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输液工具在消化内镜中心的应用比较

2018-11-08郭巧珍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钢针输液内镜

陈 瑶 郭巧珍

在消化内镜中心,建立静脉通路是给患者进行麻醉胃肠镜检查的前提条件。静脉留置针安全性高、操作快捷,使一次性头皮钢针输液造成的药物外渗及肿胀发生率降低,同时对血管具有保护作用,不仅避免了多次穿刺造成的痛苦,同时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在病房迅速普及广泛应用[1]。有研究显示,在门诊实行留置静脉针,实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具有可行性的[2]。然而,无痛胃肠镜检查通常在5~20分钟之间完成,进行麻醉药物输注时间较短,而且是单次输注,所以在消化内镜中心通常会选择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价格相对便宜的头皮钢针进行静脉穿刺。吴玉芬等的研究指出,慎用头皮钢针输液[3]。最新的《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指出具有腐蚀性及高渗透性的药物不宜使用头皮钢针进行输液[4],而麻醉药物中大多数是药物浓度高,对皮肤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因此,我院消化内镜中心对比两种输液工具使用情况,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我院消化内镜中心2017年11月至12月行麻醉内镜检查的1810例患者使用头皮钢针进行输液,设为钢针组;2018年3月至4月行麻醉内镜检查的1864例患者使用留置静脉针进行输液,设为留置针组。两组患者均神志清晰,配合良好;负责注射的护士均工作在7年以上,穿刺成功率高。数据由注射护士进行收集统计。

1.2 工具选择 钢针组选择一般输液器自带的针头或者备用针头,均为5号半,流速达22ml/min;留置针组选择贝朗公司的一款安全型的直型留置静脉针,此款留置静脉针尾端可以直接接输液器,同时正上方有一个加药壶。对于血管条件一般的患者,通常选择24G的留置静脉针穿刺,流速可达22ml/min,血管条件较好的患者通常选择20G留置静脉针穿刺,流速可达60ml/min。

1.3 操作方法 钢针组按照常规方法,使用袋装生理盐水连接输液器排气后进行钢针穿刺、固定,穿刺完毕后,患者在输液区等待进行内镜检查;留置针组使用留置静脉针穿刺后,用生理盐水从加药壶推注封管后无需连接输液,患者可在输液区或者其他地方等待内镜检查。

1.4 观察项目 自制表格,统计使用两种不同输液工具时患者漏针率及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漏针率 此漏针率是指穿刺成功后,钢针输液可见回血,无渗漏;留置静脉针穿刺成功,封管无阻力,无渗漏。在进行麻醉前或者推注麻醉药物时肿胀或者渗漏。结果见表1所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穿刺成功后的漏针率

2.2 针刺伤的发生率 见表2所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针刺伤的发生率

2.3 麻醉师满意度 自制简易问卷,调查麻醉医师对两种输液工具的满意度。钢针组满意度为18%,留置针的满意度为82%。

2.4 护士满意度 自制简易问卷,经过两组输液工具的护理人员满意度对比分析,本科室护士对使用留置针的满意度为100%,使用钢针输液的满意度为0%。

3.讨论

3.1 在钢针输液组中40例漏针,有28例是患者自行活动,没有留意到穿刺部位时漏针的,另外12例是推注药物时漏针的;在留置针组中18例漏针,均是推注药物时漏针的。穿刺钢针后患者有时候需要提着药物去卫生间、过到麻醉床上、摆检查体位等情况,所以留在血管里的钢针头容易把血管扎穿,出现漏针。留置静脉针穿刺成功后留在血管里的是软管,不存在刺穿血管的情况。而且留置静脉针不需要连接输液袋,所以患者的活动度大一些,不需要像穿刺钢针那样僵直着手部来保证输液不渗漏,方便了患者的活动和护技人员协助患者摆检查体位。穿刺留置静脉针后漏针率明显降低,减少了二次穿刺,使患者痛苦减少,同时麻醉医师等候的时间也大大减少,增加了护士及麻醉医师的工作效率。

3.2 在钢针输液的5例针刺伤中有2例是由于患者麻醉时兴奋期躁动,引起医护人员扎伤,2例是因为护理人员穿刺时意外扎伤,另外1例是苏醒人员给麻醉完毕的患者拔针时划伤。然而留置针是安全型的,不论是穿刺、输液、还是拔针,均无钢针芯会刺伤到医护人员或者是患者,所以期间发生针刺伤的概率也明显低于钢针,保障了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安全。这与黄惠玲提出的安全针具的引入可以有效降低针刺伤数量是一致的[5]。

3.3 从麻醉师对两种输液工具的满意度来看,留置针输液的满意度明显高于钢针输液。赞成钢针输液的麻醉医师认为,对于麻醉时间较长的患者,还是连接输液更加靠谱,因为麻醉医师随时可以根据患者的检查时间长短来增加麻醉药物。赞成留置静脉针者认为,留置静脉针有加药壶,推注药品相对较方便;推送麻醉患者至苏醒室更加方便。同时,麻醉医师也提出,如果在患者血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使用20G的留置针,流速大,麻醉医师推注药物时更加省力。对此,护理人员可以酌情根据患者的麻醉时间的长短来决定是否在留置针的尾端连接输液器。对于血管管径粗直的患者选择20G留置静脉针,以方便麻醉医师操作。

3.4 使用留置静脉针后,无需连接液体,所以不需要输液挂钩,这样就可以安排更多的患者穿刺候诊,给注射护士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机动时间;留置静脉针穿刺成功的患者不需要携带输液,直接随同跟台护士进入检查间,改变了跟台护士安置好检查床继而安置带有输液患者的状况,大大提高了跟台护士的办事效率;留置针漏针率明显降低,节省了漏针后护士帮患者涂抹预防静脉炎药物的时间;留置静脉针安全型装置的出现有效地防止了针刺伤和血液暴露,成功地阻断了血源性病原体的传播,保护了医护人员的安全,减少了护理人员担心被扎伤的心理压力。从各个方面综合分析,留置静脉针深受护理人员的欢迎。

在消化内镜中心使用留置静脉针进行输液并未完全普及,相比传统的钢针输液,留置针输液优势明显,不仅符合欧美国家推行的钢针“零容忍”,大大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同时还可以节约穿刺护士的时间,减少漏针后再次穿刺的发生率,同时也方便了麻醉师推注麻醉药品。由此可见,在消化内镜中心进行留置静脉针穿刺是安全可行的,不仅保护了患者的血管,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少二次穿刺的概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还给患者活动提供了方便,减少了连接液体带来的麻烦。

猜你喜欢

钢针输液内镜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小魔术之钢针隔杯入鸡蛋
鸡蛋里的钢针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一种冰雪防滑鞋
颈枕输液袋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