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更新中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创新

2018-11-02

山西建筑 2018年28期
关键词:文脉建筑

齐 柠 许 颖 谢 意

(1.长春工程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2.武汉时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14)

近代以来,西方文明以一种傲慢的姿态强势抵达世界舞台的中心,随后便大规模的攻城拔寨。中国,一个古老的东方文明之国,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当锄头铁犁遇到舰船大炮,血雨腥风无法避免,几千年的文明面临着未有之奇变。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以儒家为主的中国文化,其核心价值观受到重创,从上到下,中国的面貌为之巨变。

激荡30年的改革,中国从一个废墟中站立起来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回首来路,用木头书写的历史已成丰碑,而用混凝土记录的当代,却是一个尴尬的存在,不见来路,也不知归途。千城一面,本是痛心疾首,而这表层的背后的深层原因,便是文脉的断裂,文化的低头[1]。民族当自强,文化当自信。

1 文脉的断裂

建筑,永远是历史的承载者,它如实的记录着过去,也如实的照见当代。中国近代史,是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随着外国列强的侵入,迫使中国打开闭关锁国的大门,而双方实力悬殊,中国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批批西式建筑在殖民地上疯狂生长。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伴随着西方强势文化的全面入侵,以西方主导的工业文明占得优势。中国社会在外力的强制作用下,开始艰难的转型。

转型初期,中国是农业大国,而在儒家的价值体系中,重农抑商,此时与旧建筑体系紧密联系的原有建筑体系完全不能适应新的需求,新的建筑类型大量涌现。到20世纪20年代、30年代,新建筑体系已大体上形成,其中包括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新材料、新技术的引入,建筑外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筑外观上多采用殖民式或欧洲古典式风格,结构多为砖木混合结构。20世纪初期,除了在租借地、通商口岸、附属地等地区被动输入了当时被称为“洋房”的建筑外,中国第一、二代建筑师在西方古典体系的教育下,设计出的建筑中大部分沿用了西方通用形式,在国内构成另一种洋式风格,形成的这一风格在大城市中分布较广泛。

自1949年以来的50年里,中国建筑历史被分为两个时期,前一个是从1949年到1978年,称为自律时期。后一个是改革开放时期。前一时期,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经济处于恢复期。在这个新旧之交的特殊时期,国内外政治环境却非常复杂,这对于国内建设活动而言,是非常不利的,时不我待,没有留给建筑师们实践的机会,建筑一切向着苏联看齐。建设初期,建设部提出建筑要以“适用、经济、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为建设政策,以“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为建设总路线,甚至愈演愈烈地开展“设计革命”运动。在政治环境如此动荡不安的年代,建筑理论无从建立,建筑也就很难形成自有的特色。

改革开放以后,西方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即形式服从功能,快速传播到中国,盛行的功能主义让建筑更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日常的基本需求,却忽略了地方特色和传统的文化气息。而后,后现代思潮的涌入,激起了学生们的兴趣,引发了一段时间热潮。再者,认为改革开放的城市追求的是科技,现代化,而传统的文脉属于过去,如果继续延续,将是与国际脱轨,呈现的是反现代主义的思想[2]。这一误读,使得文脉再次断裂。

2 建筑文脉的价值

2.1 历史价值

建筑是历史的载体,是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萧何曾言:“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一座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它集聚了当时人们最高超的技术,最先进的文化以及最高的艺术水平,使得它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3]。而保存下来的建筑,使后世之人,窥建筑一角而知当时的盛世芳华。

《建筑的十盏明灯》曾指出:“没有建筑,我们照样可以崇拜,但是没有建筑,我们就会失去记忆。”经历岁月积淀的建筑承载了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记忆,让他们对过去的那份情感有了物质寄托,当他们再回首往昔时,也会有物可寻,即使一片砖一片瓦,纵然不再拥有当年的模样,人们也可以通过改造再利用后的新形式,感受到过去的点滴。

2.2 文化价值

汉武帝废除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地位如日中天,自此便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习主席在纪念孔子诞辰之际,说:“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文脉的文化价值可见一斑。

深受儒家影响的中国传统文化,其建筑形制也与儒家精神保持着高度的统一。以仁义礼智信为“五常”,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为“五伦”的伦理社会秩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这一主导思想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单体建筑的营造过程。如《考工记》中所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面朝后市,左祖右社。”《宋史舆服志》记载道:“私居,执政、亲王曰府,余官曰宅,庶民曰家。……六品以上,宅舍许作乌头门,父祖舍宅有者,子孙许仍有之。凡民庶家,不得施重栱、藻井及五色文采为饰,仍不得四铺飞檐。庶人舍屋,许五架,门一间两厦而已。”从这可以看出,单体建筑的形制是有着极其严格规定的,不得僭越,等级森严。再如中国北方的四合院民居,平面讲究轴线对称,主从有序,无不体现着礼制,长幼、尊卑有序,这是宗法制度和伦理思想在建筑上的典型代表。

3 建筑更新中历史文脉的传承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古老的言语,照见古今,在传统价值观分崩离析的当代,一语成谶。“千城一面”的故事一再上演,全国各地一些有意义的传统生活场景被破坏,城市也因此失去了自己的特色,由历史自发形成的街道、胡同、牌坊等等城市形态作为完整表达城市意象的文脉,被成片地拆除,代之以高楼林立。很快各地大拆大建,大兴土木,高楼不分南北东西地,成功复制。在浩浩荡荡的造城运动中,已经威胁到城市形态的相容性和延续性。如今令人庆幸的是,更多的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意识到了延续文脉的意义。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建筑更新历史文脉的传承成为当今建筑更新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是建筑师不可避免的责任。

3.1 设计前期的基本考量

在对某一区域进行建筑更新时,设计之初应对所在区域进行系统的解读。建筑设计前的初步分析可以从空间和时间两个基本的思考维度展开。

空间上,考察当地地理环境,了解其地理地貌,气候特点等。自古择一地而栖居,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在古代有专门研究此类学问,谓之堪舆论,也称之为风水学。“择水而临,依山而居”是很多古代村落的选址特点。不同的自然环境,会产生不同的城市景观,如城市依山就势呈自由布局的山城重庆,雨水充沛,水道穿城的苏州。时间上,从人文角度出发,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自然环境中,先民适应环境,改造环境,以此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富足。先民们在与环境的共生中,也孕育出独特的人文景观。它如实的反映出特定环境中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想观念、遵从的规章制度,而这些又反过来塑造出别具一格的城市建筑风貌。

除这两个维度的考量外,从更高一个维度来说,便是地脉。只有对相应地区的地脉做仔细研究和勘探,才能够从整体空间去把握全局,营造其本身应有的场所感,给再次踏上这片场地的人一种心灵上的感应。就国内现状而言,不乏有一些建筑更新与延续传统文脉结合较好的案例。如金陵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设计,设计者在面对大报恩寺遗址和新建筑时,持有一种绝对保护原有地脉的原则,以一个“口”字形的框架将发掘的遗址围合起来,这不是简单的随意划个界限,它与明代大报恩寺的内院的形状以及尺度相吻合。其次,博物院地处雨花山岗的余脉上,从西向东高差足有5 m,对于如此大的高差,设计者尊重原有地形特点,顺山势而建,形成高低起伏的室内展览空间(见图1)。保护原有格局,不仅体现在整体建筑空间架构的建造上,其细部的处理亦是如此。为保护西入口处的御道、香水河、御赐石碑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原有空间格局[4],设计师将因功能需要设置的游客服务中心等建筑物,全部转入地下,在视野上,呈现的是已复活的古迹而非旅游景点(见图2)。

3.2 传承文脉的基本思路与手法

不论是在原有建筑遗址上复建,还是在历史街区中对建筑作适当的更新,它总会和建筑所属年代附有的信息有着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体现在建筑形式、空间形态、界面构成等方面。在建筑中,能够最直观体现文脉延续的要素是建筑形式。

如何在建筑外观上体现过去和现在的时态联系,如报恩寺新塔的重构(见图3),它未按照记载中的图例恢复原有建筑形式,而是继承明代报恩寺塔外立面上各部分的比例和韵律,结合现代功能的需求,以新形式展现。作用于塔身主体的材料,是由中国艺术玻璃大师施森斌先生及其团队研发出的熔色塑形玻璃加钢化玻璃的叠合玻璃,研发的时间长达四月之久。明代的报恩寺塔的建造,也是使用了当时最新的技术和工艺,是那个时代辉煌的建筑[4]。因此,它们在建设思想上,一脉相承,呈现出过去与现代紧密的联系。除形式重构外,上海新天地的改造展示了另一种延续历史的方式(见图4)。在改造更新中,新天地采用了“昨天,今天,明天”的设计思想,拆除违法乱建的房屋,保留了中共一大党代会等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所,同时也注入新的肌体,建设了具有现代感的建筑,给行走于新与旧时空中的人们一种特殊的体验。街区中建筑改造,坚持外观“整旧如旧”,内部“改造革新”的原则,还原部分建筑原有的风貌,同时满足了人们现代化生活的需求[5]。整个街区,呈现的是一种发展中的中国面貌的一个缩影,诠释了时代延续的动态过程。自2001年竣工,至今都保持着活力,不愧为街区改造中的典范。

4 结语

在城市快速更新中,决策者缺少对文脉的注重与解读,使得城市的面貌出现千篇一律,失去了城市原有的特色。因此,建筑师在对建筑进行更新改造前期,应对建筑所属区域做仔细的研究和勘察,把握全局,恢复其特有的场所感,使其不在时代的洪流中消失殆尽。同时,结合当下的时代信息和技术,激发建筑活力,让它成为符合当下时代发展的新建筑。

猜你喜欢

文脉建筑
王亦如:只为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脉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脉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设计的文脉 第1季
建筑的“芯”
山居中的石建筑
守望乡愁 传承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