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2017年中成药使用情况分析

2018-11-09卢虹张桂芬支文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用药频度合理用药中成药

卢虹 张桂芬 支文煜

摘要:目的 了解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本院”)2014-2017年中成药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从本院信息系统调取2014-2017年中成药相关数据,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日均费用,对中成药的销售额、年增长率、用药频度、排序比和限定日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7年,本院中成药的年销售额依次为4915.52、5135.27、4946.37、4565.04万元,2015、2016、2017年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4.47%、-3.68%、-7.71%,占医院药品销售总额比例为13.63%、13.36%、12.83%、12.44%。在各剂型中,销售额排序居前3位是胶囊剂(32.67%)、注射剂(25.21%)和片剂(14.71%)。在各类别中,销售额排序居前3位的是理血剂、清热剂和补益剂,DDDs排序居前3位的是理血剂、妇科类和补益剂。单品种销售额排序列首位的有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和注射用血栓通(冻干),单品种DDDs 排序列首位的有银杏酮酯分散片和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结论 本院中成药使用渐趋合理,在防治疾病中作用和优势不断显现,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问题,有待进一步加强管理。

关键词:中成药;销售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合理用药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8.09.031

中图分类号:R288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8)09-0123-06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application situation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during 2014-2017 in Changshu No.1 Peoples Hospital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our hospital”);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clinical rational medication. Metheds The data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used in our hospital in 2014-2017 were retrieved from our hospital HIS. The consumption sum, annual growth rate, DDDs, sorting ratio and DDDc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according to the defined daily dose recommended by WHO. Results During 2014-2017, the consumption sums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were 49.155 2 million yuan, 51.352 7 million yuan, 49.463 7 million yuan and 45.650 4 million yuan, respectively. The consumption sums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of 2015, 2016 and 2017 increased by 4.47%, -3.68% and -7.71%, respectively. The proportions of consumption sum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in all medicines were 13.63% in 2014, 13.36% in 2015, 12.83% in 2016 and 12.44% in 2017. Of all the dosage forms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capsule (32.67%), injection (25.21%) and tablet (14.71%) ranked the top 3 on the list of consumption sum. Of all the single kinds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blood rationing medicine, heat-clearing medicine and tonifying medicine ranked the top 3 on the list of consumption sum. The blood rationing medicine, gynecologic medicine and tonifying medicine ranked the top 3 on the list of DDDs. The first varieties of single item of consumption sum were salvianolate injection, Pudilan Xiaoyan Oral Liquid and Xueshuantong Injection (freeze-dried). The first varieties of single items of DDDs were Yinxing Tongzhi Dispersible Tablet and Pudilan Xiaoyan Oral Liquid. Conclusion The use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in our hospital is becoming more reasonable, and the role and advantages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iseases are constantly emerging.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about irrational medication, which need to be further strengthened.

Keywords: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consumption sum; DDDs; DDDc; analysis; rational medication

中成药因具有疗效确切、服用方便和携带轻便等特点,因此临床应用广泛,在防病治病、保障民众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兹对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本院”)2014-2017年中成药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本院用药趋势,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从本院信息系统调取2014-2017年中成药使用数据,包括药品名称、规格、产地、数量和销售金额等。由于目前实施药品零差价销售和严格的库存管理,故采购金额=销售金额,采购量=使用量。

1.2 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1]和药品金额作为计量单位进行分析,DDD值参照药品说明书并结合临床用药习惯确定。计算用药频度(DDDs),并对其进行排序。DDDs=药品的年消耗量÷DDD。计算日均费用(DDDc),DDDc=用药金额÷DDDs。DDDs可反映不同年度的用药动态和用药结构,DDDs值大,说明用药频度高,对该药的选择倾向性大。DDDc代表药品的价格水平,表示患者使用该药的平均日费用,DDDc越大,表示患者经济负担越重。排序比(B/A)=销售金额排序(B)÷DDDs排序(A),可反映销售金额与用药人数/次的同步性,其值接近1,表明同步性良好;B/A<1,表明药品价位较高;B/A>1则相反。药品分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成方制剂卷)》(2015年版)[2],中成药的界定以批准文号“Z”开头为准。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014-2016年,本院药品销售额呈逐年缓慢增长态势,2017年比2016年则呈现下降。中成药销售金额和DDDs值2015较2014年有所增长,随后呈逐年下降趋势;中成药销售额占药品销售总额的比例平均为13.06%,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品种数基本维持230个左右。详见表1。

2.2 不同剂型销售情况

本院中成药共涉及18种剂型,销售额排序前10位的剂型其金额累计占总销售额99.42%;销售额排序前3位的剂型是注射剂(25.21%)、胶囊剂(32.67%)和片剂(14.71%),其累计占总销售额72.59%;注射剂品种稳定(16个),其销售额绝对值、构成比、年增长率均呈逐年明显下降态势,年均降幅达19.83%;胶囊剂品种最多(80个左右)、片剂次之(40个左右),两者的销售额在前3年有所增长,而2017年比2016年降低;口服液、颗粒剂和滴眼剂的销售额在2017年有明显增长。详见表2。

2.3 中成药销售额前10位类别情况

2014-2017年,销售额排序列前10位的类别基本稳定,其销售金额累计占总的各年分别为82.39%、82.47%、81.33%和80.66%。销售额排序前3位的类别是理血剂、清热剂和补益剂,排序相同,其销售金额累计占总的各年分别为53.34%、52.80%、49.81%和48.72%。详见表3。

2.4 各类别中成药用药频度排序前10位及其日均费用

从表4可见,4年,DDDs排序列前10位的类别其本稳定,其DDDs累计占总的各年分别为80.75%、80.10%、79.40%和78.54%。DDDs排序前3位的类别是理血剂、妇科类和补益剂,其DDDs累计占总的各年分别为45.73%、43.81%、41.68%和41.40%。清热剂的DDDc最大,理血剂的DDDc次之。详见表4。

2.5 銷售额前10位品种

2014-2017年,销售额排序前10位的单品种其销售额累计占总销售额的30.37%、24.30%、21.50%和22.78%;各年注射剂型分别有7、5、4、3种,逐年减少;销售额排序前3位的中成药单品种有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银杏酮酯分散片和艾迪注射液、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注射用血栓通(冻干)和蓝芩口服液,其中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排序逐年前移。详见表5。

2.6 用药频度排序前10位品种

2014-2017年,DDDs排序列前10位的单品种其DDDs累计占总的27.77%、24.88%、22.17%和21.89%;2014-2016年1个是洗剂,2017年有软膏剂、滴眼剂和洗剂各1个,其余均为口服剂;DDDs排序列前3位的单品种有银杏酮酯分散片、迈之灵片、八珍颗粒、通迪胶囊、银杏叶片、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和复方熊胆滴眼液。银杏酮酯分散片的DDDs有3年列首位;而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排序逐年前移至2017年居首位;2017年品种结构变化较大,复方熊胆滴眼液、青鹏软膏的DDDs排序跃居第2、5位。详见表6。

3 讨论

本院是一所有1200多张床位特大型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中医肾病科是本地区重点专科,中医消化科、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和中医肿瘤科为特色专科。目前,本院中成药共有24大类220多个品种18个剂型,涵盖内、外、妇、儿、急救等科室,可基本满足临床对中成药的需求。由于中成药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的优势,已成为本院临床用药不可缺少的部分。

3.1 中成药总体使用情况

近年来,本院采取以下措施:①制订规章控制不合理医药费用增长;②做好处方医嘱用药点评;③对不合理用药预警干预;④药品限量采购,实施熔断机制;⑤每月对药品用量排名上报,控制辅助用药(中药注射剂)使用;⑥按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JCI)标准进行药品管理及使用管理等。表1显示,2014-2017年本院中成药销售额年均增长率为-2.31%,低于全部药品0.70%的年均增长率;中成药销售额占药品总销售额的13.06%;中成药DDDs值年均增长率为2.13%;中成药DDDc值平均为10.82元。各项指标均呈逐年下降之势,表明本院控制费用初见成效,不合理用药得到有效遏制,合理、安全、有效、经济用药已逐渐深入人心,中成药的使用更加合理。

3.2 不同剂型中成药销售额

2014-2017年,本院中成药销售金额排序前5位的剂型依次为胶囊剂(32.67%)、注射剂(25.21%)、片剂(14.71%)、口服液(13.48%)和颗粒剂(6.43%),合计占中成药销售总额的92.50%。由表2可知,本院注射剂的使用量显著下降,其原因与近年来药品不良反应信息报道频繁、控制费用、加强对辅助用药临床使用监管有关。而口服液和颗粒剂的销售额有一定增长,胶囊剂和片剂的销售额略有增长。

3.3 中成药品种使用情况

表3、表4显示,2014-2017年本院销售额列前3位的品种依次为理血剂、清热剂和补益剂,DDDs排序前3位分别是理血剂、妇科类和补益剂。从表5、表6可见,4年中单品种销售额排序前3位的品种包括: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银杏酮酯分散片、艾迪注射液、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注射用血栓通(冻干)和蓝芩口服液;单品种DDDs排序前3位的品种包括:银杏酮酯分散片、迈之灵片、八珍颗粒、通迪胶囊、银杏叶片、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和复方熊胆滴眼液。

3.3.1 理血剂及其代表品种

该类药具有活血化瘀及止血功能,用于各种瘀证及出血病证,可通血脉、促血行和散瘀血等。随着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和人口老龄化加剧,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在心脑血管疾病和老年病防治方面使用越来越广泛。理血剂针对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起病、急性发作、病后调养”特点,具有相应治疗品种和对应的剂型,相对于化学药物,其不良反应较少,更适合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长期治疗与调养。但近年来随着相关控制用药政策的出台,本院此类药物品种虽多,销售额却呈下降趋势。

由于药物的适应证、疗效、安全性各不相同,其使用情况各异。2014-2017年,本院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的销售金额连续3年位列前3名,而银杏酮酯分散片DDDs连续位列前3位,其余品种如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疏血通注射液、扎冲十三味丸、银杏叶片的使用也位居前列。注射用血栓通是由三七提取的三七总皂苷制成,功能主治为活血祛瘀、通脉活络,可用于瘀血阻络、中风偏瘫、胸痹心痛及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症等,临床广泛用于心脑血管、内分泌系统、骨科等疾病治疗[3-4],本院使用与之相似。银杏酮酯分散片是第5代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功效,对血瘀引起的卒中、胸痹疗效确切,在冠心病心绞痛、急性脑梗死、中老年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治疗安全有效[5]。本院临床应用与近年来的疾病谱基本一致。

3.3.2 清热剂及其代表品种

清热剂以清热、泻火、凉血、解毒药物为主要成分,用于里热证,适用于现代医学中急性五官科、呼吸道、泌尿系统、皮肤和消化道感染,以及乳腺炎、病毒性肝炎、肿瘤等。本次调查显示,清热剂的销售额连续位居前列,其销售额排序前10位的品种有艾迪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和痰热清注射液,尤其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和蓝芩口服液于2017年销售金额排列第1、2位,一清胶囊DDDs连续3年排前10位。

3.3.3 补益剂及其代表品种

补益剂具有补养气血阴阳不足和补益脏腑功能虚损作用。2014-2017年,本院补益剂销售额和DDDs始终排在前3位,其代表品种为八珍颗粒,具有补气益血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八珍颗粒主要成分为总苷、多糖及微量元素等,可改善造血功能,改变血流动力学,具抗氧化、抗衰老功效,提高免疫力,提升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分泌功能[6]。

3.3.4 妇科类及其代表品种

妇科类药主要用于调经、止带、化瘀生新、活血消癥等,其代表品种如红核妇洁洗液、百艾洗液,具有解毒祛湿、杀虫止痒功效。研究表明,红核妇洁洗液具有体外抑制、消除白念珠菌生物膜能力,对浅部真菌有抑菌和杀菌作用[7],故妇科应用较多。

3.3.5 其他

复方熊胆滴眼滴液DDDs在2017年跃居第2位,具有清热降火、退翳明目功效,用于细菌性结膜炎和流行性结角膜炎等。外科类代表品种如迈之灵片,其主要成分为五环三萜类糖苷,用于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如静脉曲张、组织肿胀、静脉水肿、痔疮等,具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炎症反应、抗渗出作用,以及保护静脉结构、恢复静脉弹性、促进静脉回流、改善微循环等作用[8],在骨科手术、血管外科、整形外科及痔疮治疗等都收到较好的效果,在本院临床应用广泛,其DDDs连年居前10位,2014年使用频率最高,而后逐年下降,这可能与本院限量控制有关。青鹏软膏使用频率于2017年列居第5位,具活血化瘀、消炎止痛功效,用于风湿、类风湿、痛风、扭伤等关节疼痛及皮肤湿疹瘙痒,在皮肤科及骨科应用最多。另外,作为止咳平喘剂的百令胶囊、金水宝胶囊和至灵胶囊,其主要成分为发酵冬虫夏草菌粉,具补益肺肾、秘益精气功效,用于肾病及支气管哮喘,可提高免疫,還可作为肿瘤及慢性肝炎的辅助用药,故本院应用较多。

3.4 中成药日均费用和排序比

2014-2017年,本院中成药DDDc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在DDDs排序前10位品种中,复方熊胆滴眼液、青鹏软膏、银杏叶片B/A较大,说明价格相对低廉,蒲地蓝消炎口服液B/A有3年均<1,说明价格相对较昂贵。

4 小结

2014-2017年,本院中成药使用呈逐年下降趋势,尤其注射剂降幅巨大,部分作为辅助用药品种的临床使用监管成效显著,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个别品种使用频率增长较快,可能存在滥用迹象;个别品种性价比较低,使用频率高,加大患者经济负担。由于本院是综合性医院,使用中成药尚存在以下问题:①由于西医医生对中医理论、药物配伍禁忌等缺乏系统了解,往往只根据药名或病名,致用药不当;②部分西医对中成药组成、药性和适应证等缺乏足够了解,时常凭经验使用;③有些西医师认为中成药的药性缓慢温和、不良反应小,临床随意加大剂量和延长疗程,对其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考虑不足;④由于中成药成分复杂,同时开具多个品种时易重复用药;⑤忽视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与同一成分的西药联用,致用药不当;⑥忽视不同溶媒pH值、溶媒量、离子强度等对中药注射剂质量造成的影响,产生沉淀、分解、变色及超浓度使用,致不良反应增加。《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中医药医政办〔2010〕30号)明确规定:中成药临床应用应依据中医理论辨证论治,严格掌握功能主治。因此,建议临床医师加强对中医药理论、中成药组方知识的学习,掌握中成药的药味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并关注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和用药禁忌,辨证施治,做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 王婷,李静,甄健存.北京地区22家医院2009-2011年消化系统药利用分析[J].中国药房,2013,24(18):1640-1643.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成方制剂卷)[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

[3] 李芳芳,李冬冬,单远,等.注射用血栓通临床辅助应用研究进展[J].中成药,2015,37(3):618-622.

[4] 王艳宁,张慧玲,王俏琴,等.我院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药房,2017,28(9):1193-1196.

[5] 李霞,张弦,贡联兵.银杏酮酯分散片的临床应用评价[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4,14(2):116-118.

[6] 庞淑慧,刘英,刘慧.八珍颗粒治疗风湿性多肌痛患者的效果及对免疫水平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5):173-175.

[7] 靳真,姚凤,商晨旭,等.红核妇洁洗液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及浅部真菌体外作用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33(16):1556-1560.

[8] 胡玉维,钟华琴,陆卫萍,等.迈之灵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与男性不育症的临床研究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8):178-180.

(收稿日期:2018-01-10)

(修回日期:2018-03-12;编辑:梅智胜)

猜你喜欢

用药频度合理用药中成药
老年人便秘,中成药如何选择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应用抗组胺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处方分析
治疗失眠常用中成药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