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联合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8-11-08殷萍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1期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

殷萍

摘要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4例,将其分为观察组(腹腔镜联合GnRH-a)和对照组(腹腔镜),各42例。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受孕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FSH、LH以及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疗效显著。

关键词 腹腔镜;GnRH-a;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壁外出现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细胞被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从组织学角度出发,异位子宫内膜不单具有内膜腺体,并且还存在内膜间质围绕,会受到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影响,少数会因为孕激素产生影响,从而产生分泌期变化[1]。本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不孕、盆腔疼痛以及痛经等。本次研究分析腹腔镜联合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以下报告。

资料与方法

2016年2月-2017年5月收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4例,依据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入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2~ 52岁,平均(35.8±4.8)岁。其中不孕44例,月经不调25例,慢性盆腔炎15例。两组一般资料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间可进行对比。

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进入医院后均实施腹腔镜手术,患者需要避开经期进行手术治疗。麻醉方法为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随后将盆腔进行充分暴露,对盆腔腹膜和器官进行探查,了解病灶的实际分布状况,而后将内膜异位病灶予以切除,对粘连位置进行分离,采用电凝方法对盆腔腹膜异位实施处理,通过囊肿剥除术和附件切除术对卵巢内膜移位囊肿进行治疗。如果为不孕症者需要采用输卵管通液术,如果患者出现输卵管积液,应采用输卵管造口术进行治疗。手术后对患者使用3d抗生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GnRH-a进行治疗,在手术后1~3d予以CnRH-a进行皮下注射,每次注射3.6 mg,每隔4周注射1次,持续治疗时间3~6个月。与此同时,需要定期对患者的肝、肾功能进行复查。

治疗效果评估[2]:①显效:患者月经不调、痛经以及性交疼等消失或者症状显著改善;②有效:患者上述症状部分消失,经过体检后无阳性结果;③无效:患者治疗后和治疗前无任何变化。患者治疗后复发表现为出现治疗前的症状。对两组患者受孕率进行比对。此外,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SH(血清卵泡刺激激素)、LH(黄体生成素)以及E2(雌二醇)进行对比。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关数据在进行计算时均选择SPSS 17.0统计学软件包,数据进行计算后表现形式为计数资料或计量资料,数据在进行检验时选择X2或者t检验,统计学意义呈现的标准为数据间P<0.05。

结果

治疗效果评估:对照组实施腹腔镜治疗后,显效20例,有效15例,無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83.33%(35/42);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联合GnRH-a治疗后,显效25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95.24% (40/4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复发率和受孕率:观察组治疗后出现复发l例(2.38%),对照组治疗后复发7例(16.67%),数据间经比对X2=4.9739,P<0.05。观察组治疗后受孕成功34例(80.95%),对照组治疗后受孕成功22例(52.38%),数据间经比对X2=7.7143,P<0.05。

治疗前后的生殖激素水平: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的FSH、LH以及E2经统计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FSH、LH以及E2经统计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一种自身免疫反应疾病,同时具有雌激素依赖性,经过病理学检查后结果为良性,和恶性肿瘤浸润存在区别,并且可引发痛经、不孕以及盆腔炎等表现[3]。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方法为手术,实施卵巢切除可治愈,但是对于未生育的女性而言并不适用。子宫内膜异位症较为常见,在30~40岁的女性中有较高的发生率,且较易累及卵巢。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指的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有卵巢侵入,主要临床特征为痛经、性交痛和慢性盆腔痛,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女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因素尚不清除,但是有学者研究后认为该疾病与体内激素水平存在相关性。从治疗原则来看,以改善症状和将病灶去除为主。以往的治疗方法首选保守性手术,但是由于该疾病容易出现增生和扩散,在剥离期间较易出现劈裂,从而不能彻底清除病灶,并提高复发率。

本次研究中采用腹腔镜联合CnRH-a对患者进行治疗。腹腔镜为一种微创手术,对于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具有应用价值,能够将异位病灶进行彻底的清除,同时将盆腔粘连予以分离,使得盆腔生理结构恢复正常,有助于临床症状的改善[4]。与此同时,此治疗方法手术视野较为清楚,手术后患者的病情显著恢复。然而对患者采用腹腔镜进行卵巢囊肿剥离,极易出现破裂现象,而盆腔中的残留病灶通过激素刺激可持续发育,从而出现复发现象。与此同时,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只能够取出肉眼看到的病灶,无法充分清除微小型病灶以及非典型病灶,手术后因为激素产生的影响会出现持续生长现象。患者在采用腹腔镜后予以药物治疗,可以使手术过程中残留的病灶萎缩,从而可避免疾病的复发[5]。GnRH-a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对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产生抑制,将卵巢甾体激素产生的分泌现象减少,使其病灶萎缩。同时此药物为一种释放激素同工异质体,对于垂体而言可起到双向调节效果,从而使得内膜产生萎缩,进而实现治疗疾病的目的。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产生子宫内膜异位症为机体免疫逃脱,经过治疗之后,其T细胞的数量和有丝分裂会显著提升,说明GnRH-a能够实现免疫调节的效果。与此同时,曾有学者经研究后了解到GnRH-a能够对其他相关位置产生直接的抑制作用。此外GnRH-a可对卵巢分泌的性激素进行抑制,从而产生暂时性绝经,使得病灶逐渐出现萎缩,对于内膜细胞的凋亡起到促进作用。然而在采用GnRH-a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如果患者为重度内异症,应使用3~6个月药物。患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如果长时间服用GnRH-a,可抑制卵巢功能,同时能够对卵巢性腺轴起到调节作用,将血清雌二醇降低,在一定时间内将雌激素对病灶产生的支持效果消除。②在使用GnRH-a的过程中应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病变位置以及年龄等实施个体化对策。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进行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经计算后分别为95.24%和83.33%,两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2.38%和16.67%,受孕成功率分别为80.95%和52.38%,上述数据经统计对比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此同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FSH、LH以及E2经统计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腹腔镜联合GnRH-a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选择腹腔镜联合GnRH-a可提升受孕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治洁,王红琳,应小燕,等.腹腔镜联合GnRH-a对I-Ⅱ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的疗效[J].江苏医药,2014,40(4):411-413

[2]凌广晓.对子宫内膜异位症采用腹腔镜联合CnRH-a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J].北方药学,2017,14(3):22-23.

[3]王敏,于力,周玲,等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荟萃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39):3128—3130.

[4]张玲玲.应小燕.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的比较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5,21(4):305-308.

[5] 向亚利,毛平腹腔镜下个体化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75例疗效观察[J]中同内镜杂志,2015,21(1):59-61.

猜你喜欢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的结局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分析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观察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腹腔镜在普外急腹症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关于《腹腔镜用穿刺器》行业标准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