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河南省1 428农户的调查

2018-11-08李景初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19期
关键词:经营权抵押农村土地

李景初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河南郑州 451100)

长期以来,在“农业、农村、农民”领域中,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产品供给种类明显不足,农户抵押难、担保难、融资难问题日益凸出,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此,只有全面推进农村金融机制创新,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才能有效地满足“三农”领域多层次的信贷需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加速构建我国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初步构想,并全面赋予了农民家庭(农户)对承包耕地的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抵押(担保)等权能[1],为破解我国“贷款难、难贷款”的困境进行了顶层设计[2],于是,各地纷纷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工作。

随着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快速推进,相关研究与讨论日益增多。经认真梳理、系统总结之后,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

一是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开展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这类研究多以定性分析为主,如兰庆高等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基本原理,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开展动因、制约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3],认为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是我国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与农村实践相结合的产物[4],对全面深化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5]、提升土地要素利用效率、促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张龙耀等认为,农村土地产权归属明确、界限清晰是农村土地实现抵押的前提条件,抵押担保机制、抵押品能否顺利处置是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业务的核心问题[6];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受金融风险、经营土地规模、出租收益、交易成本等多项因素共同影响,导致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规模(贷款额)十分有限[7]。

二是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制约因素分析。有研究认为,在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推广过程中,面临着产权约束、法律制度约束等着多项因素制约[8-10],为此,必须加快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产权交易平台建设进程[11],在资源配置、信贷授权等方面加大支持[12]。

三是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基本特征分析。从需求方面来看,农民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年龄、性别、政策的认知程度[13]、承包经营土地规模、家庭年收入多少、贷款利率高低、贷款期限长短均会显著影响到农户参与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不完善导致农村土地抵押债权变现难度系数加大[14]。

四是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存在问题分析。部分学者认为,农村土地经营权价值评估机制严重滞后、抵押物(农村土地经营权)变现渠道不顺畅、抵押贷款风险监控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健康、稳步开展。因此,必须有效控制降低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14],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相关政策、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归属[15],构建农村土地价值评估机制[16]。

综上所述,众多学者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开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制约因素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然而,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满意度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作为一项新型融资方式,农户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业务的开展是否满意,有哪些因素影响了此项业务的实施效果, 这些问题在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开展过程中是亟需了解的。因此,立足于农户视角,合理有效评价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效果,对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体系、满足农户多元化贷款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研究以河南省(长垣县、温县、临颍县、遂平县)1 428名样本农户调查材料为依据,通过建立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相关政策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价,以期为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构建提供微观数据支撑。

1 假说提出与模型设定

1.1 假说提出

在借鉴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此次实地访谈、入户调查基本情况,本研究将农户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满意度评价的影响因素归纳为个体特征、家庭经济特征、农村金融环境特征、信贷产品特征、农户心理认知特征5个方面。

1.1.1 个体特征 调研发现,文化水平较高、男性、年龄较轻的户主更能够透彻理解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相关政策,更加认可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对农村经济的积极支撑作用,更容易接受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这一新型事物,因此,户主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方面的差异会引发农户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满意度的不同评价。根据上述分析,提出假说1: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变量显著影响农户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满意度评价。

1.1.2 家庭特征 有研究认为农户经营类型、家庭年均收益高低、承包耕地面积多少等变量对农户参与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积极性具有显著性影响。由此推断,农户经营类型、家庭年收益、承包耕地面积等变量会显著影响农户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满意度。根据上述分析,提出假说2:承包土地规模、经营类型、家庭年收益变量显著影响农户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满意度评价。

1.1.3 农村金融环境特征 金融机构的数目、网点的覆盖率、网点交通是否便利会直接影响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服务的质量与水平,是对农村金融环境的综合考量。与此同时,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誉显然会影响农户参与土地抵押贷款的积极性,也就是说,农村金融环境特征也会影响农户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满意度的评价。根据上述分析,提出假说3:金融机构数目、交通便利、机构信誉、服务态度变量显著影响农户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满意度评价。

1.1.4 信贷产品特征 农村土地价值评估越合理,农户从银行获得的贷款额度与其预期额度越接近,农户的满意度越高。另外,贷款利率是融资直接性成本(费用),贷款手续(流程)属于隐性成本(费用),也就是说,贷款利率越高、贷款手续(流程)越复杂,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产生的成本越高,农户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满意度就越低。根据上述分析,提出假说4:利率、贷款手续、农地评估值变量显著影响农户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满意度评价。

1.1.5 农户心理认知特征 调研发现,农户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内涵与操作流程(环节)等相关政策认知水平越高,越有助于农户快速形成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交易成本(费用)正确、合理的预期。与此同时,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是否满足了农户的资金实际需求、解决了实际困难(生产、生活)等问题也会影响抵押贷款政策满意度的评价。根据上述分析,提出假说5:抵押政策了解程度、资金满足程度、缓解资金约束作用变量显著影响农户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满意度评价。

1.2 模型设定

农户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效果)满意度影响因素的评价属于有序、多分类问题,对于此类问题,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题最理想选择,其表达式如下:

其中,xi表示第i个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满意度影响因素;y代表农户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满意度评价某个等级的概率。累计Logistic模型如下所示:

其中,j=1, 2, 3, 4, 5,分别代表农户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满意度评价的1~5个等级;x为影响农户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满意度评价的解释变量(具体变量定义见表1);aj为截距参数;β为回归系数。在aj与β的参数估计值确定后,某一种特定事项发生的概率可以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2.1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农地金融课题小组于2016年11—12月对河南省长垣县、温县、临颍县、遂平县48个镇112个自然村的问卷调查,长垣县、温县、临颍县、遂平县是全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综合性改革“试验区”,基本上完成了“土地确权”的改革任务。本次调查,课题组共发放调查问卷1 600份,去除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调查问卷 1 428 份(表2)。

2.2 描述性统计

2.2.1 样本基本情况 样本以男性为主,占样本总数的78.8%;户主年龄主要集中在36~50岁之间,占样本总数的65.2%;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程度)样本农户占调查样本总数的64.3%;农户家庭规模以5~6人为主体,占样本总数的66.4%;农户家庭的经营类型主要是非农业为主兼营农业(Ⅰ兼农户),占样本总数的38.4%,以农业为主兼营其他行业的(Ⅱ兼农户)占样本总数的35.6%,纯农业的农户仅占样本总数比重19.5%(表3)。

2.2.2 农户对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政策满意度评价 调查结果(表4)显示,在农户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的满意度评价中,4.50%的样本农户对贷款政策“非常满意”; 60.56%样本农户认为贷款政策“满意”;认为政策满意度“一般”的样本农户占23.60%;认为为贷款政策“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样本农户所占比例分别为8.04%、3.30%。由此可知,农户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总体上较为满意,然而,由于贷款手续繁琐、贷款期限太短、贷款利息高等原因,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实际效果与农户心理预期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满意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表1 变量的定义及预期影响

表2 调查样本分布情况

表3 样本基本特征统计

注:1亩=666.7 m2。

表4 农户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满意度评价

3 实证结果分析

以河南省(长垣县、温县、临颍县、遂平县)1 428名样本农户调查材料为依据,运用SPSS 18.0软件,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满意度进行了实证性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对数似然比(P>χ2)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 0,表明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满意度评价模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估计结果比较稳定,整体拟合度良好。

3.1 年龄、教育程度变量对农户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满意度的影响

3.2.1 年龄(X1) 年龄变量在10%的统计水平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估计系数值为-0.165。调研发现,年龄较小农户接触新型融资政策较多,贷款经历也比较丰富,他们认为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这一新型融资模式较大程度地减少了贷款流程(环节),有效地降低了额外交易成本(费用),给农户带来了诸多便利,为此,年龄较小农户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的满意度较高。

表5 模型估计结果

注:*、**、***分别表示在10%、5%、1%水平下显著。

3.2.2 性别(X2) 性别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调研发现:农户个体对贷款的需求主要受整个家庭日常生活、生产行为的影响,然而,农户生活、生产行为是在长期积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与农户个体性别没有任何关系。为此,性别变量不会显著影响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满意度的评价。

3.2.3 受教育程度(X3) 受教育程度变量在1%的统计水平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估计系数值为0.465,即受教育程度变量正向显著影响农户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满意度。调查发现,受教育程度较高农户对于抵押贷款流程(环节)及手续了解比较详细,能够深刻理解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系列政策,贷款资金能投入到多渠道的生产经营中,能真实反映对政策效果的评价,相反,受教育程度低的农户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内涵认识不足,认为能够获得贷款即可,将资金用于日常生活等方面,因此,受教育程度低的农户对政策效果满意度不高。

3.2 承包土地规模、经营类型变量对农民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满意度的影响

3.2.1 承包土地规模(X4) 承包土地规模变量估计系数值为0.378 0,且在1%统计水平之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原因在于:农户承包耕地越多,其抵押物价值越大,抵押贷款的可得性及贷款额度会越高,越能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创造的经济收益就越大,因此,农户的满意度越高。

3.2.2 经营类型(X5) 经营类型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最可能的解释是:样本农户多以兼业为主,他们在农忙时节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在非农忙时节,农户又外出务工,农业与非农业之间界定不太清晰,为此,样本农户间的趋同性直接导致了农户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满意度评价不太显著。

3.2.3 家庭年收益(X6) 家庭年均收益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家庭年均收益主要来自农业生产、非农业经营2个方面,无论哪一方面经营活动对贷款资金的需求都是一致的,因此,家庭年均收益的提高不会影响到农户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满意度。

3.3 机构信誉、服务态度变量对农民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满意度的影响

3.3.1 金融机构数目(X7)、交通便利程度(X8) 金融机构数目、交通便利程度2个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在实地调研中,课题组发现,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户家庭居住地之间的距离较近,并且大多数农户家庭都拥有摩托车、电动车等交通工具,道路交通也十分方便,导致金融机构数目、交通便利程度2个变量对政策满意度评价影响不显著。

3.3.2 机构信誉(X9) 机构信誉变量估计系数值为0.093,且在5%的统计水平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即金融机构信誉度越高,农户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满意度越高。

3.3.3 服务态度(X10) 服务态度变量估计系数值为0.454,且在5%的统计水平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良好的服务可以提升农户参与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贷款前期正确引导与贷款发放后期跟踪监督等方面的良好服务,都会加速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效益最大化进程。因此,服务态度变量与农户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满意度评价呈正向相关关系。

3.4 贷款利率、贷款手续、农地评估值变量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满意度的影响

3.4.1 贷款利率(X11) 贷款利率变量估计系数值为0.121,且在1%的统计水平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利率是贷款的直接成本,贷款过程中利率越高,农户贷款满意度越低,农户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评价的满意度越低。

3.4.2 贷款手续(X12) 贷款手续变量估计系数值为0.690,且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贷款手续属于隐性成本,贷款手续越复杂,农户贷款满意度越低,简化贷款手续能够显著提升农户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评价的满意度。

3.4.3 农地评估价值(X13) 土地评估值变量估计系数值为0.310,且在1%的统计水平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抵押物价值的大小直接影响贷款额度,农户一般比较担心农地价值被低估,因此,农地评估值越合理,农户能够获得的贷款额度与预期额度越一致,农户越满意。

3.5 抵押政策了解程度、资金满足程度、缓解资金约束作用变量对农民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满意度的影响

3.5.1 抵押政策了解程度(X14) 抵押政策了解程度变量在10%的统计水平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估计系数值为0.288。调研发现,农户对贷款政策的认知水平越深,对贷款政策、操作流程(环节)越熟悉,越倾向参与其中,农户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满意度就越高。

3.5.2 资金满足程度(X15) 资金满足程度变量在10%的统计水平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变量估计系数值为0.291。即资金满足程度越高,农户家庭在生产、生活方面获取的帮助就越大,农户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满意度评价越高。

3.5.3 缓解资金约束作用(X16) 缓解资金约束作用变量估计系数值为0.466,且在1%的统计水平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即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从根本上催生了农村土地产权的真正解放,有效地破解我国农村农民贷款抵押难、难贷款的困境。

4 政策建议

根据研究结论,建议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拓宽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覆盖范围。多角度、大范围向农户宣传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扩大贷款政策知晓度与优越性,促使更多农户了解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政策、流程,提升其参与意愿。另外,应积极引导农户将贷款投入到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中,提高农民的生产收益,提高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效果[17-18]。

(2)积极改进现有贷款产品,提升服务质量。金融机构应正视不同农户间的异质性,通过提供多元化金融产品(服务)的方式,如差异化授权额度、融资利率等等,进一步完善现有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品种,满足农户家庭多元化(差异化)的融资需求,扩大受益面,提高客户满意度。与此同时,应针对农户需求的特点,进一步完善贷款条款,如降低贷款利率、简化贷款手续、延长贷款偿还周期等等,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改进服务方式[19-21]。

(3)完善农村土地价值评估机制。在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价值评估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构建以第三方为核心的农村土地价值评估组织(机构),完善农户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流程,促进业务流程标准化、规范化,降低交易成本。

猜你喜欢

经营权抵押农村土地
莘县农村土地托管的实践与探索
《民法典》时代抵押财产转让新规则浅析
俄藏5949-28号乾祐子年贷粮雇畜抵押契考释
动产抵押登记办法
首次大修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改了哪些内容?
健全机制推动农村土地确权
债主“巧”卖被抵押房产被判无效
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
遥感技术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中的应用
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