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期精神疾病76例患者治疗分析

2018-10-31吴茂青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精神疾病临床治疗老年患者

吴茂青

【摘 要】目的:针对老年期精神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76例老年期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分析,根据治疗结果总结对老年期精神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76例老年期精神疾病患者经治疗后痊愈17例,有效32例,好转23例,无效4例。结论:临床就老年期精神疾病的治疗相对而言疗效较为确切。

【关键词】:老年患者;精神疾病;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4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8-03--01

近年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精神疾患是常见病,几乎人口的19%都患有这种或那种精神疾患,老年期精神疾病也不在少数。目前大多数精神疾病主要还是靠精神药物进行治疗。现就76例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探讨老年期精神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76例老年期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分析,76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60~73岁,平均年龄66岁。76例患者中包括精神分裂症患者31例;老年期抑郁患者12例;焦虑症患者5例;谵妄症患者21例;酒精中毒性精神病7例。

2 临床治疗方法

(一) 精神分裂症

以奋乃静治疗为主。奋乃静与氯丙嗪同为吩噻嗪类但不同亚类,有相仿的疗效,而副作用较少,如镇静较轻,对脏器功能影响较小,故可用于年老和合并躯体障碍的患者,但锥体外系反应较氯丙嗪为多。奋乃静为高效价药物,口服常用量为20~60 mg/d;肌注每次5~10 mg。该药有长效制剂氟奋乃静庚酸酯和癸酸酯。药代学与氯丙嗪相似,半衰期为8~12 小时,药物应分次服用。

(二) 老年期抑郁症

广义的老年抑郁症指发生于老年期的抑郁症(≥60岁),包括原发性(发病于青壮年或更早,持续到老年,还有些是起病于老年期)和见之于老年期的各种继发性抑郁。狭义的老年抑郁症特指≥60岁首次发病的原发性抑郁。尽管ICD-10、DSM-IV、CCMD-3均未将老年抑郁列为独立诊断类别,然而就发病年龄、临床相而言,老年抑郁症又确有某些特点。老年抑郁症阳性家族史较少见,躯体疾病所占比重大,认知损害多,主诉躯体不适多,疑病观念强烈。失眠、食欲减退明显,情绪脆弱、波动性大,往往不能很好表达忧伤的情绪,自杀观念常常不会清楚表露。由于老年抑郁症常发生于明显的应激性生活事件后,且与共病的躯体疾病、认知损害或痴呆、严重的焦虑障碍有关,故老年抑郁症的诊断与鉴别比较困难。

老年病人的用药需小心谨慎,SSRIs和其他新型抗抑郁药较TCAs或MAOIs更能耐受,服用方便。用药宜缓慢开始,起始剂量可为成年人的半量,逐渐加至治疗量,由于其显效时间较年轻人慢,抗抑郁治疗可能较青壮年抑郁的持续时间长一些。

对60岁以上第一次起病者,在达到临床痊愈后至少维持治疗1年,若出现复发,特别是伴有焦虑或精神病性症状时,更应长期服药,维持治疗尽量采用半衰期长、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小的抗抑郁药物,剂量原则上与治疗剂量相同,若治疗剂较大时,维持剂量可略低于活疗剂量,但应瞩定期随访。其预后较青壮年者差,有认为1/3改善、1/3无变化、1/3越来越差,常与共患的躯体疾病、功能障碍和认知损害等有关。

(三) 焦虑症

主要使用苯二氮?类进行治疗。苯二氮?类是一类主要的抗焦虑药物,也是早年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主要药物。苯二氮?类对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治疗是有效的,尤其在改善睡眠,减轻躯体症状,平缓紧张和警觉性方面相当有效。但是鉴于某些不良反应,其广泛使用受到限制,只是在掌握好适应证后,这类药物仍然是广泛性焦虑障碍治疗的一线药物。

常用的苯二氮?类药物无非为以下几种,如阿普唑仑、艾司唑仑、劳拉西泮以及氯硝西泮等,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时,苯二氮?类毋需应用大剂量,一般中等剂量即可,如阿普唑仑1.2~4 mg/d,艾司唑仑2~4 mg/d,劳拉西泮1.5~3 mg/d,氯硝西泮2~3 mg/晚。

广泛性焦虑障碍常是慢性病程,需要较长期的药物治疗,因此要考虑苯二氮?类的药物依赖问题。较可接受的治疗方案为苯二氮?类与其他药物或心理行为疗法联合应用。

这里需提一个老的抗焦感药物,不属于苯二氮?类的羟嗪,在苯二氮?类以前是一种很有用的抗焦虑药物,就是现在也还未淘汰。据认为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有效,疗效与苯二氮?类相仿。常用量为50mg/d左右,该药有镇静嗜睡作用,优点是不引起药物依赖。

(四) 谵妄

谵妄的药物治疗目标是镇静、控制兴奋、妄想幻觉症状,改善睡眠,其中兴奋躁动与妄想幻觉是有联系的,后者往往引起前者。选择药物的原则除了考虑有效之外,对引起谵妄原发疾病的影响必须格外重视。同时也要注意到控制精神症状同时,不可妨碍对意识障碍程度的观察。例如,有时仅考虑到尽快使病者安静下来,结果用药不当,使病者发展进人昏迷状态,这样的例子常见。另外适当的保护性约束也是必要的,尽可能的减少跌倒坠床风险。

使用小剂量的氟哌啶醇肌注进行药物治疗,始用剂量0.4mg,服药次数根据病情而定。谵妄较轻的可于晚间睡前服用;较严重的,一天几次服用,以达到镇静为止。使用剂量原则,对于躯体疾病患者来说,一般宜小,但谵妄患者兴奋激越较明显者,却可能需要较大剂量。

(五) 酒精中毒性精神病

酒精中毒性精神病,原则上应首先针对酒精依赖的治疗,包括戒酒为主的各种手段,其次对相关障碍有一些对症处理为主的治疗手段①戒酒治疗:对于酒精依赖的戒酒与慢性酒精中毒不同,一般不用遞减法,而是采用一次性断酒,重症者可用与酒精有交叉依赖性的镇静助眠药,如苯二氮?类替代,然后再减少剂量,达到戒酒目的。国外也有采用戒酒硫治疗,但毒副反应和危险性较大,国内几乎无人采用。②行为治疗:有人应用阿朴吗啡和催吐药吐根碱进行厌恶治疗取得疗效,方法是皮下注射阿朴吗啡后,让病人闻酒味,引起恶心呕吐,给病人饮酒,连续10~30 次后,形成条件反射,对酒产生厌恶而戒酒。也有人采用电厌恶疗法治疗,原理相似。③集体心理治疗:常用于戒酒者的康复治疗,通常由--位或两位集体心理治疗师主持,每周聚会一次,每次1~1.5 小时,为期4~5 个月以上,主要以指导、解释、分析和应对方法讨论为主。

3 结果

76例老年期精神疾病患者经治疗后痊愈17例,有效32例,好转23例,无效4例。详细结果如下所示。

4 结论

目前精神药物已经在临床上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甚至超出了精神科的范围,每一类精神疾病都有多种精神药物可供选择,针对各种不同病例,在众多精神药物中进行合适的选择,且剂量掌握恰当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精神科医生绝对的专业。目前临床药物治疗老年期精神疾病疗效相对较好,但精神疾病多诱发于各种原因,故多与认知行为治疗、心理治疗等联合使用。

参考文献

莫霞. 精神分裂症临床研究疗效及安全性评估量表使用情况分析[D].暨南大学,2015.

崔丽.老年期抑郁症20年临床回顾与研究[J].中外医疗,2015,34(05):197-198.

温全胜,陈扎生,张传福.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精神药物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5):130-131.

谢根生,项爱萍.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4):3876-3879.

猜你喜欢

精神疾病临床治疗老年患者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精神疾病康复护理注意事项
SCARED STRALGHT
腹腔镜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进展述评
一亿中国人有精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