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前产后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分泌及喂养的临床影响分析

2018-11-05张雅楠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2期
关键词:初产妇母乳喂养

张雅楠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8.2.97

摘要:目的:探讨产前产后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分泌和喂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初产妇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产前产后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分泌及喂养状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母乳分泌<48 h例数、产妇喂养技巧掌握率和产妇母乳喂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前产后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分泌和喂养的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产前产后护理;初产妇;母乳分泌;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生长发育中最为适宜的天然、安全的食物,母乳中包括的营养物质适宜婴儿消化吸收且不易导致婴儿不适,母乳中的免疫成分会保护尚无完善免疫系统的婴儿抵御致病微生物的侵袭。此外,母乳喂养在保证婴儿身体健康、减少疾病发生、促进心智发育的同时,可增进母婴之间的情感沟通、减少产妇产后恶露、促进产妇恢复、预防乳腺癌等[1]。然而,在临床中,由于产妇分娩时过于疼痛、劳累或缺少母乳喂养知识等,导致很多产妇没能积极进行母乳喂养。本文通过对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初产妇进行产前产后护理,分析、探讨产前产后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分泌和喂养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初产妇130例,随机分65例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余下65例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产前产后护理的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产妇年龄21—35岁,平均(27.2±2.5)岁;自然分娩42例,剖宫产23例。观察组产妇年龄22~36岁,平均(27.5±3.O)岁;自然分娩44例,剖宫产21例。全部初产妇均在产前1—2 d入院待产,且全部产妇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初产妇的年龄、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和排除标准:①纳入标准:产妇自愿且能积极配合护理;有进行母乳喂养的意愿;身体健康且乳房发育正常。②排除标准:有母乳喂养禁忌证者;有严重疾病者。

护理方法: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产前产后干预护理,具体内容:①产前护理:护理人员为人院待产的初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普及,包括母乳喂养的优点、姿势及技巧、注意事项、喂养的时间、频率以及乳房护理方式等。积极进行沟通和交流,关注产妇情绪,培养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的意识和意愿,减少初产妇不必要的担心与顾虑[2]。为产妇设计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进食红肉、鱼肉、猪蹄等高蛋白、高维生素的催乳食物并保证产妇有充分的睡眠和休息时间。②产后护理:在产妇产后30 min及1h时分别让新生儿进行乳头吮吸,来提高乳头对吮吸的反应、刺激乳汁的分泌;保证产妇和婴儿每天不得分离>lh,不得使用奶瓶喂养并保证新生儿在进行哺乳前不进食。对未及时分泌乳汁的产妇进行乳房护理:自产妇乳房底部向乳晕方向做螺旋式按摩,5 min/次,再用拇指和示指匀速挤压产妇的胸壁处,每3hl次,5 min/次;用温度约45℃的热毛巾对乳房进行热敷,2次/d,5 min/次,指导产妇使用舒适、正确的喂养姿势。喂养前先挤出乳汁使乳房柔软,对于喂养时的乳头凹陷情况,可换用另1个乳房,也可用手指把乳头拉出并捻转,来引发泌乳反射。

临床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的母乳分泌时间、喂养技巧掌握情况及喂养状况。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母乳分泌时间对比:观察组母乳分泌<产后48 h 53例(81.5%),显著多于对照组的28例(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喂养技巧掌握情况对比:观察组喂养技巧掌握率89.2%(58/65),显著高于观察组的63.1%(4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喂养情况对比:观察组母乳喂养率70.8% (46/65),显著高于观察组的38.5% (2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母乳中包含着促进婴儿成长发育的重要营养成分,并更易于婴儿的消化吸收,其中的免疫物质会暂时替代婴儿不成熟的免疫防御系统,防止婴儿生病[3]。有研究表明,成人智商和其婴儿时期是否接受了母乳喂养有关,且在出生后9个月之前,婴儿的智商也会伴随母乳喂养时期的延长而有所增加。因此,临床上需要尽量提升母乳喂养率。产妇恐惧、疼痛的不良情绪会影响催乳素的分泌,进而减少泌乳量。而对乳房进行热敷和按摩则可通过神经反射促进催产素和催乳素的分泌,从而提升泌乳量和提前泌乳时间。

本试验中,对观察组初产妇在进行常规护理外还进行了产前产后护理,观察组泌乳时间及母乳喂养平均优于对照组嗍。

综上所述,对初产妇进行产前产后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母乳分泌,增加产妇相关喂养知识,显著提升母乳喂养率,护理效果较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文娟,陈秀丽,彭田红.产后健康宣教對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产后康复的影响[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7,3(8):173.

[2]吴成丽,张霞,黎红霞.全程心理护理对剖官产初产妇疼痛及心理状况的影响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1(16):527.

[3]江朋英,李霞,王雪华,等.产前产后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分泌及喂养的影响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30):4284-4285.

[4]袁红娟产前、产后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分泌及喂养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7(12):218-219.

猜你喜欢

初产妇母乳喂养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效果
关于母乳喂养的这些“奇葩说”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进社区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高龄初产妇围生期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