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部真菌感染CT的影像学表现特征及临床价值研究

2018-11-01陈健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4期
关键词:曲菌空洞真菌

陈健

【摘 要】

目的:在肺部真菌感染中采用CT检查,分析其表现情况。方法:在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肺部真菌感染诊断的患者中抽取20例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经过临床以及病理学确诊为肺部真菌感染,对其实施CT诊断,回顾分析这些患者CT影像学表现。结果:其中有16例CT表现为双肺散于斑片状感染灶,且伴有空洞的有13例,伴有结节灶的有8例,空洞合并有曲菌球的有6例,有4例表现为单纯肺实变。结论:对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进行CT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CT表现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有利于对肺部真菌感染进行可靠、有效的诊断。

【关键词】 肺部真菌感染;CT

【中图分类号】R715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4-006-01

人体抵抗力比较低,容易受到真菌侵入,会引起肺部疾患也可以称为肺部真菌感染。真菌类型多样化包括曲霉菌、念珠菌等,近几年在治疗过程中都应用到多种抗菌药物,也增加了白血病等疾病的治愈率,但是肺部感染会因病原真菌所引起呈日益增加的趋势[1],甚至更加复杂。肺部真菌感染在临床体征中表现不明显,很难展开早期诊断。本研究特针对CT用于肺部真菌感染的表现展开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肺部真菌感染诊断的患者中抽取20例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2例,女性患者为8例,年龄范围为18岁至70岁,年龄中值为(57.5±2.6)岁,这些患者均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其中有10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1例为肺结核、2例合并慢性肝炎。

1.2 方法

检查方法:进行CT检测,选择日立64排螺旋CT,选择患者标准胸部横断面进行CT平扫,扫描范围选择肺尖到肺底部,扫描参数设置为管电压120KV,管电流129mAs,将扫描层厚设置为8mm,重建层厚设置为1mm,螺距设置为1.2。影响结果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学住院医师进行诊断分析。

治疗方法:采用抗菌药物治疗,主要选择氟康唑,第一次用药400mg/d,以后用药量为200mg/d,疗程为七天到一个月左右,治疗后在进行胸部CT复查,观察其肺部真菌感染灶吸收情况。

1.3 诊断标准[2~3]

进行痰液细菌培养连续3次均显示为阳性,为同一种真菌。进行纤维支气管刷片镜检为阳性,进行肺组织穿刺活检为阳性等均属于病理学检查确诊,CT检查由影像学医师进行观察,再结合治疗情况进行分析。

2 结果

本研究经检查分析,本组研究对象中有16例CT表现为双肺散于斑片状感染灶,且伴有空洞的有13例,伴有结节灶的有8例,空洞合并有曲菌球的有6例,有4例表现为单纯肺实变。

3 讨论

患者免疫力下降或者是机体免疫力功能出现紊乱,也会使真菌感染的抵抗力下降,从而引发肺部真菌感染。其主要病理机制主要是人体受到真菌的侵入,在肺组织内会存在过敏、炎症、脓肿等情况,慢性感染还会引发肺纤维化或者是形成肉芽肿。肺部真菌感染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长期发展会形成肺癌等,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中一直致力于对肺部真菌感染诊断方法的研究,其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之后的治疗提供良好依据,但是就目前医疗技术水平而言,更准确的诊断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肺部真菌感染的类型多样化,对其进行鉴别诊断十分重要。而比较常见的几种如空洞性肺结核、原发性肺癌、肺水肿、巨细胞病毒性肺部感染都比较常在,研究表明,在CT检测下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空洞性肺结核:病灶的位置大都为肺上叶或者是下叶背段,存在较少空洞,形态也比较大,空洞中没有内容物,周围还存在卫星病灶;原发性肺癌:可以将其与周围型肺癌进行区分,其原发灶比较局限,病灶边缘大都是不光整的,并且很多都是分叶或者是浅分叶,在边缘位置可以看见短毛刺,空洞为偏心性,存在薄厚不均匀的壁,空洞数量多,但是形态比较小,并且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胸膜凹陷;肺水肿、巨细胞病毒性肺部感染等:双肺为大片状,且出现磨玻璃样密度影,分布也为对称性,病灶的种类比较单一,可以将其与真菌感染进行鉴别。就目前医疗技术水平而言,CT还是具有一定的诊断可行性,尤其是患者存在结核、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时,肺部CT会表现为存在空洞内合并曲菌球,或者是表现出“晕征”、“空气新月征”等,病灶则为多样化,CT检测形态及数量多变。可以采用CT进行检测。早在周建辉等[4]研究中已经指出,通过CT诊断对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进行治疗,可进一步提升临床对该部分患者的诊断效率,促使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确诊。

本研究针对我院肺部真菌感染进行CT检测,表现为双肺散于斑片状感染灶,且伴有空洞的,伴有结节灶,空洞合并有曲菌球的,还存在单纯肺实变,其有效诊断出患者肺部病灶具体情况,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可以有助于对肺部真菌感染进行诊断。而当患者CT表现不典型的情况下,可以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检查等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为后续临床治疗以及诊断等提供有效依据,间接达到促进患者恢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延春,刘垚,严志涵. 慢性重型肝炎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CT影像学特征探析[J]. 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7,26(04):473-479.

[2] 何凯. 6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真菌感染临床特点及CT影像学特征[J]. 中国医学工程,2016,24(07):51-52.

[3] 蒋蕾,李飞,郭冉,袁明英,等.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CT影像學特征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1):2532-2534.

[4] 周建辉,陈华勇,李先明. 肺部真菌感染的CT影像学表现探讨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01):67-68.

猜你喜欢

曲菌空洞真菌
高等大型真菌与人类
43例肺曲菌病误诊的CT表现
真菌造房子
8株红曲菌生产特性研究
艾滋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治
用事实说话胜过空洞的说教——以教育类报道为例
红曲菌ISSR分子标记体系的构建和聚类分析
高效降解纤维素真菌的筛选与鉴定
橙色红曲菌及其pksCT基因缺失株液态发酵产橘霉素及色素的变化
臭氧层空洞也是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