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透析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的对策分析

2018-11-05张力维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2期
关键词:不安全因素防范对策血液透析

张力维

doi:10.3969/j.issn.1007 -614x.2018.2.113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的对策。方法:收治血液透析患者104例,平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行风险管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更低,且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风险管理护理实施于血液透析患者中可取得满意的效果,有效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对策

资料与方法

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血液透析患者104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案分两组。对照组47例,年龄41~ 74岁,平均(62.58±4.16)岁;男女比28:19;病程3个月—4年,平均(2.36±0.75)年。试验组57例,年龄40~ 70岁,平均(58.46±6.28)岁;男女比30:27;病程4个月~5年,平均(2.37±0.96)年。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不安全因素分析:①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差,缺乏执行力,护理水平低。②血液透析所用设备老化,且辅助设备的布置不合理且复杂;操作人员专业技能未达标,无法确保护理工作顺利开展。③目前大多血液透析护理人员缺乏血透护理安全知识及专业技能培训,导致无法灵活应对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防范对策分析: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含健康知识教育、心理干預、环境护理、基础护理、饮食指导等方面。

于此基础上,试验组行护理风险管理,具体:①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在使血液透析护理工作人员安全知识的掌握能力提高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法律教育,对操作章程进行详细制定,且与专业人员联合构建监督制度,以实施互相监督,最大限度减少风险事件发生。同时强化护理人员安全意识,适当减少其工作量与工作强度,以提高护理质量。②定期检查设备及维护:需安排专业人士定期检查及维护血液透视室设备,且备好仪器操作说明书;若发现设备存在问题,需立即上报并予以维修;针对性制定突发事件相应解决措施,对血透护理人员予以定期培训。③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技能:岗前培训护理人员,仅安排合格人员上岗;护理期间随时抽查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技能,且定期安排培训;通过开展技能讲座,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护理环境。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主要包括违规护理、医嘱处理不当及透析护理不当等方面。对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利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进行评估和分析,分非常满意、较满意及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数据皆由SPSS 22.0统计软件解析,计数资料用n(%)表达,且在组间对比用X2检验,P< 0.05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对比:试验组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5.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40%(P<0.05),见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与对照组的78.72%相对比,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6.49%)显著更高(P<0.05),见表2。讨论

血液透析护理专业属于特殊性的医疗领域,存在着一系列不安全因素,综合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可积极对各类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同时制定紧急应对举措,对患者透析过程中的安全起到有效保障作用[l]。

血液透析护理不安全因素包括护理人员因素与患者因素两方面:前者为护理人员护理专业技能及操作熟练度差,或者未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章程开展工作,致使透析期间出现血液感染、穿刺失败等情况;后者为透析期间患者体重控制较差,致使体重过快增长[2]。应加强血液透析室护理安全管理,并规范护理人员操作程序,严格遵守血液透析室规章制度;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并提高其责任心[3]。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使其护理危机防范意识得到提高,以使血液透析护理风险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通过增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教育,促进其专业水平提升,同时尽可能使护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完善,以确保护理质量的提升,防止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的出现[4]。此外,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严格遵循血液透析室工作制度展开工作,积极面对患者,详细记录其临床症状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等情况,且高度重视患者心理问题,及时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从根本上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进而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及质量[5、6]。

本研究结果与王晓煊等文献结果一致性较高[7]。由于受样本例数少等因素制约没有进一步进行分析,待进一步调查。

总结上文,对血液透析患者予以风险管理护理可达到防范风险效果,不仅能够使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显著减少,而且能使护理满意度获得有效提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咏梅,武晓波.血液透析护理安全管理及对策[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21(2l): 126.

[2]杨梅英,赵萍.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过多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4(7):650-651.

[3]柳莉莉.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管理因素的分析及对策[J].中国伤残医学,2014,(4):266-267.

[4]曹红敏,田斌,康薇等.某医院血液透析患者护理缺陷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河北医学,2017,23(4):702-704.

[5]陈艳华.血液透析置管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3):24-26.

[6]王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风险分析及护理管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3):8-10.

[7]王晓煊,伍婷.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发生危险因素与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41-42.

猜你喜欢

不安全因素防范对策血液透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油田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与防范对策
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