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宁颗粒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研究

2018-11-05周斌邵清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2期
关键词:三苯氧胺乳腺增生

周斌 邵清

doi:10.3969/j.is sn.1007-614x.2018.2.59

摘要:目的:探讨乳宁颗粒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乳腺增生患者150例,随机分为A、B、C3组。A组采用三苯氧胺治疗,B组采用乳宁颗粒治疗,C组采用乳宁颗粒联合三苯氧胺治疗。结果:B组和C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和C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和C组(P<0 05)。结论:乳宁颗粒治疗乳腺增生疗效明确,联合三苯氧胺治疗未能提高有效率,反而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乳腺增生;乳宁颗粒;三苯氧胺

乳腺增生是成年女性常见的乳腺良性病变。有资料显示乳腺增生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位列我国城市女性居民高发疾病之首[1],严重影响女性健康和生活质量。临床对于轻度且无症状的乳腺增生一般不予特殊治疗,对于有明显疼痛或者中重度增生的患者会给予药物治疗。西药治疗以雄激素或雌激素抑制剂为主,如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三苯氧胺,虽然治疗乳腺增生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其不良反应也很明显[2]。近年来,许多研究结果显示中医药治疗可有效地改善和控制乳腺增生,且不良反应少。本研究通过比较传统中药制剂乳宁颗粒和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为临床治疗乳腺增生提供更为有效的方案。

资料与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乳腺增生患者150例。入选前均经临床查体结合B超或钼靶诊断为乳腺增生的女性患者,并排除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50例。

一般资料:3组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治疗方法:A组给予三苯氧胺治疗,10 mg/次,1次/d;B组给予乳宁颗粒治疗,15 g/次,3次,d,饭后温水冲服;C组给予乳宁颗粒联合三苯氧胺治疗,其中三苯氧胺10 mg/次,1次/d,乳宁颗粒15 g/次,3次/d,饭后温水冲服。3组疗程均3个月,经期停药。

疗效评价标准[3]:①治愈:乳房疼痛及肿块完全消失,随访3个月无复发;②显效:乳房肿块缩小> 1/2,乳房疼痛明显缓解,隨访3个月未见加重;③好转:乳房肿块缩小> 1/3,乳房疼痛减轻;④无效:乳痛无减轻,肿块不缩小或增大、变硬。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病例数×100%。嘱咐患者定期来院随访,详细询问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立即予以对症处理或停药。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O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土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疗效评价:A、B、C3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4%、94%、96%,B、C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不良反应情况:出现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月经改变(减少或增多)、潮热盗汗等症状。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6%,B组6%,C组32%,B组明显低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论

乳腺增生作为女性的常见病,具有发病率高、难治愈、易复发、癌变等特点,严重困扰着现代女性。数据显示70%~ 80%的女性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其发病年龄正在逐步年轻化[4]。该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乳房周期性或非周期性胀痛,疼痛可局限在乳房某个象限或整个乳房,严重者放射至腋下或背部,经前期疼痛更明显[5]。但其发病机理尚不明确,最新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月经紊乱、流产次数、不合理饮食结构、痛经、初产年龄、怀孕次数是导致女性乳腺增生的高危因素。大部分的研究认为乳腺增生的发生与女性内分泌失调有直接的关系[6]。因此临床治疗大多以雌激素调节剂为主,其中三苯氧胺应用最普遍,有一定的疗效,但不良反应明显,如胃肠道反应、月经改变、潮热盗汗、失眠等表现,严重者可导致患者罹患子宫内膜癌。本研究也同样证实了这一点,三苯氧胺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治疗组。

中医学称乳腺增生为“乳癖”,多由肝气郁结,失于疏泄、乳络阻滞以至冲任不调、气滞痰凝而致疼痛结块,故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治疗乳癖的主要原则。乳宁颗粒由十二昧中药组成,其中柴胡、香附、橘皮、青皮可以疏肝理气;当归、白芍、白术可以补血补气;丹参、王不留行可以活血化瘀,赤芍、茯苓、薄荷可以去湿解毒。多药合用后起到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镇痛之功效。本研究结果显示,乳宁颗粒治疗乳腺增生效果明显,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三苯氧胺,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三苯氧胺。同时通过比较发现,乳宁颗粒联合三苯氧胺总有效率与单用乳宁颗粒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反而增加了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乳宁颗粒作为我国的传统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疗效明确,且不良反应小,优于西药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l]费菲.我国首份一线城市百万健康人群不健康数据发布[J].首都医药,2011,18(7):63-64.

[2] Visseher DW,Nanjia-Makker P,Heppner G,et al.Tamoxifen suppresses histologic pro-gression to atypia and DCIS in MCFIOATxenograts,a model of early human breastcancer[J].Breast Cancer Res Treat,2001,65(1):41-47.

[3]林毅,唐汉钧.现代中医乳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4]李卉,黎晓彤,宁平,等.女性乳腺增生症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0,18(1):17-19.

[5]郑俊.中西药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3):2887-2888.

[6]李斌,廖秋月,王兆芬,等.中国女性乳腺增生危险因素Meta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6,32(5):443-446.

猜你喜欢

三苯氧胺乳腺增生
小剂量三苯氧胺联合乳安片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疗法中应用来曲挫与三苯氧胺的对比研究
低频治疗仪联合中药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150例分析
药物联合综合心理干预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观察
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三苯氧胺配伍乳癖消治疗乳腺增生临床疗效观察
益气解郁汤联合三苯氧胺片治疗乳腺增生症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