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冯玉祥创作“丘八诗”抗日

2018-11-05张桂霞任继新

文史博览·文史 2018年9期
关键词:回民冯玉祥同胞

张桂霞 任继新

20世纪30年代,冯玉祥曾两度“隐居”泰山,面对日军占我东北,窥伺中华,他虽手中无权,身后无兵,无法驰骋疆场,但他的心却始终在抗日前线。为了时时提醒自己,亡国危险就在眼前,他以“你忘了没有,东三省被日本人占了去,有硬骨的人应当去拼命夺回来”为座右铭。他紧握手中的笔杆子,对日本侵略者口诛笔伐,在泰山播撒抗日的种子。

在山东期间,冯玉祥以其独特的笔法,创作了大量的“丘八诗”(冯自称是个大兵,将兵字上下拆分,即是丘字和八字),让识字的老百姓和大头兵都能看懂,不识字的也能听懂,激发他们的抗日斗志。比如针对在田间辛苦劳作的农民,他创作了《播种》:

公公掌耧媳妇前拉,孙子拿种边走边撒。

为何不叫牲口拉,家贫无驴又无马。

儿子怎么不见他?儿去关外不在家。

五年以前九一八,日本占去东三省,

工作被夺身被杀,留下一家三口,终日眼泪如麻。

好同胞,听我话,快雪仇恨救中华。

惟一救法定要打,全國男女老和少,齐心一致决胜他。

看到山峦绝壁间运送石料的工人,他创作了《运石》:

石壁岩,势如悬,有栈道,贯中间。

两副车子运石过,努力劳动出大汗。

弯腰驼背推又拉,二人在后二人前,运向城中去换钱。

石工家口衣食住,需用完全恃此山。

此山多石固可爱,莫忘东北之富源。

黑的水,白的山,森林矿产与麦田,千里万里相牵连。

日本国人逞强暴,一并夺去不肯还。

至今华北尚垂危,敌人欲壑永难填。

我们为要求生存,唯有武力保主权。

驱逐强盗回三岛,人民安乐版图全。

看到醉生梦死的酒馆食客,他创作了《小饭馆》:

小饭馆,傍路开,石头垒墙茅作盖。

风和日暖天气好,绅商游客络绎来。

三朋四友座常满,酒肉茶烟桌上排。

上下古今无不谈,大呼小叫把拳猜。

终日流连乐忘返,醉生梦死至可衰。

朝鲜亡国有此象,晋尚清谈国祚衰。

如今敌人逞强暴,整个民族正危殆。

生死关头在此时,救亡责任无旁贷。

时间精力皆可贵,虚掷浪费实不该。

埋头苦干齐振奋,无时无刻可懈怠。

看到济宁回民受到侮辱,他创作了《同胞》:

济宁多回民,安居乐本分。

一自倭寇至,劫难即来临。

寇军要吃猪,强逼回民杀。

大家不肯干,开枪就乱打。

同胞动公愤,奋起雪仇恨。

拼死齐反抗,杀敌二百人。

此事既传出,回民皆震怒。

各地多发动,誓死杀倭虏。

西安先响应,结队大游行,

男女与老少,个个要拼命。

若不杀倭寇,永远无自由!

五族须团结,并力报此仇。

冯玉祥回想起自己在察哈尔的抗日同盟军的失利,他没法忘却抗日——

抗日周年纪念

(一九三四)

日本帝国主义,无端侵我土地,

不知耻的人们,大唱不抵抗主义。

我们是四万万五千万人,被日本欺压的不如狗也不如鸡。

三千五百万同胞作了他们的奴隶,国土失了三百五十万平方里。

这样的军事,这样的政治,是如何的不争气!?

察哈尔竖起了抗日旗,六月二十日出兵收失地。

没到一月康、宝、沽、多全克复,多伦血战后又向敌追击。

这时候有人说我们是赤化,又有人指我们为叛逆,

要我去做垦务督办,要我去做训练总监。

什么意思啊?我是不懂的!

只要我不抗日,什么官都可商量计议,我明白了他们一贯的主义!

压迫我们是为帝国主义吐气,使我不能不把张家口别离。

举旗到今天整整一年,我们在这里纪念大战多伦多死伤的兄弟。

我们还有什么话说?日本的宣言是四月十七!

同胞的姊妹,同胞的兄弟,到底是谁们不义?

大祸已经临头,请把心窝里的话说几句!

哪怕是追思丁汝昌、邓世昌等清末将领的抗倭往事,冯玉祥所联想到的仍然是当前的抗日。

登环翠楼怀先烈

(一九三四)

丁提督汝昌

甲午年,中日战,

陆军既失败,海军也灭完!

丁提督羞愤无面把人见,决心自杀不肯活人间!

环翠楼上尊像悬,也不愧为后人的好模范。

邓管带世昌

中日战,海军败,

孤军撑持邓管带,怀有侠烈的心肠,抱有不可一世的气概。

炮已坏,不能放,

仍然开足马力向前闯,不能杀贼也死在海洋!

轰轰烈烈干一场,给后人留下个好榜样!

由此可见,冯玉祥虽然“隐居”泰山,但是他的每一根血管,每一个细胞都充满了抗日热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所见所闻,现实中的一草一木、一举一动,均能让他触景生情,联想到日寇铁蹄蹂躏下的国土、沦为亡国奴的东北同胞以及整个中华民族的危急存亡。

除抗日诗歌外,冯玉祥还在自己创办的武训小学中,匠心别具地编写抗日歌谣,在孩子们心中播撒抗日的火种:“日本人,不讲理,杀我同胞夺我地。小朋友,快快起,打倒日本出口气。”他还利用到泰安其他学校演讲的机会,如萃英中学、育英中学、仁德学校等,勉励师生“共同奋起,抵抗日寇,保家卫国”。

冯玉祥在泰山用笔杆子抗日的故事,已经融入到博大精深的泰山文化,他所创作的诗篇皆镌刻于石,成为泰山壮美山川的一景。

猜你喜欢

回民冯玉祥同胞
陈代南
刘毕新
冯玉祥提倡俭朴
学科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实施探索
浅探西昌回族史
冯玉祥 一个耳光丢爱将
BOTTOMS UP
从《穆斯林的葬礼》看回民厚养薄葬的文明观
方庆云书法作品赏析
理想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