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科创伤治疗中采用微创技术的疗效分析

2018-11-05程俊范声念赵春红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2期
关键词:微创技术

程俊 范声念 赵春红

d01:10.3969/j.is sn.1007 -614x.2018.2.1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微创技术在骨科创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骨科创伤患者160例,随机分两组。研究组采取微创手术方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术后恢复时间及换药次数等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的73.8%;研究组术后恢复时间(17.6±1.2)d,换药次数(10.3±2.1)次,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5±1.7)d及(26.9±3.3)次,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微创技术治疗骨科创伤具有明显优势,术后切口恢复速度快且不易感染,治疗有效率高。

关键词:骨科创伤;微创技术;有效恢复时间

传统的骨科创伤手术切口较大,易对创口周围组织造成二次损伤,患者术后出现伤口感染、复发等并发症的情况较多,恢复时间较长,对患者日常生活有着一定的影响,治疗效果达不到预期要求[1]。微创手术治疗骨科创伤具有手术速度快、精准度高的特点,能够减少或避免对创口周围皮肤、骨骼等组织的二次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伤口愈合及患者的早期康复翻。本文通过收治骨科创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传统方式和微创技术进行临床治疗,对比患者治疗有效率、术后恢复时间及换药次数指标,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2-2017年收治骨科创伤患者160例,男94例,女66例;年龄22~ 54岁,平均(31.5±3.3)岁;骨伤部位有膝关节、髋关节及肩关节3种。采用随机表法将160例患者分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骨伤部位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本研究所选取的所有患者均事先知情,签署知情通知书,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方法:患者入院后,首先根据受伤部位及严重程度确定是否使用石膏或支架进行固定,固定时间一般1周左右,手术在固定结束后进行。对照组采取常规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采取微创穿刺手术进行治疗,具体内容如下:准备好止血带和内镜,对患者进行麻醉处理后。以膝关节受伤为例,在小腿外侧避开血管密集处选择切口位置,切开后使用内镜对受伤部位进行详细观察,若存在凝血等影响视线的物质,则先进行清除处理,然后再进行内镜观察,检查软骨、韧带及骨骼的损伤情况,根据具体情况对软骨及韧带损伤进行处理。骨骼损伤要进行复位操作。使用浓度为0.25%的复方氯霉素地塞米松纱条进行手术中的引流操作,对手术中使用的器具设备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避免造成细菌感染。手术结束后对伤口进行清理,确保不存在异物,使用严格消毒的纱条包扎伤口,定时更换伤口药物至伤口愈合。患者受伤部位不同,切口位置的选取也存在差异,根据具体受伤情况进行选择,其余步骤相同。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术后恢复时间及换药次数。治疗有效是指患者伤处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无疼痛或偶尔疼痛,基本可以完成日常活动,对生活不存在明显影响。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描述,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2.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3.8%,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术后恢复时间及换药次数对比:研究组术后恢复时间(17.6±1.2)d,换药次数(10_3±2.1)次;对照组术后恢复时间(33.5±1.7)d,换药次数(26.9±3.3)次。研究组术后恢复时间及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传统治疗骨科创伤的方法是先对创伤处采用机械方式固定,然后对骨骼进行复位操作,手术操作过程对骨骼的生物特性有着一定的影响,不利于骨骼再生,且术后感染、伤口复发及骨质疏松等并发症较多,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满意度不高3。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微创的概念不断为大家所熟知,微创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在骨科创伤治疗中的应用包括微创手术和微创理念两个方面。微创手术治疗精确度高、针对性强,具有手术创口小、病痛少、不易感染及恢复快的特点,能够有效减少创伤组织对患者术后日常生活的影响[4]。有研究表明,在创伤骨科治疗中使用微创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确保患者身体健康[5]。通过对比研究骨科创伤患者采取常规方式及微创技术的临床疗效,证明微创技术治疗骨科创伤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切口小、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本研究结论与其保持一致[6]。本研究中,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时间及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与传统手术相比,微创手术治疗疗效显著,能有效减少伤口愈合时间,有利于患者恢复。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研究对比骨科创伤患者采取传统方式及微创技术的临床疗效,说明微创技术治疗骨科创伤具有明显优势,手术伤口小、术后切口恢复速度快且不易感染、治疗有效率高、患者满意度高,值得臨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晓忠,罗狄鑫,孙鸿涛,等.创伤骨科修复中采用伤害控制骨科学原则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58-60.

[2]张英泽.智能微创手术的概念及其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杂志,2017,33(8):673-674.

[3]李民.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3):97-99.

[4]贾科锋.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健康周刊,2017(18):18.

[5]许克宾.创伤骨科中微创技术的应用[J川缶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6):3002-3003.

[6]孙义武.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0):57-59.

猜你喜欢

微创技术
计算机模拟训练在泌尿外科微创手术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
微创硬通道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9例临床观察
髓内钉和微创钢板在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24例小切口泌尿外科手术临床分析
微创介入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微创技术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微创技术在口腔颌面血管畸形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