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国有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控信息系统建设中数据清理方案探析

2018-11-07陈晋吴丽萍杨清元

经营者 2018年16期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

陈晋 吴丽萍 杨清元

摘 要 通过对当前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在财务集中管控信息系统建设面临问题现状的调研,研究分析影响财务集中管控落地和财务转型升级的条件,从整体信息化建设角度入手,充分借鉴互联网、物联网、移动应用理念,围绕“业务驱动财务”端到端的业务流程,开展财务共享中心信息系统的全面设计工作,为下一步软硬件选型、建设实施和上线运行奠定基础。

关键词 大型国有企业 财务集中管控 财务共享服务 信息系统建设 数据清理方案

一、引言

基于目前大型国有集团整体信息化建设,充分借鉴互联网、物联网、移动应用理念,围绕“业务驱动财务”端到端的业务流程,运用私有云、企业服务总线(ESB)、流程平台(BPM)技术,按照“模块功能集成、系统数据集中,业务涵盖全面、多级协同应用”要求,开展财务共享中心信息系统的全面设计工作,为下一步软硬件选型、建设实施和上线运行奠定基础,通过有效的项目管理手段,组织协调各参与方有序推进财务共享中心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二、背景概述

为达成大型国有企业集团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方案的总体目标,满足系统建设在技术上力求先进,业务上力求可行,流程上力求科学,集成上力求友好的需求,本次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工作中包含的数据清洗工作将由供应商负责,指导整体项目实施团队进行。整体上涉及的组织范围包括项目启动时G集团本部及所有下属单位。

运用了适用于财务共享中心中的两块内容即财务典型业务和共享中心业务的制度。G集团内各项目组以此为依据制订了各自的数据清洗方案,执行数据清洗策略;PMO依据本办法审核各项目组数据清洗和迁移方案,进行数据清洗和迁移的总体协调管理。

本项目具有一定复杂性,因此在进行数据清理和迁移时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根据此项目特点,数据清理和迁移程序的设计、开发及测试等工作要在需求分析结束后立即开始。本文所描述的数据清理和迁移工作是指在上线前,项目利用程序或者工具,把旧业务系统的存量数据进行业务和技术上的清理和规范,从而进一步将其搬移到新业务系统的过程,不包含项目自身数据迁移程序的设计、开发及测试等工作。

三、清理策略

在数据迁移工作开始前,各项目组按照项目群管理办公室(PMO)整体要求,提前2周提交本项目的数据清洗方案,由PMO进行审核。数据清洗方案通过审核后,各项目组可以根据计划执行数据清洗工作。

基于最终选型确定的财务共享中心信息系统产品,组织制订从二级部署财务信息系统环境向集中部署的财务共享中心信息系统进行历史数据的清理和迁移方案:第一,静态主数据迁移方案,包括目标系统数据要求、新旧系统静态数据标准差异分析、数据清理和增强方案;第二,动态数据迁移方案,包括目标系统数据要求、新旧系统动态数据标准差异分析、动态历史数据分业务类型的迁移策略、迁移历史动态数据的清理和增强方案、历史动态数据导入方案;第三,迁移数据范围包括凭证数据、账务数据、报表数据、资金业务数据、资产卡片数据。

本次财务共享中心系统建设中将涉及大量的数据整理、导入/录入及应用等工作。本次需要进行数据清理的内容涉及多项基础数据和业务财务数据,具体包括用户与组织信息、核算组织与核算科目、项目编号、供应商信息、预算组织与预算科目、预算组织与核算组织匹配关系、预算科目与核算科目匹配关系、年度(季度/月度)经营预算目标、合同数据、合同付款阶段数据、月资金计划数据、银行账号、待匹配收款数据、应付发票数据、总账凭证、收款凭证。

核算组织中成本中心须匹配唯一的业务活动、成本大类等属性。通过细化成本中心,实现细化后成本中心与员工主数据的挂接,以及人工成本按业务活动归集反映。

为满足财政部管理费用披露要求,需开展企业管理所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清理,同时对生产和管理共用固定资产进行标识,让企管类资产计提折旧时自动归集至管理费用科目。

生产大修/运检专项成本性项目需明确业务活动、资产类型属性,营销成本性项目需明确业务活动、用户类别属性,其他成本性项目需明确业务活动属性。

遵循业财主数据共建共管机制,以MDM平台存量的供应商/客户主数据为基础,协同MDM、ERP等供应商/客户主数据使用、管理系统开展全面清理,完善MDM系统中供应商/客户主数据字段信息,规范供应商/客户管理属性,解决供应商/客户主数据证照信息缺失、证照信息重复、数据冗杂等问题,有效提升主数据质量,实现项目建设目标。

本次项目制定的数据清洗方案,已经通过了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业务组长和相关业务部门的审核。

数据清理方案制订过程中需考虑本系统未来所有数据使用者的需求,例如本系统的前台操作员、以本系统作为源系统的统计分析部门等。数据清理方案中至少需包括如下内容:第一,数据清理范围和粒度,即对所迁移数据的业务范围以及相应的数据细度进行描述;第二,数据清理的历史时长,即对所迁移数据的历史进行描述,例如,针对某个业务范围需迁移5年内的所有数据等;第三,针对不进行数据清理的旧系统中的“剩余数据”的分类,以及原因说明、处理办法和业财结算;第四,针对每个种类数据的清理策略、标准化方案及方法;第五,针对每个种类数据的清洗方式和方法,即描述数据清洗的具体方式,例如人工清洗、自动清洗等,并进一步描述具体方法,例如清洗的业务规则等;第六,数据补录的具体方式,即描述数据补录的具体方式以及拟采用哪些核对方法控制补录数据的质量,补录方式有人工填报EXCEL文件进行补录等,对于需要远程补录的情况,通过建立专门的数据补录系统页面,由业务部门最终使用者远程进行补录;第七,与其他相关系统数据迁移工作的关联关系,例如,各相关系统非同时投产所产生时间窗口新增数据的处理方式、投产时生产数据迁移过程中对其他相关系统数据迁移工作的依赖、对于关键共享数据项(如客户号、账号、合同号等)是否依赖其他相关系统先行转换等;第八,数据清理和迁移各个环节的时间计划、人力配合要求、各基础设施环境要求、对旧系统数据导出工作的要求等,例如,各轮次模拟迁移验证(数据迁移测试)的时间计划以及对旧系统数据导出的时间计划要求、投产时生产数据迁移过程的关键步骤及时间计划等;第九,数据迁移回滚策略等。在确定旧系统数据清理的范围时,各项目组需遵循如下原则:不在旧系统中保留存在业务价值的数据;新系统投产后旧系统立即或在短时间内停止运行,避免两者并行时间过长;在集团总部集中组织各试点单位上线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下发初始化数据收集模板、根据收集上来的数据进行数据初始化、组织试点单位用户测试等。

各单位的财务部门负责制订本单位数据清理方案及计划,负责数据清理过程跟踪、质量检查,并将清理进度及问题定期报送总部项目组;负责本部门管理的数据对象清理;负责人资组织与业务活动的匹配,负责人资组织、人员主数据中成本中心的维护更新。

各单位的关键用户负责完成系统上线所需数据的准备工作,负责数据收集和整理并向所属业务部门主管汇报项目进展。

数据迁移工作是系统上线的必要任务,分为试点及推广两个阶段:第一,在项目开始阶段,咨询顾问在确定业务的同时,数据顾问进行数据迁移设计,在上线前一个月完成所有静态数据的准备,上线前确定动态数据对接时间点,试点上线时完成试点数据迁移;第二,在推广阶段,则需要根据前期定义的数据迁移策略逐一完成数据准备和迁移;第三,数据迁移验证,即整体测试规划进行一轮数据迁移,通过整体测试,检验数据迁移的准确性,数据迁移工作从整体测试开始与业务功能测试并轨。

数据迁移考核指标主要分为两部分,即计划完成情况和迁移数据验证错误数(即数据迁移质量)。第一,计划完成情况。遵循项目计划管理的考核指标体现在每周的进度报告中,具体请参见《项目群计划管理办法》第四章。第二,迁移数据验证错误数。迁移数据验证错误数即在模拟迁移或实际迁移过程中发现的数据验证错误数量,体现在业务部门出具的数据迁移测试结果报告中。

四、结语

企業系统建设对财务进行集中管控是追随时代的一种方式,在实践过程中,整个财务共享中心项目的数据清理阶段,各部门和项目组有效配合,完成了历史存量数据的清洗和迁移,取得了项目的初步成功。

(陈晋单位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吴丽萍单位为埃森哲<中国>有限公司;杨清元单位为博文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财务共享服务
我国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研究
基于L集团案例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探讨
我国企业财务共享服务应用研究
以集中报销平台为支撑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研究
S公司财务集约化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对我国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思考
财务共享服务下管理会计信息化有效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