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改革探索

2018-11-01赵方珍王凤领袁淑丹吴东吹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年19期
关键词:改革探索网络工程

赵方珍 王凤领 袁淑丹 吴东吹

摘要:“计算机网络基础”是网络工程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对该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进行深入的改革探索,有一定的意义。该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对“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针对每一方面的不足之处,给出了具体的改革建议或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工程;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19-0169-02

1 引言

网络技术是信息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得到了重视,并且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相关专业的驱动下,已有许多高校设有网络工程专业且日渐成熟[1]。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网络工程专业涉及的内容主要是网络系统开发与设计、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等基本原理与技术,让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具备计算机网络系统规划、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能力。

“计算机网络基础”是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非常重要的核心课程,也可以说是专业入门课程,能够为日后的计算机网络相关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在高校的网络工程教育体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计算机网络基础”能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网络技术知识;其次,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能打开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能让学生了解很多当下比较前沿的计算机信息知识,比如云计算、大数据、信息安全等。最后,这门课程直接与学生的学科竞赛紧密相联,可以很好地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因此学好“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的知识,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对学生的自身发展都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但是尽管该课程如此重要,还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使教学质量整体欠佳,学完该课程后,学生应用网络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没有得到较大的提升。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实际教学工作经验,与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相联系,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改革意见或措施。

2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

2.1 存在过度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

这门课程涉及的理论较多,明显高于实践内容,但是也不应该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过分注重讲解理论知识。在以往的教学改革中,已有诸多学者提出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但是更多的是纸上谈兵,并没有得到落实。因此现如今依然存在过度重视理论、轻视实践的现象,依然没有实现教学改革的初衷,在讲授理论知识时,部分学生上课时的积极性并不高,对理论知识的兴趣也不大;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因为重视程度不高,大部分学生处于“磨洋工”的状态,对整个课堂的教学带来了负面影响,也因此让很多老师不愿意开展实践教学环节,从而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和效果,与教改新目标相悖[2]。

2.2 课程体系内容相对比较滞后

我国的信息技术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网络技术不断更新,这就使得我国网络工程专业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知识体系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很多授课教师为了减少备课工作量,不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在讲授理论知识时,没有将新技术进行有效融合。尽管部分高校的网络工程专业在这方面有过相应的改革,但是大部分高校“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的知识体系仍然比较滞后,不能够及时适应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学生学习的内容跟不上市场需求。

2.3 该课程与别的专业知识相互渗透,易混淆

比如路由与交换技术、网络信息安全等专业课程,同样都属于网络工程的专业课,但由于其教学的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差异,对课程内容的掌握要求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在现如今的教学中,对于这一方面很难彻底实现分离,许多知识既相互交叉,又相互混淆,這加大了学生的理解难度,给后续专业课程的开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各方面的相同的知识没有办法融合到一起,不同的知识也区分不开。

2.4 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

在所有专业的教学中,个体差异是较为普遍的问题,这无形中增加了教学难度,也加大了教改的难度。教学中的个体差异是比较难处理的问题,因为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对知识的兴趣、掌握和理解程度也不同等都会有影响。有些接受能力强、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很快理解所学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有些同学基础较差或者对这门课毫无兴趣,接受能力也较差的就会跟不上教学的步伐,这会使得这部分同学明显落后于其他同学,在教学中始终很难平衡好教学和接受[3]。

2.5 考核方式过于单一

“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大多数采用的是“闭卷笔试答题”的考核方法,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已有部分高校实行了网上答题的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式看起来很新颖,但是考试的内容几乎也是以书本内容为主,涉及的考核内容与传统的“闭卷笔试答题”没什么差异,学生还是可以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应付考试,考试成绩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很有必要开拓一条可以全面考核学生专业技能的道路,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计算机考试这一种形式,实现考核方式多样化,考核内容多方面,切实做到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

2.6提倡“课证赛”融合,但成效不佳

“课证赛”融合的实质是将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考证内容相融合,将专业实训教学内容与各相关技能竞赛考核相融合。“课证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依据课程设置的能力、利用知识与素质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并将这些应用到课程教学实践中,这非常有利于培养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尽管很多高校都在提倡以证赛促学、以正赛促教,但是学生的积极性并不高,因此成效甚微。

3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或措施

3.1 建立“理论+实践”的一体化教学资源

当前,“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资源主要以网页的形式呈现出来,这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导致师生之间无法进行有益互动,而且以网页形式呈现的内容几乎都是理论知识,实践内容微乎其微。因此,积极建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资源库,将教学资源更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平衡好理论和实践的教学,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4]。在建设一体化教学资源库的过程中,学校应注意从基础抓起,逐渐形成“理论+实践”的一体化模拟题库,以保证学生可以及时获取有效的课程学习资源。

3.2 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任课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入当下比较前沿的技术,以拓展学生视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讲解“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的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引入信息安全、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的核心功能模块儿的讲解,同时需要注意保证教学思路清晰,与此同时,教师应注意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采用互动式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和案例式教学法为学生讲授相关知识,这不仅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而且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应认真审核,理清“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的教学思路及知识体系,以便于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融合所学专业知识。

3.3 采用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尽量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网络资源和设备将内容进行形象化表述,以便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此外,尽量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涉及的教学内容难于理解时,就注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用举例方式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但一定要保证所举例子有较强的实际意义。通过上述两种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3.4 考核方式多样化

现行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不利于专业学科的发展。为了改善现状,对现行的考核制度进行改进,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行、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考核,建立和切实推行以“道德+过程+素质”为核心的课程考核体系,重视学生的学科竞赛成绩,并将这部分成绩以一定比例纳入总评中。

3.5 进一步加强“课证赛”融合

通过加强对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学科竞赛、“互联网+”比赛、创新创业项目的建设与管理,实施鼓励政策,激发学生参赛兴趣与“双创”潜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和实践创业能力,充分发挥网络工程竞赛在“双创”型人才培养中应有的作用。我校对于工科类专业可采取相应的管理制度,比如学科竞赛和采取“学生报名→第二课堂”指导模式;“互联网+”比赛、创新创业项目采取“学生申报→教师指导 申请答辩→项目设计→结题答辩”模式。同时,我校应当对参加竞赛、创新项目的学生以及指导教师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激发教师与学生的参与热情,获奖指导教师给予奖金、评职称加分奖励,学生予以奖金、学分奖励等。

参考文献:

[1] 胡万志.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新尝试[J].广西教育,2016(9):114-115.

[2] 李志敏.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改初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9):187-189.

[3] 邵全义,李高杰.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8(1):134-136.

[4] 吴冬妮,王振龙,杨光临,周全兴.应用型本科院校計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34):194-195.

猜你喜欢

改革探索网络工程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简介:网络工程专业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地方高校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新工科背景下网络工程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小学中年级语文形成性评价改革漫谈
高职食品营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网络工程中的安全防护技术的若干思考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多样化方式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