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宁区江苏路街道:三叠加四拓展 联合接待“送教上门”

2018-11-02黄怡静

上海人大月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送教上门长宁区楼宇

黄怡静

一个迈向现代化强国的民族,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来振兴?一项开辟新时代篇章的事业,召唤什么样的人才来担当?9月20日中午,在长宁区江苏路街道华敏翰尊国际大厦内,一群白领家长与教育专家正在进行着热烈讨论与思想碰撞。这是江苏路街道组织的“两代表一委员”联合接待教育专场活动。

提前一月广征诉求

江苏路街道邀请长宁区党代表、区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周柳贞,长宁区党代表、市第三女子初中党支部副书记徐斐,长宁区人大代表、上海市长宁区愚园路第一幼儿园园长张蕙,长宁区政协委员、上海市延安中学党委书记马越,市金爱心教师、延安初级中学赵庆义,走进楼宇企业,为职场家长开了一次“特殊的家长会”。长宁区人大代表工作室主任张聆与江苏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李世樑共同为楼宇接待联系点揭牌。

“两代表一委员”联合接待教育专场活动已连续举办了2年3场,为了扩大群众的受益面和参与率,今年更是提前一个月在“江苏社区”微信公众号发布预约报名通道,利用社区四个中心(愚园路市民中心、文化活动中心、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党建服务中心)电子屏、“人大代表之家”宣传栏进行广泛宣传,同时在服务企业联络群、楼宇党组织工作群、“两新”组织工会群等微信群组织动员,多渠道、全方位搜集企业高管、职场白领的诉求,搜集到教养问题和建议34个。面对家长抛出的一个又一个问题,代表、委员、专家以其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家长们答疑解惑,共同探讨科学育儿经。

四个拓展“零距离”沟通

江苏路街道在“两代表一委员”联合接待工作中不断探索、尝试,搭建了以街道党工委为中心,以愚园路历史风貌街区党建联合体、街道“人大代表之家”为载体,以居民区党建服务站、樓宇党建服务点、人大代表联系点为阵地,辐射街区、小区、园区、校区的四级联系网络。坚持统筹政府各部门行政资源、社会各层级公共资源和楼宇园区企业资源,为社区居民、楼宇白领、园区企业提供更好的精细化服务,在“两代表一委员”联合接待中做好三道“叠加法”:叠加特色主题专场接待,提升社会治理的有效性;叠加专家团队政策解读,提升诉求答复的针对性;叠加楼宇园区接待点,提升群众参与的广泛性。

接待主体由代表委员向专家学者拓展。探索“3+X”(2名代表+1名委员+X名专家)联合接待模式,即辖区内13个居民区每年安排24次联合接待活动,在确保居民区接待点常态长效管理的基础上,继续创新试点、拓展渠道,邀请延安初级中学、区科委等专家学者共同参与联合接待。从2017年1月至今,已开展4次专场接待,代表委员接待27人次,专家参与5人次,白领受益96人次,现场提问61个,协调解决59个。

接待对象由“白发”向白领拓展。针对职场白领普遍关注的家庭健康教育、人才扶持政策等需求,在园区、楼宇举办服务企业、服务白领专场接待,有工商银行长宁支行、招商证券娄山关路营业部的金融工作者为各类企业提供法务、财税、融资等方面的专业辅导和定制服务,也有市、区名校校长与宝爸宝妈共同探讨科学育儿经。组团式服务、“零距离”沟通的方式深受企业家和白领认可。

接待预告从“口口相传”向“动动手指”拓展。为了扩大受益面和知晓度,专场接待将纸质预告登记问题的方式改为微信扫码报名和在线留言提问。在“江苏社区”微信公众号发布预约报名通道,在多个微信群组织动员,变“接受沟通”为“主动沟通”,变“上情下达”为“下情上传”。

接待地点由居民区向园区楼宇拓展。截至目前,从百年愚园路到江苏路商圈,已分别设立1个园区联合接待点(嘉春753园区)、2个楼宇联合接待点(舜元企业发展大厦、华敏翰尊国际大厦)。代表、委员带着主题走进楼宇“送教上门”,既提高了现场答复率和群众满意度,又增强了代表、委员的履职意识和作用。

猜你喜欢

送教上门长宁区楼宇
优化楼宇产业生态探索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
凝聚年轻活力,助推“两新”起飞
楼宇党建亮实招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
试论残障儿童送教上门的实践与探索
开心一刻读者评刊表
融合教育架构下“送教上门”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重度残障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的研究
党建引领自治 自治改变生活
深化拓展“凝聚力工程”建设提高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