整体恶化的趋势。青海省属于高原地势,本身面临着许多问题,如森林资源稀少、荒漠化、沙化加剧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青海的生态文明,还严重制约着青海省经济的发展。为此,为了促进青海的可持续发展,建设高原生态文明是非常必要的。文章将对青海高原生态系统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青海林业发挥的积极作用和今后的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1 青海高原的生态系统的现状

1.1 青海高原森林资源状况

据不完全统计,青海全省的森林覆盖率为309.66万hm2,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4.3%,相比于其他省份,青海的森林资源算是比较贫乏了。如果青海省按照目前的造林速度和保存率,大约需要半个多世纪才能实现绿化。同时,青海省的森林大多都分布于水、热条件较好的地区,但是由于气候与地理条件的制约,青海森林中的植物的种类比较稀少,结构也比较单一,一旦遭到人为或者自然地破坏就会很难恢复。

1.2 荒漠化日趋加剧

近年来,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日趋加剧,青海省作为西北地区的主要省份,其荒漠化的情况也比较严重,类型也比较多。据统计,青海省的荒漠化面积在我国占据第4位,特别是在青海省的三江源地区、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等更是严重。目前,青海省荒漠化还在不断的加剧中,以每年2.5万hm2 的速度在扩大。严重威胁青海省人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也影响到青海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外,我国长江、黄河发源都在青海省,如果不加快整治荒漠化,就会对下游也造成严重的影响。

1.3 水土流失严重

青海省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到3340万hm2,差不多占据了全省面积的1/2,其中中度以上侵蚀更为严重。青海省的新增水土流失面积还在以每年21万hm2增长,据不完全统计,青海省每年因水土流失流入长江的泥沙大约有1232万t,流入黄河的泥沙大约有1232万t,严重威胁到长江黄河的防洪安全,不仅影响到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还破坏了生态环境平衡。

1.4 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危机

青海省由于其具有独特的高原地理生态环境,生成了其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可以说青海省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集中的区域之一,也是至今世界上保存比较完整的古老区系之一。然而随着青海省环境的不断恶化,各种物种的生存条件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严重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有将近20%的物种由于受到威胁而在快速的灭亡中。

2 青海省林业在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2.1 青海林业是弘扬高原生态文化的重要途经

青海省森林资源在保持水土流失与涵养水源的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青海省这样高寒与高旱的生态环境中,大约有84%的森林资源都是生长在海拔3000m以上的江河源头,在这里高寒灌木林艰难的生存下来形成了面积广阔的森林;青海林业的发展对于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作用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青海省的生态系统的现状中可以看到,青海省荒漠化、水土流失都非常严重,同时生物多样性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林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些情况的加剧,可以说青海林业有着不可替代的生态效用,发展青海林业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2.2 青海林业对于保护高原生物的多样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森林承载着复杂的物种基因,它是各物种生存与繁衍的庇护地,但是由于受到高原地理条件的限制,青海林业基本上都是以单层林或者纯林为主,大部分的高原生物物种都在这里繁衍与栖息。而森林能够提供有机质并促进土壤的形成,为物种的生存奠定了良好的条件,森林环境的形成还为各物种进化与发育提供了重要保障。为此,加强青海林业建设,对于保障物种的生存与繁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3 满足社会对林业的需求是青海林业的重要任务

青海省属于高寒地区,自然条件相比于我国其他地区要相对恶劣,在这里,森林的功能和森林的产品很难得到有效的开展,也很难发挥其应有的效益。青海省也面临着森林产品和森林服务的需求,那么,如何的立足实际,改善青海林业现状、使青海的森林资源状况得到有效地提高已经成为青海省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只有加快林业发展才能够满足人们对森林产品和森林服务需求的提高。

2.4 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在我国,青海省属于一个经济发展落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和生态恶化程度比较严重的地区。为此,青海省生态文明的道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青海省的生态文明建设要以加快林业的发展为核心,用超出一般的手段与速度来提高森林和草地的植被覆盖率,做到积极的改善与恢复生态环境积极地倡导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

3 实施生态立省,加快林业建设的措施

3.1 打造生态治理模式

在生态治理的过程中要结合“三北”防护林的体系建设、退耕还林工程以及天然林的保护等,科学制定治理方案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杜绝和减少任何破坏森林植被行为的出现,进一步加强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大力发展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全面开展育苗、造林、更新、抚育和改造等营林工作。打破造林时空限制,推广容器育苗造林,创新造林模式。积极培育速生丰产林,建立新的商品材基地,强化林业管理,积极推行项目法人制和工程监理制,提高造林成效。

3.2 更新生态保护思路

打造与树立三江源和青海湖两面生态保护旗帜,大力推行湟水流域、祁连山和柴达木盆地的生态项目建设,积极弘扬“中华水塔”的生态亮点。并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深入认识到此方案的重要性;青海省要把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作为重点工程,并纳入到日常的章程上。根据黄河与长江源区、柴达木地区、环青海湖地区以及湟水谷地等区域特点,科学推行东造、西治、南封、北育的思路科学布局青海生态治理,做到区域内的无缝衔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4 小结

青海林业在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面临青海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只有实施生态立省,加快林业建设才是青海省走出生态恶化、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杨锦跃,文冰,宋莎.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国内研究进展[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8(6).

[2]陈秀兰,何勇,张丹丹,等.中国森林生态恢复与重建生态效益评价研究进展[J].林业经济问题,2008(3).

作者簡介:贾春芳(1972-),女,青海省乐都区人,本科,研究方向:林业。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高原作用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