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金融会计视角下的金融风险防范

2018-11-07李玉凡

经营者 2018年16期
关键词:金融会计金融企业风险防范

李玉凡

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改革,我国的金融市场也在不断改变,金融业的发展越来越受重视,很多业内人士把焦点放在金融会计风险的各种问题上,因此需要对金融风险进行合理良好的防范。金融风险严重影响着金融企业的良好发展,以及金融企业的日常管理,并阻碍着金融企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要想金融机构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对金融风险进行良好防范,从而保证金融机构更快速地发展。

关键词 金融企业 金融会计 风险防范 管理措施

金融管理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金融会计,金融会计在金融企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做好金融会计工作,就要对金融企业管理进行有效核算,并更好地反映金融企业的会计信息。在金融经济会计工作中,由于受金融会计信息不真实、金融会计进行核算时出现错误,或金融会计的主观意识等客观条件的影响,金融企业出现各种问题。

一、金融会计与金融风险

金融会计的主要工作就是严格遵循会计基本原则、会计基本原理和会计相关方法,把货币作为金融工作的计量单位,对金融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实施精准监督,并对其进行严格核算,保证金融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日常决策更加合理。金融会计日常工作主要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对相关信息进行严格的分析,并对信息进行预测,从而调整金融企业的相关业务,另一种则是严格地管理并核算相关企业的财务信息。

通常意义上金融风险指在指定的相关条件和环境下,某种程序、结果发生很大变动,一定程度上影响金融企业的发展。在金融企业的财务管理中,一旦产生金融风险,就不能实现金融企业的预定目标。而金融企业日常管理工作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外界影响和内部影响,从而导致金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生巨大损失。金融风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会计核算风险。在金融会计的日常工作中,要对金融企业的业务进行实时核算,并要保证核算过程和结果的严谨性,但是目前的金融会计核算工作中,由于人员对出现的问题没有及时处理,或使用的方法不当,产生了一定的金融风险。第二,会计监督风险。在日常的金融会计工作中,没有对金融会计进行严格的监督,也就不能有效监督金融活动中的不合理现象,导致金融风险不断产生,目前最大的金融风险就是此种风险。第三,会计结算风险。金融会计结算主要完成方式是金融机构和客户之间的支付,主要以货币方式进行。在实际工作中,不健全的相关机制会不断影响会计结算,此阶段所涉及的金额巨大。

二、金融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金融监管模式不完善

目前,我国金融管理机制还有很多漏洞,不能很好地面对金融风险问题。一方面是因为金融监管机制还不够完善,一些金融企业有机可乘,不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引发不正当竞争,虽然相关金融管理部门会对其进行责罚,但没有制订更完善的规定,加大了金融会计风险的产生概率;另一方面,很多地方政府给予地方金融机构太多政策优势,这种行为不断扰乱正常竞争。另外,金融机构对金融会计的监督和管理不严格、未及时考核,导致金融会计工作时不够严谨。

(二)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也在高速发展中,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市场经济不断显露出缺点,很多金融机构的投资账面入不敷出。金融机构能够对社会剩余基金进行良好吸收,是保证金融机构快速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市场标准较低,地方政府又有相关保护措施,金融企业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从而激化了金融企业的市场竞争。

(三)金融会计从业人员水平不高

在我国的金融企业中,金融会计不管是专业水平还是道德水平上,都显得良莠不齐,而在实际金融工作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外界影响,又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虚假信息,大大削弱了金融财务的真实性。对金融机构本身来说,很多规章制度不完善,又未及时对财务工作进行良好监督,没有对金融会计进行严格约束,未及时掌握金融机构的资金问题,导致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对资金预算和使用产生影响。

三、金融会计视角下金融风险防范措施

(一)建设完善的金融会计制度

1.加强对呆账的管理。首先,在实际金融工作中,对呆账的准备金范围进行扩大,不能仅仅对普通贷款进行管理,还要对其他风险项目进行管理。其次,要不断改进呆账准备金的计提方法,从实际金融工作出发,对贷款的风险程度进行缜密思考,对呆账准备金进行合理分类,在对呆账准备金的计提比例进行确定时,可以按照实际贷款总额进行分配,以更加合理地分配金融机构的呆账准备金,从而将金融风险降到最低。如果呆账准备金的比例达到一定值,就要对贷款风险进行严格规避,甚至停用呆账准备金。最后,在确认呆账准备金时,给予一定限制,虽然对金融会计来说比较苛刻,但是严格的制度可以及时核销很多呆账。

2.适当改变金融会计报表的设计。金融企业的会计报表在一定程度上拥有特殊性,因此,需要对其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分析,对金融会计报表的设计进行充分考虑,并对具有代表性的金融企业进行设置,这样才能够将金融会计的信息充分、准确地反映出来。

3.完善金融会计的信息披露制度。首先,根据金融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可以对开机正常、呆账准备金的方法和负债期限结构进行严格考虑,并进行扩充,能及时发现潜在的金融风险;其次,披露频次必须保证每年至少两次,并根据金融企业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次数。

(二)加强金融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要想对金融风险进行良好控制,就要对金融机构的内部进行良好控制。在对金融机构的内部进行控制时,要对金融机构的真实情况进行了解,并将相关管理方式进行完善,保证管理制度的完善、全面,当金融企业内部产生风险时,就要利用内部控制的制度对其风险进行规避和降低。结合金融机构的实际情况,建立合理、完善的金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根据不同的日常实际工作,灵活运用内部控制制度,做好金融企业机构的管理工作。要想更顺利地进行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就要在金融机构中建立合理的组织保证体系,将金融工作细化、量化,对不符合规定的情况严令禁止,并配套相关规章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金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

(三)构建有效的金融会计风险监督保障体系

在金融企业中,金融会计不能独断专行,要结合其他职能部门完善金融风险监督体系,及时观察各项金融风险指标,并对其与安全警戒值进行严格对比,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并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将金融机构风险降到最低,从而保证金融企业的顺利发展。

(四)创建完善的金融风险监控机制体系

要想金融会计体系能够更加完善,就要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整顿,对其进行统一、集中管理,实行分级授权的方法,从根本上降低人为出错的概率。加强对金融会计的考核,提高金融会计的核算质量,将金融机构的管理理念贯彻到每个工作人员心中,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可靠性。另外,要对金融会计的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和完善,杜绝内部人员账外经营的现象,数据显示,大多数的金融失误都是账外经营引起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金融企业的资金预算有所影响,也不能将金融会计的职能发挥到最大。可见,做好金融管理工作不是金融会计一个部门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各个部门协调工作,才能积极防范金融风险,保证金融企业的良好发展。

(五)加强金融企业从业人员素质的建设

要想金融企业能够得到更快速的发展,就要从金融会计本身的素质着手,将金融会计的素质提高到一定水平。第一,强化金融会计的思想,加强金融会计的职业道德管理,完善金融会计的责任制度,把金融风险问题真实地融入每一个金融会计的心里,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有效进行;第二,提高金融会计的专业素养,从理论上丰富其专业知识,由于现代科技不断快速发展,因此要求金融会计跟上时代步伐,掌握先进技术,将先进电子计算机技术融入日常工作中,提高自身工作效率,有效规避金融风险。

(作者單位为中国建设银行石家庄分行、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安棋.分析金融会计风险形式及预防对策[J].时代金融,2013(6):164-165.

[2] 黄小曲,胡益腾,雷震,韩俊锋.金融会计视角下浅议金融风险防范[J].技术与市场,2010(1):34-35.

猜你喜欢

金融会计金融企业风险防范
新形势下金融企业强化内部控制的思考
中国工商银行在转型创新中谱写发展新篇章
企业金融会计的风险防范及控制
互动与融合: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竞争新格局
金融工具会计对银行业的财务影响分析
金融企业并购价值评估的特殊性及方法选择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防范及化解
融资融券业务对券商盈利及风险的影响研究
企业金融会计的风险因素及合理化防范路径思考
探究金融会计风险控制与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