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治护航校园“零”欺在行动

2018-11-02严剑漪郭燕张巧雨

上海人大月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王梓高院普法

严剑漪 郭燕 张巧雨

今年9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以下簡称市高院少年庭)、市教育委员会未成年人保护处(以下简称市教委未保处)、市青少年服务和权益保护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服保办)、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市二中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在复兴实验中学主办了一场“法治护航校园‘零欺”法治课堂暨赠书仪式,4家主办单位负责人向学校师生代表赠送了《法治护航校园“零”欺》专题普法读本。同时,市高院少年庭庭长包晔弘、市服保办社工处处长吴志晖和广中学校校长乔俊君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法眼看天下》特别节目《法院院长在线》的直播访谈,与主持人、听众和网友们就“惩治校园暴力,普法读本价值几何?”主题展开讨论。

校园欺凌从漫画“活”到课堂

此次的专题普法读本编写非常精美,漫画人物生动活泼,对话幽默易懂,漫画册中专门设置了“给被欺凌者的话”“技术小贴士” “法官寄语”等温馨提示,很多内容综合了国内外心理学及校园欺凌行为案例的理论内容,可读性很强。近期将有首批4000本漫画册逐一发放至全市各初中学校。

在赠书仪式上,市二中院法官助理王梓焱娴熟地当起了“普法小老师”:“可怜的食草恐龙在快要找到栖息地时走进了死胡同,准备重新找路,却在紧要关头碰上了可怕的食肉恐龙。恐怖……绝望……这就是欺凌给受害者带来的感受。”王梓焱一边播放电影《恐龙》片段,一边向120名初中预备班学生介绍校园欺凌对被害人心灵造成的影响,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着。

“校园欺凌主要包括身体欺凌、语言欺凌、社交欺凌和网络欺凌等类型。”王梓焱是《法治护航校园“零”欺》漫画册的文字执笔人之一,为形象生动地说明身体欺凌的表现形式,王梓焱在课堂上自编自导了“打劫”短剧,并为同学们播放了一段警察叔叔演绎如何在遭遇欺凌时保护自身的短视频,同学们看得津津有味,并不时爆发出笑声。

媒体记者也受邀成为了法治课堂上的“学生”,他们与同学们一对一组队参与“复习”抢答。当王梓焱问道“你觉得欺凌者永远都是坏人吗”时,4组人员纷纷举手。“欺凌者一开始和我们都是一样的,只是因为家庭等原因才变成这样……如果有机会我愿意给予他们帮助……”抢答学生话音刚落,四周便响起阵阵掌声。

6年普法织就“少年司法保护网”

市高院在全国首创“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少年司法保护网”,并与市教委在市一中院、市二中院及长宁、闵行、浦东、静安、普陀、宝山、虹口等基层法院建立了“上海市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基地”。2012年至2017年,上海法院共举办青少年法治教育宣传活动约776次,参加人数约84403人次;市高院、市二中院、浦东法院、普陀法院编辑《悦读法律》《法润花季》《开心漫漫看》《少年天平》等未成年人法治宣传刊物约83期,共计向学校发放约91.39万册;市一中院、市二中院、宝山法院创设“小法槌” “法润花季” “菁菁法苑” “护航青春”微信公众号,累计阅读人数约87581人次;普陀法院、长宁法院、浦东法院分别开通了“校园天平”新浪微博群、“小顾法官在线”微博、“小小少年”QQ群,普法效果明显;宝山法院、浦东法院拍摄的法治教育系列微电影《都是网游惹的祸》《冲动是魔鬼》《唤来天使的重生》则受到了广大中小学生的喜爱。

自2012年起,市高院还与市教委、团市委等6家单位连续6年联合开展“春天的蒲公英——小法官网上行”上海市少年模拟法庭进校园进社区网络电视展评活动,该活动网上播放次数和投票数分别达100万次和110万次以上,并先后获得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中国法学会“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法治保障制度创新优秀事例”,上海市综治委2014年度上海市“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建设”十佳示范案例,第五届“上海依法治理优秀案例”入围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此次,市高院、市教委、市服保办及市二中院四方合作,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办、教育部等下发的《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等文件精神,通过发放专题普法读本的形式,延伸司法审判工作职能,发挥防范校园暴力行为、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社会职能。

市高院曾对全市校园暴力案件做过调研,发现校园暴力刑事案件主要集中在针对人身的暴力伤害或财产性暴力案件,加害人以年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主,共同犯罪比例高,且加害人与被害人大多具有同班同学或者同校学生关系。

“四位一体”早预防学自保

赠书仪式结束后,包晔弘、吴志晖及乔俊君作为特邀嘉宾走进了电台演播室。

“漫画形式的普法读本贴近孩子的阅读习惯,是很好的普及方式。”乔俊君在节目中分享了他接触校园欺凌者的故事,并指出,很多欺凌者小时候也受到家庭暴力,对学校来说,正确引导、多了解、多关心是非常重要的。

吴志晖从服务和保护青少年权益的日常工作中,总结了校园欺凌事件里存在的三大难点:发现难、界定难、处理难。他指出,以往工作中,较多强调学校的保护,其实学生的自我保护更重要,漫画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提升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很重要,惩治不是目的”。包晔弘表示,欺凌不仅涉及欺凌者、被欺凌者,还关系到旁观者,本质上是小朋友在人际交往上出现的偏差。

在直播过程中,三位嘉宾与主持人、听众及网友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不少听众作为父母,对校园欺凌事件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有听众表示:“校园欺凌真的是一个老话题了,可是,如何保护好青少年、惩治校园暴力、实现‘零欺凌,真的是我们每个家长关心的!”三位嘉宾对于学校、家庭、学生、社会如何采取有效预防措施给予了积极的回应。对于此次推出的普法读本,网友们纷纷留言称,有必要和孩子一起学习。

节目的最后,三位嘉宾提出,实现校园“零”欺的目标,需要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四位一体”的预防体系。

吴志晖提出,从工作中接触的案例来看,监护缺失的家庭非常容易产生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家长最大的职责是不要把孩子教育成欺凌者。而大多数学生作为旁观者,不要沉默,关键时刻要勇敢地站出来,不要做冷漠的旁观者,而要做坚定的保护者。目前,市服保办已开通12355青少年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热线电话,24小时为需要帮助的学生和家长提供咨询服务。

在学校工作方面,乔俊君表示,学校应及时介入、及时教育,现在学校已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法律知识教育活动,希望之后能更多地与法院少年庭合作,加强对学生的普法教育。

“校园暴力案件极大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导致了不健全人格的形成。防控校园暴力行为、减少校园暴力现象,需要综合治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今后,上海法院要不断探索少年司法提前介入解决,包括具有校园暴力行为在内的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的早期矫治机制,开展专门学校少年司法介入审查机制的可行性研究,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司法的‘四位一体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体系。”包晔弘表示。

猜你喜欢

王梓高院普法
智媒时代高校美育活动的传播策略
挑食的小怪物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多元化策略分析
普法
普法
普法
没法说 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