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电子测量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18-11-07毛敏

电子测试 2018年19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导图记忆

毛敏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710300)

1 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学者东尼·博赞(Tony Buzan)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通过运用发散性思维达到增强记忆的目的。思维导图从一个主题开始,提取关键词,对思维过程进行导向和记录,勾画出思维过程,将主题间相互关系通过相关的层级图以美观的图像形式展示出来,建立一个有序的发散思维图,加强对知识的梳理和记忆。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教师建立课程完整、系统的知识框架体系,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科学,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归纳总结和理解,加深对课程中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2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

电子测量技术是现代科学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是从事生产实践和科研的必备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标志性课程。

课程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生产实践及研发工作打下基础。该课程内容涉及面广,但课程学时有限,课程教学过程中很难面面俱到,无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以及从总体上把握课程的知识系统,从而会影响教学效果。

3 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

3.1 在课前预习中的应用

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可以提前了解本次课程的内容,并为本次课程的学习做好知识准备,预习一般包括相关知识、难重点等部分,完成预习后,为了掌握学生的预习状况,进行预习测试,并将测试成绩记入总评。如果学生有疑问,可以在“问题反馈表”中留下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答疑。

图1 思维导图在课前预习中的应用

3.2 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良好的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成功的根本保证,思维导图可以清晰系统地呈现教学设计,使教学内容细化。首先,将教学设计作为核心主题画在中心,然后从核心主题出发,可以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运用线条、分支等形式表现出来,可以清楚地展现各个内容之间的层次结构。

3.3 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将本节课内容(示波器应用)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各个知识点绘制出来,既可帮助教师整理好教学思路,还可运用层级图的形式将各个教学环节更加清晰的表现出来,建立起一个记忆链接,使知识的脉络更加清晰。利用思维导图的中心发散结构,能够有效开启学生的大脑潜能,建立系统性知识网络,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可通过验证知识点的关联性,加深记忆。

图2 思维导图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图3 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3.4 在总结复习中的应用

在总结复习阶段,引导学生在自己总结知识点的基础上绘制思维导图,将学习成果以美观的图像形式展现出来,增添了学习的乐趣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中,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学习中还存在哪些不足;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绘制情况,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清晰度和深度。

4 总结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能够通过其直化、发散性的特点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学习内容。将有电子测量技术教学与思维导图相结合,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学生预习、课程设计、课后复习等各个教学环节,增强学生在繁杂的知识群中的整体把握能力,建立清晰地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习的兴趣。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导图记忆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第6章 一次函数
浅议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
做好课前预习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