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目标的重要性及其科学表述

2018-11-08段留安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行为主体指数函数平面

段留安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165-01

新课程下数学课堂学习目标定位是备课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目标定位的准确与否直接决定着备课的质量和教学的有效性,而目标的确定要注意用联系的眼光、系统的观念,站到哲学的高度去定位,否则就是片面的、狭隘的、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正如布卢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这个目标不仅教师要知道,学生也要知道。就像作战一样,不仅指挥员要知道,战士也要知道,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每个战士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才能最快歼灭敌人,取得胜利。”

一、三维目标的内涵及其关系

高中三维目标简单的说就是:学会了什么(知识技能目标);怎么学会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学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维目标既不是三个点,也不是放在一个平面上的一个个单独的目标,三维是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概念。课堂教学中三个维度的和谐交融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体现了课改的方向。

二、学习目标的重要性

1.学习目标是预期的学习结果,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和课堂评价的重要依据,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2.学习目标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最终实现的目的,目标越明确越切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越能获得成功。比如主干知识的学习分阶段实现。函数概念作为新课程高中数学的一个主干知识,教学任务很重,课程目标需要分阶段实现,如果过分强调课程目标和模块目标,而忽视课堂目标,就很难成功,这就需要对函数概念的学习目标进行合理的分解。在认识函数概念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提炼函数是两个非空数集之间的对应这一数学本质,探究函数概念的形成获得用函数观点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认识数学知识是依附于问题而存在,数学方法是为问题解决的需要而产生,数学与数学方法相依相伴。在函数概念的教学中认识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后续的学习任务自然产生,教师也不必急于在一节课中把所有内容都抛出来过一遍,这样可以使教学变得从容。

三、学习目标表述的构成要素

学习目标的表述包括行为主体(Audience)、行为表现(Behavior)、行为条件(Condition)、行为程度(Degree)四个基本要素,简称学习目标表述的ABCD四要素。“行为主体”是指谁学,“行为表现”是指学什么,“行为条件”是指怎么学,“行为程度”是指学到什么程度。

四、学习目标表述的基本要求

力求使三维目标的表述合理,使教学目标具有可观测性、可观察性,利于学习结果的评价。因此要避免传统的“理解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等此类陈述的学习目标,因为“理解”、“提高”的测量是比较困难的。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要求,高中数学学习目标可以采用以下行为目标陈述法。

1.行为主体:学生,通常“学生”两字可以省掉。

2.行为,行为表述指表述学生可观察的、具体的行为。行为表述力求避免使用诸如“知道”、“理解”、“掌握”等描述内部心理过程的词语,因为把握这些词语的意义, 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理解, 这就会给教学目标的具体导向及检测带来困难。应尽可能选用那些意义确定、易于观察的动词,如“写出”、“背出”、“列出”、“判定”、“解决”、“能”等。表述行为的基本方法是使用动宾结构,行为动词说明动作的类型,宾语说明学习的内容,如“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3.行为条件: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主要有完成行为的情境、提供的信息、材料、辅助手段或工具。如:“通过具体例子……”、“在实际情境中……”等。

4.表现程度:是指学生对教学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衡量学生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直線和平面垂直的学习目标:

(1)经历对实例、图片的观察(行为条件),直观感知(行为表现)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行为程度”则是直观感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

(2)能用3种语言(文字、图形、符号)准确表述(行为表现)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五、学习目标科学合理表述的两个案例

【案例一】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细胞分裂等实例,归纳出指数函数的概念及其结构特征;

2.借助几何画板画出6个具体指数函数的图像,总结指数函数的性质(单调性和特殊点);

3.体会指数函数模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案例二】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学习目标】

1.能用代数法和几何法两种方法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2.通过具体实例,总结归纳出求圆的切线方程及直线被圆所截弦长的求法;

3.体会数形结合和方程(组)数学思想,增强应用意识。

猜你喜欢

行为主体指数函数平面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2)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1)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1)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2)
立体几何基础训练A卷参考答案
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解释架构
财政违法行为及监督的演化博弈分析
参考答案
网络政治参与相关问题辨析
关于有限域上的平面映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