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现象学在宗祠建筑风貌研究中的应用探讨

2018-11-02

山西建筑 2018年28期
关键词:宗祠现象学风貌

袁 海 杨 立

(1.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2.南昌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江西 南昌 330108)

1 建筑现象学的内涵

建筑现象学延续于现象学,其主要的内容可以总结成下面两要点:

1)建筑现象学核心内涵是研究场所或建筑存在的源泉,是具体存在的,能被人们所感知的。

2)建筑现象学主要研究人与建筑之间联系,由此产生体验和记忆。

建筑现象学分为场所现象学和知觉现象学,场所现象学为研究具象的存在提供了理论基础,知觉现象学为研究抽象的体验提供了研究方法,两个理论都是基于人的感知、体验和记忆。场所现象学主要探究抽象未知的空间,进而形成人情感驻足客观存在的带有记忆的空间,营造出“家”感觉的场所[1]。建筑知觉现象学研究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对人情感形成的体验,这是一个动态过程,利用身体的能动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丰富场所认知。

2 建筑现象学与宗祠建筑风貌关系

“风”是一种内在抽象的形态,包含了众多非物质的形态;“貌”则是外表外貌或外形的具象体现,建筑风貌囊括了“风”的意向和“貌”的具象。宗祠建筑是闽粤赣常见建筑类型,是典型具有特色建筑风貌的公共建筑。依据建筑现象学理论,宗祠建筑风貌可划分为丰富的自然景观、传统祭祀的中心、传统文化的载体、社会风俗的核心和社会心理的发源。

2.1 丰富的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囊括了气候、地理大环境、区域小环境、植被等要素。自然景观对宗祠风貌组成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景观因素是宗祠环境风貌的基本要素。环境通常形成早于宗祠建筑,比人工环境形成的记忆更长久,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2)景观因素链接深层记忆。宗祠建筑伴随着村落发展而变化,是人们的情感寄托。

2.2 传统祭祀的中心

宗祠的主要功能是祭祀,在村落和文化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具有威严性,且权威性最大。宗祠在村落中是最重要的公共建筑,因此在规模一般来说是最大的,装饰是最豪华的。族人的族长选举、族谱的编制、族训的拟定甚至婚丧等重大事件都在宗祠中进行,具有最高的权威[2]。

2)宗族文化是宗祠形成的内在因素。宗族文化世代相传,主要体现在族训、家规、民俗风情等,是宗祠形制形成的主要原因。

2.3 传统文化的载体

中国拥有五千年历史文明,是个“礼仪之邦”,这在封建时期的等级制度之中与宗祠建筑形式、整体布局之中均有所体现。

村落中的民居一般是一进或两进,规模相对较小,宗祠一般是三进或更多,规模宏大,体现了宗祠在村落中的重要性。中轴对称,大厅居中,厢房两边分置,印证了中国传统的礼仪。

宗祠建筑中,大木作和小木作集中了村中最高超的技艺,屋顶、门窗内饰的雕饰不但彰显了传统手工艺的精湛,而且蕴含了族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4 社会风俗的核心

社会风俗包含“风”与“俗”两方面内容。“风”主要指的是区域的先天条件,包含温度、湿度和自然环境等因素;“俗”主要指区域内,人文习俗积淀形成的一种风尚,包括人们逢年过节的活动,或婚丧大事的行为。

每逢过春节,家族中年长的带一家老小到祠堂祭拜祖宗,一来缅怀祖先,二来在祠堂寄希望于未来[3]。之后的元宵佳节,在宗祠前一般会举行重大的公众参与的活动,比如猜灯谜、舞狮子等,将这种民俗风情世代相传,宗祠是族人相聚的重要场所。

2.5 社会心理的发源

社会心理是知觉里面最高等级的一种形态,是人们根据特定区域结合自身视、听、触、嗅、味觉积累形成的一种记忆模式。

社会心理的形成跟人们的体验息息相关,比如在视觉方面,建筑装饰彩画依据绘制的繁杂和精细程度,从高级到低级分为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和玺彩画的繁杂视觉模式和旋子、苏氏彩画的简洁视觉模式,形成了人们从高级到低级的心理认知。在宗祠建筑中,很典型的等级分类体现在屋顶的样式,等级较高的屋顶一般采用歇山和悬山,甚至采用重檐形式,等级较低的通常采用硬山形式。

人们通常认为祖先逝去灵魂犹在,建造用于祭祀的宗祠形式取自于民居,但规模和形制高于民居[4]。在宗祠建筑中,我们通常可以看到中轴对称,多进带横屋带天井的平面格局。为体现宗祠的神圣感和威严性,宗祠的大厅和横屋往往尺度大于我们对民居的认知尺度,久而久之,宗祠的高大体量在人们心中形成神圣、严肃的社会心理。在竖向空间上,宗祠一般会采用阶梯式的设计,宗祠的大厅或横屋一般会高出地面很高,烘托出人们对祖先的崇敬的心理。

3 基于建筑现象学对宗祠建筑风貌的探讨

建筑现象学是以“还原”现象本真为方法,以“人”为研究中心,以真实生活的具体事物为研究对象,为宗祠的抽象“风”和具象“貌”研究提供了方法。建筑现象学的场所现象学对宗祠风貌的自然景观、传统祭祀、传统文化提供了分类研究基础,知觉现象学对宗祠风貌的社会风俗和社会心理提供了分类研究基础。

人们对宗祠风貌的感知从低级到高级可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5个等级。宗祠风貌中的自然资源是最基本的人们对宗祠风貌的宏观认知,传统祭祀是宗祠的主要功能,满足人们对宗祠风貌感知的安全和社会需求,传统文化上升到历史文化层面,在宗祠建筑构件中体现出来,这三方面跟场所现象学相关联。社会风俗和社会心理是精神层面的体现,人们的日常活动和心理状态是人们对宗祠风貌感知的积淀,这两方面跟知觉现象学相关联,见图1。

4 结语

建筑现象学在宗祠建筑风貌的研究中具有指导作用。建筑现象学的知觉现象学理论可以指导研究宗祠建筑风貌中抽象的“风”,以此可以将宗祠建筑风貌划分为社会风俗的核心和社会心理;建筑现象学的场所现象学可以指导研究宗祠建筑风貌中具象的“貌”,以此可以将宗祠建筑风貌划分为丰富的自然景观、传统祭祀的中心、传统文化。这为诸如宗祠之类的传统建筑风貌研究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新视角。

猜你喜欢

宗祠现象学风貌
新加坡的庙宇宗祠会馆建筑
包裹的一切
小城镇风貌控制研究——以中庙风貌控制规划为例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慷慨宗祠祭先贤
对“如是我闻”的现象学诠释
库车城市风貌
论现象学时空的实践本性
福建古田杉洋宗祠遗产调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