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旱作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分析

2018-11-02张碧岱刘锁萍宋兴平冯丽赟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8年6期
关键词:旱作覆膜节水

张碧岱,刘锁萍,宋兴平,冯丽赟

(山西省农科院隰县农业试验站,山西隰县 041300)

马铃薯作为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其喜好阳光,但是却不耐高温,怕旱、怕涝,所以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采用了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进行栽培,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马铃薯旱作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的优势

马铃薯生长喜好冷凉的环境,而且在其生长的过程中,薯块要求土壤环境疏松透气、凉爽湿润。在结薯期对水分要求比较敏感,遇到干旱,土壤水分主要维持其植株生长,薯块就会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是影响马铃薯产量的主要因素,所以针对这一情况,在旱作马铃薯生产中采用了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有效的防止这一情况的发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创新已经成为现阶段农业发展非常重要的内容,所以在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方面也应创新和发展,因此,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的出现,而且被广泛的应用于农作物栽培中,尤其是马铃薯生产中[1],是栽培技术创新的必然结果,也是对旱作马铃薯生产技术极大的提高。首先,在马铃薯种植栽培的过程中,采用旱地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是一种创新的方式。其次,利用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可以实现马铃薯生产过程中增温保墒的作用,为马铃薯的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进而提高马玲薯生长的质量以及产量。第三,利用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不仅能够促进马铃薯的产量的提高,还可以促进当地马铃薯新品种的应用推广。第四,由于种植马铃薯地区的耕地一般属于坡耕地或者是保水保肥能力较差的地块,受季节性干旱的影响非常的严重,所以利用旱作覆膜集雨节水技术可以有效的控制马铃薯不受季节性干旱的过多影响。

2 马铃薯旱作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的现状

马铃薯相比其他的农作物而言,其适应性比较强,而且对于周围生长环境的要求也不严格,所以马铃薯在农业种植中非常的受欢迎。但同时马铃薯如果在生长的过程中,水分不足就会严重的影响到马铃薯的生长,进而降低马铃薯的产量及质量,通过应用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之后,有效的改善了马铃薯的生长环境,使得马铃薯种植田水分蒸发量降低,抗旱性得到整体提高,进而促进马铃薯的产量提升。

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2]。首先,在马铃薯栽培的过程中,由于旱作覆膜集雨节水技术的先进性,种植农户掌握的技术不足,无法达到马铃薯旱作覆膜集雨节水栽培的理想效果。其次,由于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中覆膜宽度、集雨面大小、露地的比例、种植部位的不同等农户掌握不好,造成马铃薯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的使用不当,影响到马铃薯的生长。第三,在马铃薯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和传统的栽培技术相比,过多依赖农业机械,使得马铃薯的种植成本增加。第四,农户在选择马铃薯的品种以及种植密度的时候,如果没有与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相结合,同样也会影响到马铃薯的田间生长和产量水平。第五,在马铃薯种植时由于种植密度较小,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无法充分的发挥其作用。有些农户忽视了马铃薯种植的轮作倒茬,进而使得马铃薯种植的病虫害发生严重影响产量。第六,在使用覆膜集雨节水技术栽培马铃薯之后,由于薄膜不能及时的处理,造成了环境污染,进而影响到后茬农作物生产,使农民今后农业生产的经济收入受到影响。

3 马铃薯旱作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的应用

在马铃薯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农户不仅需要提升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同时还需要掌握覆膜集雨节水的技能,所以针对旱作马铃薯生产应用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在当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

3.1 加大对旱作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的宣传和示范

在马铃薯种植的地区,首先,县、乡相关部门应组织专家组,对农民的马铃薯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进行培训,使得农民不断掌握该项技术并应用于马铃薯生产。其次,政府应加大对该项技术推广的重视程度,加大投入力度,进而有效的推动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的发展。第三,对于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的推广,乡镇应根据马铃薯生产不同的生长阶段,邀请有关专家进行技术讲座及去田间地头进行实地技术指导,从而有效的提高农民的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水平。

3.2 加强因地制宜制定技术措施

由于马铃薯种植地块不同使用的集雨面与膜侧露地不一,所以应根据地形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结合当地实际的降雨量、土壤等因素因地制宜的制定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方案,通过不同覆膜方式的具体应用,有效的提高自然降水水分的利用率,促进覆膜集雨节水技术充分的发挥其作用,提高马铃薯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在山西的晋西南山区种植马铃薯一般都是缓坡地,我们在有代表性的地块进行了该项技术的试验研究,研究共设4个处理,平均行距为70cm,早春覆膜。具体试验设计如下:处理1是集雨面膜宽40cm,膜侧露地是30cm种植一行;处理2是集雨面是50cm的膜侧露地是20cm种植一行;处理3是集雨面60cm,膜侧露地是80厘米种植两行;处理4是行距为70cm没有集雨面的露地平种(对照)。

图1 田间种植

表1 产量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处理1产量结果最高,处理2和3产量结果也高于对照处理4。由此可见,覆膜集雨节水栽培不同的覆盖方式,由于集雨面的大小不同播种方式不同产量表现各不相同,总体来讲都增产。此外,又因为栽培的方式不同使得它们之间的农艺性状不同(表2),从而影响经济效益不同(表3),相比较而言,整体上还是第一种方式比较好。

表2 农艺性状

表3 经济性状

根据以上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的是缓坡地种植马铃薯采取第一种方式覆膜集雨节水效果好,产量高,商品薯率明显提高,增加了农民种植马铃薯的经济效益。所有在旱作马铃薯生产中,根据马铃薯种植地的情况针对性地选择覆膜集雨节水技术非常重要。

3.3 优化马铃薯旱作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

为了使马铃薯旱作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很好地发挥作用,必须使马铃薯种植的其它高产配套技术同时发挥作用。在马铃薯种植时,一定要注意种植田的轮作倒茬,可以大大减少马铃薯生产田病虫害的发生,特别是病害的发生。其次,一定还要重视品种的选择,根据生产条件和气候特点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品种,并且要大力推广和应用脱毒种薯,进而使得覆膜集雨节水中的地膜、保水剂和垄沟栽培的作用充分发挥,提高马铃薯的单产水平。第三,马铃薯的旱作覆膜集雨节水栽培一定要在早春地表解冻15cm以后进行起垄覆膜,这样既可以保证原有墒,还可以积蓄覆膜时期到种植期间的降雨,为马铃薯的播种及生长期积蓄足够的水分。

3.4 加大对于覆膜集雨节水技术使用后的管理

在使用完马铃薯旱作覆膜集雨节水栽培之后,地膜就会破碎,这些破碎的地膜会形成农业生产垃圾,土壤无法降解这些薄膜塑料,最终就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要及时的处理地膜碎片,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4 结束语

总之,马铃薯旱作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的应用,使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马铃薯生产能够有效收集和利用有限的自然降水,最大限度的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使得旱作马铃薯生产水平上一个新台阶,产量明显增加,质量不断提升,为旱作马铃薯的抗旱节水栽培实现高产高效益提供技术支撑。同时旱作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的应用,在实际的马铃薯生产过程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机械化应用程度的不高、地域条件的限制、薯农认识程度的差异等。所以需要政府的进一步大力支持,乡镇相关部门大力的宣传,加大薯农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民掌握马铃薯旱作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旱作覆膜节水
让“有机旱作·晋品”成为一张靓丽名片
“旱优73”覆膜直播栽培技术研究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有机旱作落地生根 实用技术推广见效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在『有机旱作』上做出特色
苹果秋覆膜 树体营养好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