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实现

2018-11-01郭绪坤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年19期
关键词:层次结构

郭绪坤

摘要:该文研究了一种基于WEB结构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实施方案和实现关键技术,详细阐述其功能体系、软件体系结构和实现技术。

关键词:WEB;层次结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19-0064-02

Abstract: The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Internet architecture based on WEB is researched in the paper, The executive plan and key technology of which are put forward. Its function system,software architecture and implementation techniques are expounded.

Key words: Web; Hierarchical Architecture;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1 背景

体育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应包括:评价基础数据生成、评价参数设置、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评价数据分析、评价数据导入导出、评价报表生成等功能模块的完备实现,以及在体育院校特殊业务下,各功能模块的无缝支持。

该文研究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以B/S为主,采用工作流技术架构。体现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更适合体育院校网上办公,能与数字化校园系统融为一体,提供统一的网上办公服务。并通过不断完善达到系统化和网络化。

2 总体设计方案

系统用例采用层次结构,可以更清晰地进行描述和设计。系统用例分为不同的包,进行整合,一个包代表一组相关的系统用例。同时,不同的包也对应不同的功能分类,每个包作为一个功能子系统。

系统中,各功能模块既存在一定的流程相關性,又相对对立。这样,有利于做宏观设计时,明确目标,捋清开发顺序,更合理地设计需求,系统也具有完整性和整体性。

3 系统设计与实现

3.1 系统体系架构设计

软件体系架构的优良与否直接影响系统的质量。软件系统架构是软件开发的中心,可以清晰地提供和规划整个系统的结构框架,即重要模块(内容)的逻辑结构和组织。

B/S结构相比于C/S结构的优势,经综合考虑和分析,该文实现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应用采用B/S结构。系统软件体系架构图如图1所示:

系统采用基于层次设计的思想和思路,系统软件架构包括三层结构: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库层,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可扩展性,工作效率和访问速度也得到极大提高。这种架构设计,所有功能既可以用一台服务器来实现,也可以将服务分为WEB服务和数据库服务,分别用两台服务器来分别实现,提高效率,减轻服务器负担。所以,在网络规模扩充时,这种分层设计思想和体系,具有极大的扩展性和灵活性。

客户端(用户界面)位于表示层,通常使用WEB浏览器进行登录。表示层调用业务逻辑层封装的业务方法。中间层是业务逻辑层,也是整个软件体系架构的核心部分,该层封装了各种逻辑处理方法,负责完成逻辑处理得任务,封装的逻辑方法可以处理表示层的HTTP请求,提供业务功能的同是,起到桥梁的作用,由它来访问数据库层,提供、处理和分析数据并反馈给表示层。数据库层是底层,用来实现业务逻辑层与数据库的交互,完成相关数据库功能,包括查询、插入、修改和删除数据等功能操作。

具体过程是:表示层的WEB浏览器接收客户发送的HTTP请求,分析并转换请求,根据分析转换结果,调用对应的逻辑处理方法(程序);同时业务逻辑层与数据库层直接进行通信,访问数据库,将处理结果反馈到WEB服务器,再由表示层的WEB服务器以 HTML 或 XML 形式把处理结果反馈给用户。

教学质量评价系统主要完成对学校日常教学质量评价、分析等管理工作。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可以将其功能模块划分为学生用户子系统、教师用户子系统、管理员子系统三个子系统。

3.2 系统逻辑结构实现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该文将上述软件系统分层架构进行更进一步具体化和细化,图2描述了系统关键技术逻辑结构图。

3.3 系统技术实现

系统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各层次的实现技术如下表1所列。

3.4 系统安全保障实现

1)用户与权限管理

系统的用户定义、角色定义、权限分配(可以细化到具体的数据范围和功能模块),由系统管理员统一分配和定义,每一个用户能且只能在系统授权范围内进行相关的功能模块和数据操作,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2)用户身份认证

系统用户(管理员、教师、学生)均使用登录号(工号、学号)作为系统登录账号,可以使用维护模块,自行维护自己的登录密码,身份、账号、密码认证通过即可登录进入系统。

3)访问控制

系统的所有服务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版本控制服务器、数据库远程备份服务器等)均部署在校园网上,由学校机房提供统一管理和维护,接受和提供同一校园网的应用服务器访问,这样可以使所有访问均在同一IP地址段的浏览器进行访问,提高系统访问的安全性和速度。

4)管理控制

通过大量的集中式并具有智能化、结构化的控制开关,以及分布式并具有灵活性、完备性的控制参数,实现系统的控制管理功能,确保工作顺畅、流程清晰。对符合管理规定的流程,智能批量处理;对不符合管理规定流程的,属于特殊情况,零散灵活处理。

5)版本控制

系统专门部署控制版本服务器,采用更新包技术和各种相应工具,实现应用服务器上的版本更新,对版本更新 进行实时监控,对病毒入侵或黑客恶意篡改等损坏的程序文件进行有效恢复,确保系统平台安全。

6)数据关联控制

依据数据之间的关联,以及本身的时效性和状态,对数据的增、改、删进行严密控制。

7)数据加密

数据加密范围包括:密码、关键源程序、数据库连接密钥、注册序列号、网上数据传输等。 数据加密技术:采用对称加密方法中的DES算法,引入验证措施和数据摘要,对存储数据进行加密;基于TCP/IP网络传输协议,采用SSL(安全套接层协议)连接方式,对网上数据传输进行加密。

8)数据存储

数据存储严格遵循关系数据库设计基本原则,支持分布式数据存储和集中式数据存储与;采用缓存技术提高系统的性能与可靠性,来处理大量数据的处理与存储,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9)数据备份与恢复

数据备份方式:按需要随时手动备份与按计划定期自动备份两种方式结合。

数据备份策略:异地備份与本地备份;同时使用数据备份与历史数据转储技术。

数据恢复办法:还原某一数据备份文件;依据备份日志与备份数据,将数据恢复到某一历史时间点。

10)日志和安全审计

详细记录用户登录与操作日志(含错误信息反馈); 定期查看日志,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全面分析日志,快速锁定诱发根源;

同时,采用应急措施(修改访问服务器密码、切断服务器连接、停用可疑账号、封锁可疑IP地址、重新生成并发放数据库连接密钥、调整权限分配等),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4 结束语

该系统投入运行后,可以满足学校内外对教学质量评价的多角度、多层次的评价、查询和分析需求,并在实践过程中,对功能模块进行不断完善和丰富。基于层次架构的软件结构的封装包开发、应用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莫小泉, 何家文, 何月霓.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教学管理评价指标构建与应用[J]. 高教论坛, 2016(7): 100-103.

[2] 林青. 过程性评价在高校教学管理评价中的践行[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6, 32(9): 113-114.

[3] 牛斌, 马利. 基于互联网的实验中心教学管理与评价系统的研究[J].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7, 13(6): 1-3.

[4] 程铁军, 程雅坤, 陆谦益, 等. 基于学生学习成果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 科教文汇: 中旬刊, 2018(3): 21-22.

[5] 庄建东, 曾勇进. 教师教学信息管理与质量评价系统的综合评判的应用研究[J]. 心智与计算, 2016(3): 148-154.

猜你喜欢

层次结构
基于级联网络和语义层次结构的图像自动标注方法
论立法修辞功能的层次结构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子设备结构方案评价研究
建构利益相关者管理的三层次结构分析
世界各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发展探析
论政治认同的内涵、结构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