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ARTON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效分析

2018-11-08曹录民孙永明王登峰苏朋牛延坪华俊刘栋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1期
关键词: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效分析

曹录民 孙永明 王登峰 苏朋 牛延坪 华俊 刘栋

摘要 目的:探讨BARTON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Barton骨折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予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治疗后,功能评估优良率95%,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度(90.22±3.11)分;治疗后没有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论:对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予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不会产生并发症,且患者较易接受。

关键词 BARTON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效分析

Barton骨折属于桡骨远端骨折,常常累及腕关节面。一般而言,对Barton骨折患者实施非手术治疗的效果并不显著,特别是对于不稳定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而言,手法复位外同定的方式不能有效进行关节面的固定和对位,还较易导致桡骨短缩、桡骨远端掌倾角变小情况的发生,同时也容易发生并发症,如关节僵直等。按照AO内同定治疗的基本原则,对于累及关节面的骨折患者应该予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以此复位解剖结构,防止骨折病的发生[1,2]。本文主要为了分析BARTON骨折切开复位内同定的临床疗效,特选择BARTON骨折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意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现将具体的数据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12月-2017年2月收治Barton骨折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26~46岁,平均(36.66±6.66)岁;其中左侧16例,右侧24例;按照不同的受伤原因又分为交通伤25例,跌伤10例,高处坠落伤5例。所有患者均明白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同意,符合伦理学要求。

方法:对所有患者均予以切开复位内同定的临床方法进行治疗。使用臂丛神经阻滞进行麻醉,并采用气囊止血带进行止血,在手术过程中,采用C型臂X线机透视将复位和同定效果予以确定。掌侧入路的方式:取得桡侧腕屈肌腱内侧作掌侧切口,按照皮肤结构层次逐层进行切开,将桡动脉牵向桡侧,得以完全暴露桡骨骨折端,剥离骨膜,将骨折块在纵向牵引之下撬拨复位,予以克氏针同定,复位移位的骨折片;依据桡骨远段解剖结构选择最为合适的直角,锁定钢板,适当的予以塑形,注意不要让钢板远端边缘超过关节,之后,依次同定好近端和远端螺钉,旋人螺钉在垂直钢板之中,在确定复位效果之后,放置引流并关闭切口[3,4]。背侧人路的方式:取得桡骨茎突近端8cm左右的部位,在桡侧腕长、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予以切开,得以充分暴露桡骨背侧关节面及骨折断端,将骨膜剥离,在直视的情况下实施牵引复位。之后,对腕关节掌曲维持复位,予以克氏针同定,依据桡骨解剖形态选择最合适的塑形钢板,拧入螺钉,放置引流并关闭切口。手术后的处理方式:在手术后的3—5d内予以常规抗炎治疗,将患肢提高,手术后的24 h后可以停止切口的引流,予以石膏制动Sd,手术3d后开始进行主动功能锻炼[5]。

观察指标: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统计学方法:对研究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O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用率(%)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采用f检验,用(x±s)的形式表示;若P<0.05,则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40例Barton骨折患者经过治疗后,按照AO组织推荐的Garland-Werley功能评估标准,有28例患者评估临床效果为优,有10例患者评估临床效果为良,有2例患者评估治疗效果为可。因此,其功能评估优良率95%,且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90.22±3.11)分。治疗后没有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患者的骨折对位和愈合效果均良好,骨折愈合时间一般3~4个月。

讨论

Barton骨折是一种骨折块向掌侧或背侧移位并累及关节面的桡骨远端骨折,大多患者会合并有桡腕关节脱位或半脱位。该种患者的骨折特点一般是骨折块呈现出斜三角形的状态且会发生白发的移位情况;对于骨折在较为表浅部位的不易被手法复位的方式所维持。

Barton骨折由于內在的不稳定性和前臂肌肉张力造成骨折块外在不稳定。在近年来的临床治疗中,大多采用切开复位内同定的方式予以治疗。有医学研究者表明,使用掌侧钢板治疗Barton骨折患者,其优良率>90%,其临床效果十分突出。对于治疗Barton骨折患者的关键在于将机体内部的关节面的完整性予以恢复,并保证正常的生理角度和确保桡骨的长度,而实施切开复位内同定治疗则可以在直视的情况之下就能够获得精确的骨折块复位,当关节面的移位>2mm时则代表有了切开复位治疗的指征。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Barton骨折患者的应用数量越来越广泛,而对于手术入路的方式选择,大多倾向于进行掌侧入路,将锁定钢板的内固定效果与传统的AO支撑钢板的内同定效果进行对比发现,其均有较为理想的疗效。因此,是否要将掌侧钢板应用到背侧Barton骨折患者的治疗中,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医学研究。

本次的数据结果显示,40例Barton骨折患者经过治疗后,其功能评估优良率95%,且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90.22±3.11)分,治疗后没有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这也说明了,予以切开复位内同定治疗的临床价值较为明显,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效果,有利于临床应用。本次的研究结果与王立君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同定术治疗重症胸外伤临床观察》一文中的研究结论大致相似[6],这也说明了本次研究是具有可靠的理论指导方向的,能够应用到医学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进行文献资料证明。

综上所述,对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予以切开复位内同定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不会产生并发症,且患者较易接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郝一,赵兴慧,刘海金.右美托咪定和帕瑞昔布对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同定术超前镇痛中的效果比较[J].河北医药,2016,38(13):2001-2003.

[2]徐巧玲.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同定术38例护理体会[J].健康导报:医学版,2015,20(7):145.

[3]赵琳琳.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同定术在重症胸外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1):25-26.

[4]江振强,尹海军.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同定术治疗重症胸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11):149-151.

[5]马志燕,赖桂凤,苏荣锦.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同定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5,36(3):538-539.

[6]王立君.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同定术治疗重症胸外伤临床观察[J].中同继续医学教育,2016,8(11):135-136.

猜你喜欢

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效分析
经皮微创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探讨
腹腔镜睾丸固定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的疗效分析
经皮肾穿刺治疗梗阻性肾积水的临床疗效分析
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严重pilon骨折的有效性分析
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研究
比较手法复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小儿前臂闭合骨折的临床疗效
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