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增强检查中碘对比剂渗漏的原因及对策

2018-10-31霍然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对策

霍然

【摘 要】:目的 随着CT技术的不断进步,CT增强技术已经逐步成为医院检查的重要技术手段,越来越多的得到医生的采纳和病人的认可。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碘对比剂渗漏的情况时有发生,给病人带来了一定的痛苦和风险,因此必须分析碘对比剂渗漏的原因和对策,以此改进CT增强检查的效果和降低碘对比剂渗漏的风险。方法 三甲医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发生的碘对比剂渗漏的案例为样本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找出渗漏发生的病人的群体类型、渗漏发生的原因、给病人造成的影响等,然后分析可能的解决对策。結果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该医院碘对比剂渗漏的概率为1%,发生碘对比剂渗漏的人群中小孩和老人最为集中,原因在于他们的血管、体质、血压的特殊情况,其次是医生的技术水平原因。结论 为了进一步推广应用CT增强检查技术,各大医院应该尽快改进碘对比剂渗漏问题的发生,尤其关注老年人和儿童这些容易发生碘对比剂渗漏的人群,不断提高CT增强检查技术,减小给病人带来的痛苦。

【关键词】:CT增强检查;碘对比剂渗漏;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R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8-03--01

前言

随着我国CT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多年应用,CT技术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断层扫描技术,近年来逐渐发展除了多样的使用方法,比如CT增强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并逐步成为我国众多三甲医院检查的重要技术手段,主要用于某些身体部位的细致检查,便于医生进一步观察病灶确定病情,目前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得到医生的采纳和病人的认可。但是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碘对比剂渗漏的情况时有发生,给病人带来了一定的痛苦和风险,比如病人体内受到渗漏的碘对比剂的刺激,相应器官会疼痛、肿胀,如果渗漏的剂量大,病人体质不好,还容易发生病人部分组织坏死、肢体功能障碍等问题。因此CT增强检查中碘对比剂渗漏是医院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加以重视的护理问题,尽快加以改进,减少给病人带来痛苦的风险。统计资料分析从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本三甲医院使用CT增强扫描检查项目的患者共有2800例,其中发生碘对比剂渗漏的案例共有20例,这些病患中男性15例,女性5例,病患的年龄区间为5-85,平均年龄为48.85岁,在这2800例CT增强扫描检查项目中,增强扫描头部580例、CT增强扫描检查项目颈部600例、CT增强扫描检查项目胸部320例、腹部1300例。

一 碘对比剂渗漏发生的原因分析

1 病患年龄较小和年龄较大最容易发生碘对比剂渗漏,主要在于儿童的静脉血管细,而且不容易发现;老年人尤其是65岁以上的老人,他们很多患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疾病,他们的血管弹性差、血管病有粘附物质、血管脆、血流缓慢,因此在医生给予快速注射碘对比剂时,血管往往无法承受过高的压力而出现液体渗漏[1]。20例渗漏的情况中儿童渗漏占比42%,老年人占比40%。

2 患者自身有疾病史。很多患者来医院检查,医生会询问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右心衰竭、恶性肿瘤等病史。病患患有类似这些长期、全身性的疾病的情况下病患会长期服用药物,时间久了病患自身的血管也受到影响和刺激,往往出现血管的通透性增大、脆性增加、弹性变差,给医生穿刺带了一定的困难,这类病人容易发生碘对比剂渗漏。20例渗漏的情况中儿童渗漏占比8%。

3 病患的配合能力差。很多患者对于检查和病情认识不充分,有时疾病导致的病患的心情和意识不佳,从而让患者不能很好的配合医生进行留置针,从而导致容易发生留置针移位、滑脱或刺破病人的检测部位的血管。20例渗漏的情况中儿童渗漏占比5%。

二 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导致对比剂外渗

在一些情况下,医生没有足够的经验,选择将血管细留置针留置在病患的手背或前臂小静脉内,这些地方的血管比较细小,耐压能力差,在高压注射碘对比剂的情况下,血液回流往往受到阻碍,手臂发生肿胀,然后血液稀释药物受到阻碍进而发生碘对比剂渗漏[2]。还有一些情况是医生使用的导管不能与配置的流速有效匹配,使用较小的导管的情况下又配置了较高的流速,显然这种情况下也容易发生碘对比剂渗漏。中所周氏,高粘滞性、高附着性的制剂会严重影响血管的微循环,而且高粘滞性、高附着性的制剂对静脉内皮细胞产生刺激。碘对比剂恰恰就是属于高粘滞性、高浓度的药物,如果血液的导管直径比较小,医生在使用高压快速注射的情况下血管中血液流动会受到很大的阻力,细小的毛细血管在强大的压力和碘对比剂的刺激性非常容易劈裂,进而引起导致碘对比剂外渗。20例渗漏的情况中儿童渗漏占比8%。

三 碘对比剂渗漏的护理对策

1 医护人员在给予患者CT增强检查要充分重视对病患自身身体条件的评估。首先要询问患者的各类病史,尤其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等血管血液类疾病,其次要通过自己的医疗经验评估患者的身体体质,最后要注意在患者病史较多且身体素质不是很好的情况下要尽量选择患者血管较粗的部位进行留置针安置,降低CT增强检查中碘对比剂渗漏的概率。

2 医护人员在必要时给予部分患者(情绪不平稳、意识不清醒等)做情绪镇静处理,减少检查中患者自身导致的的不安全因素的出现,患者在疾病的折磨下往往心情不舒畅,有些患者患有其他疾病,神经意识也受到影响,为了避免CT增强检查中碘对比剂渗漏进一步让病人忍受治疗的痛苦,医护人员在必要的情况下应该给予患者镇静处理。

3 医护人员要努力提高操作技术水平,熟练掌握留置针安置的技巧和方法[3]。静脉穿刺是一项技术性强、难度较大的临床操作项目,要求护士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熟练的操作手法、对于穿刺针及患者的身体素质及相应的血管条件有清晰的认识。其次护理人员要有在严格按照医院制定的操作规范的情况下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科学评估病患的血管条件,通常情况下还是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以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为最佳,对穿刺的部位、进针的角度和力度进行全面快速的计划评估,在的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同麻醉科医生会诊,行股静脉置管术。

结论:

通过本文选取的三甲医院的两年间的临床资料统计,发现发生CT增强检查过程中碘对比剂渗漏的主要原因有四类,一是病患年龄较小和年龄较大最容易发生碘对比剂渗漏,二是患者自身有疾病史(主要是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糖尿病等),三是病患在CT增强检查和其他医治过程中的配合能力差,四是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导致对比剂外渗。前两个原因占了所有对比剂渗漏案例的80%以上。

综合以上四种CT增强检查中碘对比剂渗漏的原因,本文提出了避免发生和降低碘对比剂渗漏发生概率的相应对策[4]。一是医护人员在给予患者CT增强检查要充分重视对病患自身身体条件的评估。其次必要时按医嘱给予部分情绪不佳、意识不清醒的患者给予镇静处理,减少检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三是对于患者有必要在检查前给予充分的解释和宣传,让患者自觉配合医生的检查,自觉脱去过紧的衣物、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将穿刺侧肢体的姿势摆放到最佳位置。四是医护人员要努力提高留置针安置的操作技术,避免因自身原因导致碘对比剂渗漏。

参考文献

杨少为, 宋庆轮. 碘对比剂渗漏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世界中医药, 2016,5(6):1934-1935.

汪令生, 汪令成, 吴德红,等. 肘部固定夹板预防CT增强检查时碘对比剂注射渗漏的价值[J].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16,10(6):595-598.

陈静, 李梅. CT增强检查中碘对比剂外渗的原因及对策[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22):194-195.

薛永春. CT增强扫描造影剂渗漏的预防及护理分析[J]. 心理医生, 2016, 22(1):178-179.

猜你喜欢

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中小水电站集控系统建设改造对策分析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