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农业中的植物保护技术的运用

2018-11-12刘建民王英

农业与技术 2018年15期
关键词:生态农业运用

刘建民 王英

摘 要:作为一种绿色生态化技术,植物保护技术在我国农业转型、升级以及构建生态型农业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生态农业中的植物保护技术为研究对象,以该项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具体运用为研究目标,对生态农业的内涵进行了简单介绍,同时对植物保护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意义进行了分析;重点从防虫网阻隔技术、光诱技术、色诱技术以及性诱技术这4项植物保护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帮助作用。

关键词:生态农业;植物保护技术;运用

中图分类号:X17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732001

引言

近几年,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和人民的关注,我国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也逐渐加大了对生态型和环保型社会的构建力度,而生态型社会的发展也就要求我国产业进行转型和升级。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农业的生态化发展是进行产业良好转型和升级的基础,同时也是未来该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生态农业要求生产质量和产量的提高必须是在不破坏生态平衡以及周围环境的基础上来实现,而植物保护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生产质量的有效提升,而且还能够实现对环境的有效保护,并确保农业向着绿色生态的方向发展。因此,本文将针对生态农业,重点探究植物保护技术在其中的应用。

1 生态农业的内涵及植物保护技术在其中应用的意义

所谓生态农业,就是借鉴传统农业经验,结合现代科技成果与生态学理论知识,同时在不破坏生态平衡与环境的基础上,构建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和发展模式,其是目前以及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发展生态农业能够同时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3种效益,因此我国应创建各种条件来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对于生态农业来说,植物保护技术是其在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条件和内容。植物保护技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同时也注重运用生物以及物理技术等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从而提高农业的生产质量,最终促进农业的转型和升级。因此,植物保护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意义重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植物保护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具体应用逐渐改善了传统植物保护的手段。例如,为了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危害,传统上都是采用化学农药的喷洒这种方式来进行杀菌,但是这种传统的植物保护手段不仅对农业生产质量产生影响,同时农药中的有害物质也会对周围环境产生破坏作用,进而降低农业生产质量。而植物保护技术的应用,其采用生态方法来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危害进行有效处理,从而弥补了传统植物保护方式的不足,实现对植物保护方式的有效改善;植物保护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农业向绿色、无公害的方向发展。植物保护技术采用对环境更为有利的手段实现了对病虫害的有效防治,从而避免了传统中采用农药这种对环境污染较大的方式的损害,因而能够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生态效益;植物保护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采用先进的生产理念和技术,能够促进我国农业发展质量的有效提升,进而加快我国农业的转型和升级,最终向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2 生态农业中植物保护技术的运用分析

2.1 防虫网阻隔技术

防虫网阻隔技术就是为了防止害虫对农作物进行迫害,利用防虫网这一工具对害虫进行有效阻碍的手段,其实际上属于一种物理保护方式。一般而言,高密度聚乙烯是国内防虫网的主要材料,同时也添加了很多助剂,如抗紫外线等助剂。防虫网阻隔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具体应用有以下几种。

将防虫网设置在温室通风口或者出入口等地方,防治害虫通过这些地方进入到温室,从而对农作物产生危害;用防虫网采用全封闭覆盖的方式,覆盖于拱棚的拱架上。需要注意的是,在覆盖之前,应对棚内土壤进行彻底消毒,将其潜伏的害虫和虫卵都杀灭,从而防止棚内滋生害虫;在定植后的菜苗上或者播种之后的地面上进行防虫网的直接覆盖。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地面直接覆盖时,一定要保持不留空隙,可以用土将其封严。

防虫网阻隔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防虫网的规格应当根据具体的防治对象来进行具体选择。例如,针对飞虱、斑潜蝇以及蚜虫等农业害虫,一般采用40~50目规格的网纱;采用20~25目规格的防虫网来对小菜蛾以及棉铃虫等害虫进行有效阻隔;针对使用中的防虫网,要经常进行观察,查看上面是否生有虫卵,一经发现,应立即采取措施给予清除,从而防止虫卵孵化钻入网内;防虫网要进行妥善保管,使用之后要进行清洗,晾干之后放于阴凉处。

通过上述对防虫网阻隔技术具体应用的分析可以看出,该项技术在生态农业中发挥着较大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对于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防虫网能够实现适当调节作用,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软腐病和炭蛆病;能够实现对害虫的有效阻隔,进而保护农作物不受虫害,达到高产高质的目的。

2.2 光诱技术

光诱技术就是利用灯光中的光亮、颜色以及光波等因素来实现对害虫的引诱与杀害。在实际应用中,杀虫灯的运用和表现最为突出。在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利用杀虫灯进行灭虫的效果良好,其不仅具有灭虫范围较大的优势,而且其灭虫数量也较多,在害虫较多的时候能够实现对70只害虫的灭杀,而且灭虫效果良好,尤其是针对地老虎、夜蛾以及菜蛾这几种害虫而言,其灭虫效果更好。

光诱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害虫的数量,而且还能够针对次年的害虫数量实现有效缩减,从而节约了害虫防治的成本。同时,该项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也不会对人体和动物的健康产生危害。由此可见,光诱技术属于一种绿色无污染的植物保护技术,对于生态环境以及生态农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应得到大力推廣。

2.3 色诱技术

所谓色诱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利用颜色来引诱害虫并对其进行灭杀的方式。一般而言,很多害虫都具有趋黄性,因此色诱技术可以使用黄板来对害虫进行诱杀。黄板成本较低,可以在农田、果园、蔬菜地等中进行大规模使用。该种技术主要是针对一些体型较小而且对黄色较为敏感的害虫来进行防治和灭杀,如粉虱、潜蝇成虫等,这类害虫在生态农业生产过程中都比较常见。色诱技术的具体运用是利用竹竿或者细木,将其固定成棋盘分布的形状,方向为自东向西,然后将黄板固定于其上,从而对害虫进行诱杀。另外,黄板的大小可以根据种植面积来进行合理选择。例如,在苹果园中,使用16.5cm×25cm的黄板,在3月中旬—6月下旬,进行害虫诱杀。

光诱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节约害虫防治成本,而且在使用中还具有较好的可控性,只要位置和方向控制好,就能够达到理想的灭虫效果,而且效果十分显著。另外,光诱技术也是一种物理杀虫方法,具有较高的环保特性,而且能够实现对害虫的集体灭杀,因此也应得到大力推广。

2.4 性诱技术

性诱技术,就是利用昆虫的交配需求,在田间合理释放性成熟混合液,从而吸引大量成年昆虫,然后针对这些具有交配需求的昆虫进行干扰,从而使得受精卵数量大大缩减,最终达到防治虫害的目的。该项植物保护技术效果明顯,尤其是对烟青虫和小菜蛾的防治,其效果最为显著。需要注意的是,性诱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运用在时间上有严格要求,即其必须是在害虫性成熟期间来进行,从而使得害虫幼虫出生率大大降低,最终实现对害虫的有效防治。

性诱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运用不仅具有成本低的优势,同时其效果较为显著,而且在具体操作上也比较简单,能够实现对害虫数量的有效控制,此外其也不会破坏和污染周围的环境,具有十分明显的生态价值。

3 结束语

植物保护技术在我国生态农业中的应用,不仅改善了传统植物保护的手段,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实现对环境的有效保护,同时也能够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并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农业向绿色、无公害的方向发展,从而为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今后关于农业方面的研究中,一定要加强对生态农业以及植物保护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力度,同时还要积极研究植保新技术,积极扶持绿色环保技术,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最终将我国的农业生产力提升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杨兴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强力推进绿色发展[J].当代贵州,2016,7(5):23-24.

[2]王丽.植物保护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运用研究[J].当代农业,2016,8(32):103-104.

[3]李宝华,高作民.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6,8(2):37-38.

[4]韩松炎,刘晓野,王旭.浅谈植物保护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运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4,9(5):45.

[5]韦彩红.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4,10(2):09-10.

[6]孙立萍.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J].农技服务,2016,12(15):89-90.

猜你喜欢

生态农业运用
旅游“井喷”带动生态农业“泉涌”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安乡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
关于大力发展十师北屯市生态农业的思考
保证粮食安全,发展生态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