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新方法分析

2018-11-01朱云溪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年19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

朱云溪

摘要:随着我国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此高校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也受到“互联网+”的影响,要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及方法的改进,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改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际效果。该文主要围绕“互联网+”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新模式展开分析论述,首先介绍“互联网+”的发展背景以及其概念,然后分析“互联网+”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最后提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互联网+;计算机基础教学新模式;概念内涵;深远影响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19-0173-02

随着我国进入了信息时代,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已经很难适应互联网+的新形势。因此,为了实现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需要结合互联网+的大背景,有效的融入一些信息技術,改进传统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陈旧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互联网+”平台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水平。

1 互联网+的大背景及互联网+模式的概念和内涵

“互联网+”的概念是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先提出来的,是由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第三次会议上指出,并且提出了互联网+的发展计划。“互联网+”就是通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系列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了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移动宽带以及相关的大数据,在经济社会中实现高度的融合、创新性的发展。

“互联网+”的背景是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平台之上,能够充分的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来将各个行业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连接,这样不仅实现了行业间的跨界融合发展,同时也推进了我国的各个行业和事业向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所以“互联网+”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互联网加上各个行业,而各个行业也包括教育的领域。信息时代下人们已经更加依赖于互联网进行信息的搜集以及课程的学习,这样不仅能够拓宽视野,有效地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同时也对传统的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和活力,有利于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学的改革创新和发展。

2 互联网+时代对于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所带来的影响

首先,“互联网+”能够改变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发展现状。通过运用“互联网+”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方便于高校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同时也能够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所以互联网+从根本上改善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够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进一步交流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这样就能够使得每一位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互动环节当中,不仅能够展示自我,而且能够发表自身的独特观点,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帮助。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计算机基础教学不再受到时空上的限制,而且可以将全世界各国的优秀师资力量以及教育资源均衡化,有效地改善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的现状。

其次,“互联网+”有利于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同时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要求以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因此需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而互联网+能够让教师从课程的主导转变为课程由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共同开发和实施,这样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并且进行共同的学习,这样就充分的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为学校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发展的思路。比如可以开展选课走班的模式,通过互联网进行课程的选择,实现网上网下混合学习模式的形成,进而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提供广阔的发展之路。

最后,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力量。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改革,这样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充分的应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在师生分离的状态下开展新型的教学模式,比如说微课、翻转课堂、多媒体等,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互联网+”的模式下能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对于提高科研成绩、适应新形势也具有重要作用。在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之下我国信息科技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为了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不能过分地以课本的教材,及时地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内容进行更新,才能够使得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

3 “互联网+”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新模式研究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在“互联网+”的时代条件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模式得到了有效的更新和换代,具体来讲主要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主要模式:

第一,“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微课教学。所谓微课教学就是教师可以通过制作视频文件来将课本的知识有效的讲解给学生,由于微课本身内容较为丰富,但是比较短小、适合于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或者是手机等进行学习,这样就打破了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对微视频进行学习。而微课教学本身具备教学时间相对较短、内容较为丰富而且是非常生动的小情节。因此在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充分地运用微课这种教学模式,通过对课本知识进行认真的归纳、总结和细化,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知识以及共性的错误来制作成相关的微课件,通过网络上传达到共享的目的,这样就可以通过几分钟的微课来完成知识点的讲座,便于学生们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而且更加一目了然,把死板的课本知识转化为生动活泼的画面,便于学生接受并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基础翻转课堂教学。翻转课堂是通过教师创作一些课件的视频,学生们可以在课下的时间来观看教师的视频来了解题目的解析,其所具备的特点就是能够实现教学的视频短小、精悍,教学的内容非常的清晰而且明确,使得学生们更加方便快捷的进行知识的阅读以及题目的作答。通过开展翻转课堂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学习性,有利于实现个性化的教育。通过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们通过互联网对信息化的教育资源进行获取,并且将知识在课堂上进行消化吸收,进一步提高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效果。另外,通过开展翻转课堂能够进一步深化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可以具备充足的时间来对学生解答疑惑。尤其是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然后让教师参与到小组之中,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外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整体创新能力。

第三,在背景下计算机基础的MOOC教学。所谓MOOC是指互联网和教育的深度融合,及由校内课堂衍生的SPOC等都是较为先进的教学技术,能够为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的改革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MOOC是建立在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基础之上,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惠及并且重新分发,也是对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有效更新和进步。通过采用MOOC教学能够进一步提高互联网时代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的效率。全世界的顶尖名校或者是优秀师资的课程都会聚集在MOOC平台之上,只要是通过轻轻地点击鼠标,就可以实现免费的在线学习。所以学生可以登录一个MOOC网站,并且注册自己喜欢的课程,然后选择一些知名的教授来进行跟踪性学习。一般来讲,MOOC课程的授课时间大概在十分钟左右,并且在课程设置中间也会穿插一些问题,学生们只有回答正确之后,才能够进一步进行课程的学习。在休完整个课程之后,获得相应的学分,这样就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避免出现浪费时间的现象,也就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通过利用MOOC技术来对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改革,一是可以突破课程的限制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师资源以及教学资源,二是进一步打破了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能够提供网上网下相结合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三是通过对学习资源进行有效的划分和层次上的选择,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四是通过进行跟踪性的分析,能够了解学生在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且提出合理化的学习建议。所以MOOC技术能够为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的改革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能够真正地实现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转型升级。

第四,“互联网+”的计算机基础多媒体教学。当下多媒体教学已经非常普遍,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当中,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来进行授课,这样能够把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电子课件来供学生们进行欣赏,这样就能够为学生们提供声音、文字、图片等综合性的画面,能够对学生产生感官上的刺激,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而多媒体教学资源不仅能够方便课堂的教学也便于课后知识的复习。用多媒体进行交互式学习,学生们可以在课后时间进行自我练习,这样就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能够结合自身的学习状况,来选择多媒体视频来进行观看,这样不仅能够查漏补缺,而且大大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同时通过了多媒体教学也进一步丰富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模式,能够让学生们能夠结合自身的喜好以及学习程度来对所学的内容进行选择,这样无疑等于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教学,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所以说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也能够丰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新模式,并且使得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符合现代发展趋势,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实际效果。

4 总结

“互联网+”的出现是我国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互联网+”的出现对于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但是也有很大的挑战,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平等性,也能够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因此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求,计算机基础教学必须要进行模式上的创新。比如可以通过开展微课教学、翻转课堂教学以及MOOC教学,另外也可以进行多媒体技术教学。

参考文献:

[1] 张莉.慕课时代的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计算机时代,2016(5): 87-88.

[2] 刘宇阳.基于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探析[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7(2):105-106.

[3] 黄欣欣, 莫夫. “互联网+”模式下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6, 15(10): 139-140.

[4] 陈兰.“互联网+”时代计算机基础微课教学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1): 86-87.

[5] 李红艳,刘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模式——基于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分析与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19): 68-69.

[6] 杨卉.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及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 2016(33): 64-65.

[7] 孙遒,吴长青,郑天翔.“互联网+”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新模式[J].计算机时代, 2017(1): 66-68.

[8] 许冲,许甲云,傅为,等.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式差异教学改革探索[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 19(2): 49-54.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