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楚留莫夫诞生记

2018-11-01倪春

儿童故事画报·自然探秘 2018年5期
关键词:彗星小行星天体

倪春

楚留莫夫的全名是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彗星,是克利姆·伊万诺维奇·楚留莫夫于1969年在阿拉木图天体物理研究所发现的。它的发现,纯属偶然。

新彗星的发现

1959年以前,一颗彗星一直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行着。它的位置,在当时很难被科学家发现。但是,就在1959年的春天,它与木星相遇了。在木星的干扰下,这颗彗星的轨道发生了变化。1969年,科学家楚留莫夫在观察另外一颗彗星时,无意中拍下了这颗偏移了轨道的彗星。于是,它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楚留莫夫一格拉希门克彗星。

楚留莫夫的形成——大撞击

关于楚留莫夫彗星的形成,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说法一一侵蚀说、小天体撞击说和灾难性大撞击说。从目前的观测研究显示,災难性大撞击可能是最科学的解释。

科学家一直都对楚留莫夫彗星的形状非常感兴趣,因为它太像一颗超大型号的花生,两端凸起,中间凹陷。

灾难性大撞击曾被用于研究小行星形成的原因。简单来说,就是一颗天体遭到大撞击,被击碎后,分离出了小行星等个体。

科学家利用彗星的特殊性质,重新构建模型模拟撞击。经过实验分析发现,彗星在经过大撞击后,可以很l央进行重构,而且重构以后彗星的特性不会发生变化。在重构的过程中,彗星可以变成任何形状。也就是说,外形像花生一样的楚留莫夫彗星完全可能是大撞击后重构形成的。

欧洲空间局已经向楚留莫夫彗星发射了“罗塞塔”号探测器,相信通过探测器的帮忙,我们可以探究更多关于这个彗星的秘密。

猜你喜欢

彗星小行星天体
勘测小行星
新智彗星快问快答
彗星有自己的轨道吗
第十三章彗星撞地球
测量遥远天体的秘籍
太阳系边缘悬浮着神秘天体
小行星撞击指南
“扫把星”到底是什么
“万有引力和天体运动”测试题
去小行星M902旅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