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人学中人的素质思想探析

2018-11-01姜瑶

现代交际 2018年14期
关键词:社会发展素质

姜瑶

摘要:人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强大力量。目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高素质的人才是必不可少的。而要想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需要正确理论来加以指导。作为马克思主义题中应有之义的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就蕴含着丰富的人的素质的思想,本文深入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关于人的素质的特点、结构、分类的观点,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几点提高人的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 素质 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4-0200-02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但国民素质也要予以重视。从马克思主义人学中汲取有关人的素质的思想养料并加以研究,对于促进国民素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关于“人的素质”的科学界定

(一)人的素质的特征

事物的基本特征就是该事物内在本质的反映,所以深入了解人的素质的特征也会加深我们对人的素质的了解。

(1)人的素质具有内在性。通常所说“透过现象看本质”,人的素质作为自然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的本质的东西,不会轻易地表现出来,而是人们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中逐渐显现出来。所以要想认识一个人的素质的高低与好坏,只能通过长时间的观察与接触才能够得以掌握。

(2)人的素质具有稳定性。一个人素质的高低不会是一时的表现,人们一旦拥有了某种素质,那么他的这种素质就会在很长的时间里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表现出来。我们所说的人的素质的稳定性也是一个相对稳定性。它不是形而上学的静止论,而是动态发展,不断提高的。

(3)人的素质具有整体性。人虽然具有各种各样的素质,但他们不是独立的个体,也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协调发挥作用,这就是人的整体素质。人的整体素质发挥作用就是表现在人的主体性和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的能力与条件。

(二)人的素质的结构

(1)人的第一层次素质:自然素质。自然素质就是指人一出生就拥有的素质,既包括身体素质也包括心理素质。人的身体素质是人们最基本的素质,它是人们身体适应外界自然环境变化的能力。人的心理素质是指人们的心理功能状况,也包括人们的心理适应外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的能力。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虽然在先天上会有各项差异,但是也都能通过后天的锻炼和提高来加以改变和提升。

(2)人的第二层次素质:社会素质。人的社会素质是指人们在所拥有的自然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和锻炼形成的素质。是指人们所拥有的与该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修养、能力和才干。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伦理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和实践素质等等。人的社会素质是人们所特有的,只有社会素质才是现代人即真正现实的社会的人的素质,是现代社会的每个成员所必需的基本素质。

(3)人的高级层次素质:专业素质。任何人生存于世都必须进行劳动,因此人的专业素质也是人们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人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于专业知识的把握程度、对于职业技能的熟练程度、职业道德的高低、职业审美的好坏以及对于自己职业的适应能力等素质。

二、关于“人的素质”的分类问题

进一步探讨各种具体素质要素在人的整体素质的的功能、地位和作用,从而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人们提高自身的素质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以提高思想素质为引导

当前我国人民都在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因此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托,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人们能够明辨是非,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保持为人民服务的态度,成为自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以提高劳动素质为手段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不断地提高人们的劳动实践素质,帮助人们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在劳动实践中逐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书本知识,从而促进自身德、智、体、美等素质的全面提高,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以提高情感素质为基奠

情感就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在和外部世界的接触中产生的一种复杂的心理体验,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建立在正确世界观和崇高理想信念基础上的热烈的感情和坚强的意志,是鼓舞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所以提高人们的情感素质,必将能使全中华儿女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关于“人的素质”的提高途径

(一)优化外部环境是提高人的素质的社会途径

首先,自然环境对于人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自然环境的优劣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的好坏。长时间面对被污染的生存环境,人们也会产生反感、焦躁、不安等不良的情绪。这十分不利于人们的健康发展。因此重视优化自然环境、保护生态自然条件是十分必要的。其次,社会环境对于人们的社会素质和专业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社会大环境是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总和。社会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在内)是展现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它是人们的社会素质和专业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社会的微观环境是包括家庭、社交环境在内的人们接触最直接的环境条件,所接触的人的品质的好坏,工作环境的好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家庭氛围和谐与否、长辈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心理素质、思想政治素质、伦理道德素质的养成。所以要想提高人們的素质就要提高对社会环境的优化意识。

(二)参加社会实践是提高人素质的重要途径

首先,积极主动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提高人们的自然素质。通过劳动实践的锻炼人们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保持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和耐力,才能为进行其他活动奠定牢固的基础。其次,积极主动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提高人们的社会素质。人们生活在大的社会环境中,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认识社会情况、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就能够形成一定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伦理道德素质、审美素质等等。当然要想提高这些素质也必须依靠实践活动来进行。最后,积极主动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提高人们的专业素质。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只有通过实际的操作,将所学的书本知识加以实践并熟练掌握,才能够真正将其转换为自己专业素质。

(三)接受教育训练是提高人素质的重要方法

教育是人们接受前人和别人的实践经验和精神成果的最有效和最直接的途径。所以要想提高人的各种素质就必须对教育予以重视。

要想不断地提高人们的素质,素质教育必不可少。我国的教育方针就明确要求实行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全社会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使得素质教育的功能、作用、效果深入人心,进而能够自觉接受和进行素质教育。其次要改变适用于应试教育的评价指标,建立新的适用于素质教育的评价指标。这是引导教育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指挥棒。最后,要不断地完善学校的设施条件,更新教学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出大批高质量的、善于进行素质教育的教师。

我国人民素质的不断发展提高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应重视人才的作用,充分发挥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人力资源大国。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才能有力地推动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 陈志尚.人学新探索来自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的反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 王孝哲.马克思主义人学概论[M].合肥:安慰大学出版社,2009.

[3] 单培勇.马克思主义人学中的人的素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3).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社会发展素质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爱的艺术家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促进公正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应有之义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浅析统计数据质量
浅议公文与社会的发展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
微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