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2018-11-07张丽

经营者 2018年16期
关键词:基层事业单位新形势

张丽

摘 要 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的发展,我国综合经济实力有了明显提升,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基层事业单位必须加强体制内改革。同时,财务管理改革的重点也应放在复杂多变的全球市场环境中,进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深入分析当前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防止财务管理发展和现实脱节。

关键词 新形势 基层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问题 财务管理对策

基层事业单位必须积极利用政府支持的财政资源,为广大社会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使政府各项职能、计划与任务等得到有效实施。但是进入新常态以来,基层事业单位面临的考验及限制性因素越来越多,导致财政资金严重流失,严重阻碍事业单位的发展。因此,对于基层事业单位而言,必须加强改革,不断规范并创新财务管理,促进工作效率提升,进而跟上步伐,及时抓住机遇,构建新型财务管理系统,促进基层事业单位的发展。

一、新形势下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缺陷

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缺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没有规范的负债会计制度,未明确各阶段已付与未付的分摊费用就将其一次性列入费用支出;第二,存在坏账准备金脱离实际情况产生虚增利润的问题,缺乏有效监督和管理;第三,固定资产的耗费情况不明确,预算中的修购资金不足以及时弥补固定资产的耗费;第四,固定资产的范围界定不能与时俱进;第五,在有关固定资产处置会计核算业务的会计制度执行的相关问题中,不能按照新《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流失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二)基层事业单位资产预算管理不规范

财政性资金预算管理指标模糊不清,无法对财产物资实施精确的监督,致使单位各项经济活动产生财务纠纷、呆账。预算编制工作盲目、预算信息滞后、预算监管形式化、预算成果准确性不够等等,致使国有资产的财务安全及资金利用问题增多。

(三)基层财务管理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

部分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机制不够全面,管理缺乏科學性。具体而言,财务岗位与财务人员数目不能做到资源合理配置,缺乏专业人员就职。财务工作杂乱、没有条理,各时期的监督审查落实度低,趋于形式化,部分基层事业单位内部审查机构不完善,有些领导甚至不重视审计机构,没有给予审计机构足够的权利,导致审计机构形同虚设,起不到真正的作用。多种因素叠加导致整个财务管理系统无法正常运作,监督漏洞不及时修复容易滋生经济犯罪等行为,因此,加强事业单位的廉政建设迫在眉睫。

(四)基层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基于我国国情,基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明显的人情化、关系化、流动性差、传统性等特征,从而导致了基层事业单位的不断退化、堕落,工作人员多有迟到早退现象,甚至有人随机择日上班,工作效率低下,无法达到高指标、高质量完成工作的目标。同时,基层事业单位缺乏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素质型人才,具备财务管理工作应有的专业素养,及掌握财务管理新理念和新概念的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不足,致使在新事物层见叠出的新经济时代,基层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无法稳定且高效地运转。

二、新形势下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是基层事业单位有效开展财务工作的基础。以国家的宏观调控为基本准则,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建立精确的会计核算流程,完善预算的编制、执行、管理、监督、评价过程,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往来款项管理制度、材料管理制度、现金交接制度、支票使用登记制度、收入合同管理制度等,确保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严谨性。杜绝工作虚假化、形式化,提高财务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按“流程办事”、按“规矩办事”的可操作性与可实践性。不断深化制度化的管理,跟上时代步伐,吸收国内外财务管理经验的精髓并结合实际,进行创新管理,从而促进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对基层事业单位资产预算的规范

通过对基层事业单位的资产预算,勾勒出财务管理初步发展的框架,提供科学的经济保障,确保发展中工作的正常运行。

首先,对各机构、各部门的预算方案要有严格的审核标准,否决一切形式化主义的决策,要求预算方案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对预算的审查也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多次研究,从而避免各种钻漏洞的情况。

其次,在实际财务工作开展中制订预备方案以备不时之需。在财务预算执行中要提高资产审核的标准且严格遵循要求,不得人情化,提高财务信息相关方面的公开度与透明度,将权利公布于众,实现层层制约的效果。注重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规范,在确保国有资产安全的基础上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提高各种条件的利用率,做好财政政策的宣传工作,让财政政策被人民所知晓、了解,加强财务的管理工作,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三)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

首先,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首先要有科学民主的财务决策流程,严格规范财务预算,建立内部控制系统,有效监督财务管理工作,细化实际的财务授权审批工作,从而保障资产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做到权责分明。其次,以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情为基础,完善基层事业单位内部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达到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相互制约的目的,规划凭证流转程序,严格把握每一个工作环节,建立健全责任制度,做到大事小事都有人负责。再次,上级领导要持有严谨的态度,注重细节,熟悉基层事业单位总体的发展方向,通过完善的内控制度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运作更加科学、严谨。

(四)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想更好地加强财务管理,还需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组建强大的人才队伍,通过财务管理创新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水平、专业素养等各方面不断提升。在选拔财务管理人员时,要杜绝特殊化、关系化,优先录取有较高专业知识技能、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管理人员,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流动性,不断淘汰传统型工作人员,注入新鲜血液,使整个财务管理工作队伍实力得到提升。

将健全的鼓励和监督系统全方位、多方面地贯穿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实现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创新变革,使其的发展迈上新的台阶。工作时间必须佩戴工作证,不能迟到早退,针对不服从者进行适当处罚。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培训,并与绩效考核相结合,通过日常量化核算达到多劳者多得、少劳者少得的目标,加强财务管理人员之间的竞争,从而不断激发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潜力。

(五)加大预算执行监管力度

基层事业单位与一般单位最大的区别在于其社会服务与公益性,资金大多源于财政预算收入。特别是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财政预算更加科学化与精细化,基层事业单位预算也逐步迈向正轨。强化预算管理,加大预算执行监督力度,有效避免基层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出现偏差。对基层事业单位的预算进行有效监督,并保持对预算执行情况的跟踪,同时采取预算绩效管理、分析与评价等手段,保证预算管理作用的正常发挥。此外,对于基层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财政部门应当实行定期与不定期监督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对预算执行效果及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真正做到事前预算、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促进内部与外部监督的有效配合,确保决策、执行和监督协同,让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进而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三、结语

在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应严格管理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从而确保基层事业单位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工作中及时发现、分析、解决我国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改善事业单位不良发展的状态。在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不断创新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确保我国国民经济的绿色健康发展。“净化”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工作环境,实行透明化、严谨的管理,高效利用單位资金,加以科学化、规范化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建设,不断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从而保障基层事业单位稳定发展。

(作者单位为昌图县基层财政管理局)

参考文献

[1] 宋爽.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17).

[2] 李月平.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师,2016(08).

[3] 姚灵芳.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商,2016(04).

[4] 马玉梅.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智富时代,2016(09).

猜你喜欢

基层事业单位新形势
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提高基层事业单位政工队伍素质之我见
针对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探讨
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提升策略探讨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的外企财务管理建议分析及相关问题阐述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基层事业单位如何做好工程项目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