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齐民要术》农谚中的文化精神简析

2018-11-06王君君

山东青年 2018年6期
关键词:文化精神农谚

王君君

摘 要:

农谚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口耳相传下来的农学知识,不但对农业生产和管理有指导意义,还可以从中透视传统文化精神。《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业科技巨著,书中征引的农谚虽然数量不多,但却是北魏时期活跃的口语性材料,本文通过分析其意义,探究其蕴含的民族传统文化精神。

关键词:《齐民要术》;农谚;文化精神

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农谚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口耳相传下来的农学知识,其中既有直观经验的反映,也有总结性的规律。游修龄在为《中国农学史》所做的序中说:“除了大量反映气象内容的农谚以外,每种农作物从播种、施肥、田间管理到收获,每个环节都有指导性的农谚。这是一份极其宝贵的遗产。然而,這些饱含农民丰富的生产技术经验和人生哲学的农谚,却被排除在历代农书之外,也不在现今农学史研究的视野以内。”①所以,对农谚的研究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具体的农业生产经验,还有助于对传统农耕文化及中华文化精神进行研究。

对农谚中蕴含文化精神的研究,我们选取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业科技巨著——《齐民要术》中的农谚作为研究对象和切入点。作者在《序》中明确指出该书“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可知农谚是该书取材的重要来源之一。《齐民要术》作为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部农业科技巨著,其中保存了北魏当时或之前的至少44则农谚,而农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口语性,贴近当时的生产、生活,这对我们研究当时以及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具有极为宝贵的价值。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以《齐民要术》农谚研究和中国文化精神相关研究为基点,探索《齐民要术》农谚中折射出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一、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思想概念最早由庄子阐述,《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儒、释、道、医、农、天文等各家都对这一思想进行过阐发,而这一思想的农学内涵就是三才理论。“三才”指天、地、人,或天道、地道、人道。这一概念在《吕氏春秋·审时》篇中被明确运用到农业生产的表述中:“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顺天之时、因地之宜、尽人之力,达到农业生产的目的。

1、顺天之时,耕种收获

就我国古代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来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顺应天时进行农耕劳作是传统农耕的特点之一,也是农民最为关注的事情。直到现代仍有一些农耕地区存在“靠天吃饭”的传统,当然这种思想是不值得提倡的,但也说明了顺应天时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生产力水平相对来说还比较低的时代。《齐民要术》的农谚中很多就体现了天时、农时的重要性。

①谚曰:“以时,及泽,为上策。”(卷一种谷第三,73页)②

意思是掌握宝贵的时机,趁着良好的墒情,才是上策。这句农谚中既讲了农时的重要性,也涉及到了因地之宜(良好的墒情),只有同时注重天时和地利才是农业生产中的上策。

②谚曰:“虽有智惠,不如乘势;虽有镃錤,不如待时。”(卷一种谷第三,74页)

这则农谚取自《孟子·公孙丑》,意思是纵然很智慧聪明,不如乘势能够成事;纵然有镃錤农具,不如等待合宜的时令。强调了顺应时令的重要性。

③谚曰:“椹厘厘,种黍时。”(卷二黍穄第四,102页)

意思是农历三月间桑葚由青转赤的时候是种黍的时候。在我国桑葚的种植历史非常悠久,在《诗经·卫风·氓》中就有:“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黍的种植时间,以具体、直观的桑葚将熟的时间为标准,符合农谚的口语性,便于农民掌握播种时机。古代没有现代化的仪器设备,所以农民根据树木的生长状态来作为农事的季节依据,在《齐民要术》卷一收种第二中引用《师旷占术》“五木者,五谷之先;欲知五谷,但视五木。”所以,产生了“欲知五谷,但视五木”的农谚。农谚中有很多都是反映了物候学的原理,本则农谚就是这样的。

④谚曰:“前十鸱张,后十羌襄,欲得黍,近我傍。”(卷二黍穄第四,105页)

意思是说夏至前十天种黍,一定能长得株高穗大,夏至后十天种黍就不免惶恐不安,想要多收黍,就一定要在接近夏至的时候种。这则农谚强调了种黍的时节,指出二十四节气中夏至时节适宜播种黍。以下两则农谚也是讲依照二十四节气进行耕种,也标明了二十四节气在我国传统农业中的重要地位。

⑤谚曰:“立秋叶如荷钱,犹得豆。”(卷二小豆第七,115页)

讲种小豆的时节以夏至后十天是最好的时令,但在宜于晚种的年岁来说,立秋时小豆叶子长得像荷钱那样还可以收得豆子。也是强调了用节气指导农作物种植。

⑥谚曰:“夏至后,不没狗。”或答曰:“但雨多,没橐驼。”又谚曰:“五月及泽,父子不相借。”(卷二种麻第八,118页)

结合整句的意思来看,说的是夏至前和夏至是种麻的上好和中等时令,夏至后种,麻的茎秆遮不住狗。有人回答说:“只要雨水多,遮得住骆驼。”。又有谚语说:“五月趁着雨泽赶紧播种,父子之间也不通融。”

这三则农谚都是说明天时对种麻的重要性。第一则讲种麻的好时节,错过夏至就将长不起来。第二则讲下雨多的话即使错过时节也可以。第三则讲五月时雨泽对耕种的重要影响,即使父子之间也不能相互影响。

⑦谚曰:“正月可栽大树。”(卷四栽树第三十二,256页)

本则农谚的意思是说正月可以栽大树。《齐民要术》中本则谚语的后面也说“言得时则易生也。”时令合宜,容易成活。强调了顺应天时的重要性。

2、因地之宜,用养结合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根本,古代劳动人民对土壤地力很早就有很深刻的认识。《齐民要术》卷第一耕田第一中说“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引《氾胜之书》:“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

①谚曰:“与他作豆田。”斯言良美可惜也。(卷二小豆第七,116页)

结合整句的意思是,俗语说:“给他种豆的田。”这是说那豆地肥美可惜。从这句农谚中我们可以看出豆地的肥田效果,当时农业耕种中就已经注意对土地的养护,提高地力。

②谚曰:“种瓜黄台头。”(卷二种瓜第十四,156页)

对这句农谚的解释,石声汉先生释为“在向阳的一面种瓜。”,缪启愉先生认为这句农谚的解释需要与文中上文“堆旁向阳中(土堆旁向阳的一面)”联系起来解释,释为“(在向阳的)土堆下头种瓜”。我们认为这句农谚也表明了农业生产中作物的种植要选择合适的土地。

3、尽人之力,勤于田管

对“三才”中“人”的作用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到南宋之后“人”才成为“三才”中最重要的因素③。但农业生产的所有活动都是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发挥出来的,《齐民要术》的农谚中也有一些体现了人力的重要性。

①谚曰:“湿耕泽锄,不如归去。”言无益而有损。(卷一耕田第一,38页)

谚曰:“耕而不劳,不如作暴。”(卷一耕田第一,38页)

这两则农谚第一则是说“土地湿时去耕,雨后去锄,还不如回去。”,第二则是说“土地耕后不耢,就如同作耗胡闹。”表面看是讲耕田的指导技术的,但去耕作的只能是人,也强调了人的管理的必不可少。

②谚曰:“子欲富,黄金覆。”(卷二大小麦第十,133页)

意思是说“你想发财,黄金覆盖。”所谓黄金覆盖指的是秋天锄麦后拖着棘柴向麦根壅土。这则农谚除了讲麦田的田间管理技术之外还突出了人的作用,需要人进行“黄金覆”的工作。

二、忧患意识

以小农经济为基本单位的中国传统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是比较弱的,遇到自然灾害严重的年份,就会造成大量农民的流离失所。且南北朝时期朝代更替频繁,战乱不已,社会动荡,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一些农谚就体现了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①谚曰:“木奴千,无凶年。”盖言果实可以市易五谷也。(卷四种梅杏第三十六,282页)

农谚说:“木奴(此处指杏)千棵,就没有凶年了。”是说果实可以在市场上直接换得五谷。这则农谚就体现了对灾荒年份的预防。

三、克勤克谨

勤力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认为这一美德文化的形成与传统农业社会的运行机制是有关系的。生产力低下的传统农业社会,要想生活得过去,一方面要靠风调雨顺,另一方面得靠自身的辛勤劳作,出力气干活儿。

①古语曰:“力能胜贫,谨能胜祸。”(序,1页)

意思是说勤力劳动可以克服贫穷,谨慎做人可以避免灾祸。这则农谚不仅表明了對勤劳的肯定,也表达了为人处世的谨慎原则。

四、实践品格

实践品格主要表现为一种重现实、现世、实践、事实、功效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取向。④在《齐民要术》的农谚中也体现了重视实践的民族文化精神。

①谚曰:“智如禹、汤,不如尝更。”(序,8页)

谚语说:“即使有禹和汤那样的智慧,终不如亲身实践得来的知识高明。”强调了学以致用,身体力行,务实求是。这则农谚在农业生产中是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和作用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不能仅靠从书本上得来,更重要的是亲身去实践和施行,获得知识。

《齐民要术》中农谚虽然数量并不多,但很大一部分都是具体农业技术指导性很强的农谚,并且有的农谚单独拿出来看已经不能很明确地弄明白其意义了。我们通过对一部分农谚的分析,试着探索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天人合一、忧患意识、克勤克谨、实践品格。这几者之间并非完全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统一的。在天人合一这一传统朴素生态观的统领下,农民通过克勤克谨、勇于实践同时又充满对生活的忧患意识进行着耕作生活。

[注释]

① 游修龄.中国农史学序[A].曾雄生.中国农史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

② 本文中的页数都是依照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而来,下同。

③ 王振领.中国古代农学中三才思想的发展轨迹[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2):188.

④胡晓研,胡雪婵.汉语熟语及其蕴含的中国文化精神论纲[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00-104.

[参考文献]

[1]陈明,柴福珍,张法瑞.从《齐民要术》中的农谚看北魏农业文明[J].农业考古,2015(6).

[2]胡晓研,胡雪婵.汉语熟语及其蕴含的中国文化精神论纲[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3]吉顺平.农谚中的传统农学思想初探——以甘肃农谚为例[J].农业考古,2015(6).

[4]刘子妤.汉语农谚及其文化精神探究[D]:[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5]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6]游修龄.中国农史学序[A].曾雄生.中国农史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

本文为潍坊科技学院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农圣文化研究中心2018年度课题“《齐民要术》农谚的文化精神研究”(2018NS033)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潍坊科技学院 农圣文化研究中心,山东 寿光 262700)

猜你喜欢

文化精神农谚
农谚研究的功能语言学路径探索——评《中国新生代农民工的语言使用与社会认同》
基于气象大数据的气候预测农谚可信性验算研究——以“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为中心的讨论
蝗虫农谚试析
秋日,跑在农谚里的父亲
郭沫若《女神》意象体现的文化精神解析
教师文化建设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保障
农谚
从中西宗教差异中透视中国文化精神
20世纪以来中国农谚研究概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