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王圻图像观在类书史上的丰碑之功

2018-11-10范雄华

设计 2018年5期

范雄华

摘要:《三才图会》是一本图文并茂的大型私修类书,开创了以图像为主、文字为辅的类书编纂模式,在古代类书史上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三才图会》刊成后流传甚广,影响极大,王圻作为主要编纂者功不可没。本文以类书发展史和中国传统图像观两个角度为切入点,从《三才国会》一书的图像编排及王圻对图像的认知、图像功用、图文编排、图像选取等方面,阐释了王圻在我国古代类书发展史上的丰碑之功。

关键词:王圻 图像观 类书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0069(2018)02-0036-03

引言

类书是我国传统文献的一种特殊载体形式,编纂之初以记录各类文字文献为主,南宋郑樵所作《通志·图谱略》首将图像作为文献编入类书,此后类书编纂开始注重图像的收录,但图像在书中地位不高,多作为文字的补充说明。类书史上真正将图像作为独立文献,使与文字文献并驾齐驱的丰碑性人物则是王圻。

王圻(公元1530-公元1615),初字公石,后改名圻,更字元翰,号洪洲,生于松江府上海县。王圻礼学、经学功底深厚,后人评价他“实心实行,真品真才,和不为同,贞不为异,一代伟人也”。王圻不惧强权谏言,致官途多舛“除清江知县,调万安。擢御史,忤时相,出为福建按察金事,謫邛州判官。两知进贤、曹县,迁开州知州。历官陕西布政参议……”尽管官路曲折,但王圻一直勤于笔耕,著述遍及四部,以《续文献通考》《稗史汇编》和《三才图会》三部著作最为突出。若说前两部著作体现出王圻深厚的史学功底,那么《三才图会》则集中体现了王圻卓越的图像观。邛一、逻辑清晰,重图像编排

类书的基本功能是把文献资料分类编次,重辑成书,其分类当否,就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三才图会》内容琳琅满目,包罗万物,分天文、地理、人物、时令、宫室、器用、身体、衣服、人事、仪制、珍宝、文史、鸟兽、草木等14门,共106卷,录入图像数量巨大,号称“图海”。王圻以对图像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视角,将庞博的内容进行了较为系统科学的编辑。《三才图会》的编排,是以一种富于哲理性的思想串联起来,从而形成一个较为科学认知的体系。这种指导思想的总纲,就是论述天、地、人关系的“三才”理论。这里的“人”,既非“天”、“地”的奴隶,又非“天”、“地”的主宰,而是与“天”、“地”并列,能够仰“天”俯“地”、“制天命而用之”的参与者、观察者。《三才图会》开篇三卷按照《天文》《地理》《人物》的次序展开,又在“天人相参”理论的基础上,将人于生产生活中获得的对客观事物的普遍认知分类纂集,分编为十一个门类。不论是在全书结构的设计上,还是在每个门类所辑资料图像的编次方法上,王圻始终贯穿“三才”这条主线,逻辑清晰、分类合理,更具系统性科学性,更便于检索使用(如图1)。邛二、不泥于古,重图像地位

语言文明尚未形成之前,图像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被用作记事表意的工具,在中华文明史上起了重要作用。如郑樵所言“河出图,天地有自然之象,图谱之学由此而生;洛出书,天地有自然之文,书籍之学由此而生。图成经,文成纬;一经一纬错综成文。古之学者左图右书不可偏废。”脚郑樵认识到图像的重要性,强调图与书不可偏废,并在《通志》中引入图像资料。遗憾的是,郑樵并未完全践行自己的理论,《通志》中仅《图谱略》为图像文献,占全书比重很小。此后,类书多引入图像来说明文字,但图像仍处于从属地位。虽然也出现过《考古图》《宣和博古图录》等以图像研究为主的图录,但内容拘泥于专科研究,及至《三才图会》,王圻用超越时人的眼界,改变图像地位,首开了以图像为主、图文并茂的类书编辑风格。

据统计,《三才图会》收录的图像(含图表)共计6125幅,“图海”之称名副其实,图像数量比重超过了文字,这在明末以前的类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一次。周孔教在为其作序时赞日“方今人事梨枣,富可汗牛,而未有如此书之刱见者也!”书中图像居于中心地位,文字处于从属地位,图勒于先,彻底摒弃了该书刊成以前文字为主图片为辅的编纂模式。

三、立象尽意,重图像功用

王圻充分认识到图像在人类认知过程中的重要性,曾说“尝读韩琴台书有云:‘图画所以成造化,助人伦,穷万变,测幽微。盖甚哉!……铸鼎象物,当知神姦,况图固洩天地之秘者哉”。且王圻将认知与实践并行,在编辑《三才图会》时立象以尽意,发挥图文互释互证的功用,体现在如下几点:

(一)重图像视觉传递之功用

图像产生的最初目的即表意,具有客观性、写实性等特征,可以弥补文字文献枯燥、抽象等缺点,修正阅读中容易产生的思维定式,避免望文生义等问题。史料中对此类弊端多有佐证:司马迁在《史记·留侯世家》写道“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盖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留侯亦云”。萧统《文选·序》中曰“论则析理精微,铭则序事清润,美终则诔发,图像则赞兴”。正应周孔教在《三才图会·序》中提到的“万物鼓铸於宏钧,形形色色不可以文字揣摩”。

图像还具有直观性、叙事性的特征,可以佐文释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对文字和书籍不能完全表达的信息,图像具有很强的释义说明作用。从文字发展史看,自汉代以降,文字高度发展,造成图像与文字逐渐分离,知识传播的受众被局限,严重降低了知识传播的广泛性。在从字源学角度看,文字由图像演变而来,图像也承载着进一步解释文字的作用。如,《三才图会·天文卷》载天象、天体等内容,以文字表述天象变化、天体运行规律,以图像补充天体位置及相互间的关系,图文互补,减少了文字阅读带来的理解障碍。

(二)重视图像实学之功用

前文提及,王圻知行合一,波折多舛的官途令他游历各处,体察民情,深感空虚学风给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弊端,极为重视实学之图,搜辑了大量科技图谱录入书中。《三才图会·器用卷》用较大篇幅收集了农业生产、兵器装备等形制图,详载农业经验、手工业技术与经验、武器制作及使用技术,倡经世致用之学。《器用十卷·水砻》(如图2)为例“水砻(力董切),水转(上声)砻也。砻制:上同,但下置轮轴,以水激之,一如水磨,日夜所破谷数可倍人畜之力。水利中未有此制,今特造立,庶临流之家,以凭仿用,可为永利”。上文阐释了水砻的结构、工作原理,又强调因地制宜,穷尽图文释义的最大价值,实现其利民、实用的价值。

(三)重图像教化之功用

图像也是教化民众的一种有效传播载体。《三才图会》所录图像的教化意义主要体现在教民识万物和知礼数两个方面。

《三才图会》取资广博,力求展现一个大而全的、运动的知识体系。天文、地理、乌兽、植物等卷所列图像,是人们仰俯天地、体察万物所得的精华内容,起到了普及自然科学知识、指导农业生产和生活的作用;人物、人事、文史等卷所列内容,有助于人们从生理、心理、文化角度了解自身;宫室、器用、衣服三卷围绕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知识给予指导。如此科学、丰富的知识体系,已经接近彼时文人的认知极限,王圻的思路之宽、视野之广,达到了前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此外,古人极为重视礼乐文化的传播,图像也肩负着育人知礼的重要作用。前文说“铸鼎象物,当知神姦”出自《左传·宣公三年》,原文为“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魅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此處鼎的形象已不是最初的食器,而是称颂君王的信物;鼎上所刻图像,也意在训诫世人、维护社会稳定。《三才图会》在选图上有意强化这一传统,不仅注重“先君后民”的编纂逻辑,还在《宫室卷》《仪制卷》等卷中收录大量与礼乐教育相关的图像,传达等级观念,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教化于民,维护礼乐传统。

四、随类赋彩,重图像美感

图像精美,营造图文叙事形式的美感,始终是王圻编纂此书的不渝追求。明代文学家、书画家陈继儒评价《三才图会》中的图像,说“莫不毫发毕具,燥然可观”。取举例来看,同为“苏州边图”,章潢所纂《图书编》中的刻画略显单薄,文字与山河的线条没有统一,视觉效果凌乱;再看《三才图会》,该图的刻画就比章图细腻许多,文字线条的设计与图像的设计相得益彰,总体效果清晰明了(如图3、4)。

就图文排布而言,王圻彻底改变了传统“左图右史”的观念影响,多采用“右图左文”的排版形式,与古人从右至左的阅读习惯相呼应,开卷先读图像再读文字,图文相参。另外,上图下文、图中有文的形式也常见,丰富的图文排版,也丰富了读者的阅读感受。

就图像的种类而言,根据所列知识体系的逻辑而改变,写生图、示意图、解理图、表格等类型灵活运用。如《人物卷》《鸟兽卷》《草木卷》需要表现事物的特征,王圻选用了大量写生图;又如《器用卷》中的武器需要展示如何使用,王圻选择了诸多制做、安装、使用的示意图,均随宜而用,恰当适宜。

五、博采慎录,重图像来源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将《三才图会》称为明人图谱之学中的“巨帙”,又评其“采摭浩博,亦有足资考核者。而务广贪多,冗杂特甚。其人物一门,绘画古来名人形像,某甲某乙,宛如目睹,殊非徵信之道。如据仓颉四目之说,即画一面有四目之人,尤近儿戏也”。《郑堂读书记》中如是道“蒐罗颇为繁富,亦有裨于多识,而门目琐屑,排纂冗杂,下至弈棋牙牌之类无所不收,即所系诸说亦皆捃掇残剩,未晰源流,甚至军器类中所列鞭、锏二图,称鞭为尉迟敬德所用,锏为秦叔宝所用,杂采《齐东》之语,漫无考证,其不及章本清《图书编》远矣”。

客观上讲,《三才图会》作为一部大体量私修类书,广搜博取,难免存在疏漏之处,加之时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局限,致书中某些图像失真失信。但瑕不掩瑜,王圻对图像的选择总体上慎选务真的。以《地理卷》为例,唐国土在其序中有言“御史公(王圻)游足迹殆半天下”,又说“由江而淮,由淮而洛,抵神都以续食,所经覆视纸上毫发不爽”。上文充分说明王圻游历范围之广,每经一地,也对照地图一一践行,“毫发不爽”一词虽有夸张之意,但无碍于体现王圻纂图求真求是的治学态度。另外,王圻在《三才图会·凡例》中说“仙释二家,杂见诸书,今取其稍信而可图者,余不俱载”。可见王圻在选图过程之慎重程度。

同时,王圻在选择图像时还重视读者的喜好及审美感受。《三才图会》内容贴近现实生活,雅俗共赏。以《人物卷》为例,除介绍历代先贤及历史人物,还录有释家、道家等民间口传人物。书中依据传说中的人物形象勾描图片,记录新奇曲折的故事情节,也侧面反映了当时普罗大众的审美及道德取向。王圻还注重图像的新颖程度,《万国公图》和《本草纲目》刚刚出版,王圻就颇有远见地将之收录书中,他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认知取向,无疑也为《三才图会》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作为一部私修类书,在无大量人力物力投入的基础上,王圻能够做到尽量避免图像的失真、错漏问题,已实属可贵。

结语

综合看来,王圻充分认识到图像在人类文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对图像的独到见解,创造性地编纂了以图像为主、图文并茂的百科全书《三才图会》,在事实上改变了以往类书重文轻图或图多文寡的编纂形式,为以后类书编纂留下了经典范式,也为我们深入了解古代文化提供了丰富、直观、形象的一手资料,他在类书发展史上的丰碑之功可赞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