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

2018-10-31张洪祥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失眠症针灸临床疗效

张洪祥

【摘 要】目的 研究分析采用针灸对失眠症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失眠症患者128例,通过电脑随机分组将12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6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滋肾宁心中药治疗,试验组采取滋肾宁心中药联合针灸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本次临床研究数据,试验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18.37±1.9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13.97±1.46)分,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8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7.18%,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取针灸疗法对失眠症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相比于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更为显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睡眠情况,提高患者睡眠以及生活质量,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灸 失眠症 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8-03--01

失眠癥的定义是指,入睡困难导致不能获得正常良好的睡眠,睡眠不足、睡眠浅、容易惊醒、早醒以及醒后无法再次进入睡眠,更有甚者可整夜无法入睡,并且失眠每周至少发生三次,症状连续出现一个月以上[1]。随着现代人生活压力的增加,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罹患失眠症的几率在近年来几乎每年都在递增,失眠症患者因为不能获得良好的睡眠,所以易产生记忆力减退、头痛多梦、抑郁等症状,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存在严重的影响[2],因此如何有效缓解失眠症,成为了丞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次研究主要对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失眠症患者128例,通过电脑随机分组将12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64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占34例,女性患者占30例,年龄15~59岁,平均年龄为(35.74±3.78)岁,病程1个月~9年;试验组中男性患者占40例,女性患者占24例,年龄18~61岁,平均为(38.66±3.92)岁,病程1个月~10年;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本次研究中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滋肾宁心中药治疗,药方成分包括夜交藤30g,女贞、旱莲、生地、枣皮、酸枣仁各20g,枸杞、白芍各15g,丹皮、茯神、仙灵脾、知母各12各。加水煎煮,1剂/d,每日分早晚2次服用。

试验组采取滋肾宁心中药联合针灸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针灸法操作步骤如下:患者采取平卧位或坐位,对局部进行常规消毒后,选取内关、神门、三阴交、安眠作为主穴,患者若为心脾亏损则取足三里、巨阙、心俞、脾俞进行常规针刺;患者为若心肾不交则取太溪、心俞、肾俞;若为心胆虚怯则取丘墟、心俞、胆俞;若为胃气不和则取下脘、胃俞;若患者肝阳上扰则取行间、太冲、肝俞;根据患者临床分型来选择施针穴位,使用常规针刺对选取穴位进行针刺,得气后采取捻转平补平泻手法,补法、泻法。将针保留30min,之后去针。每日施针1次,一疗程为7d[3]。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可分为四个标准,治愈:患者失眠症状消失,每晚睡眠时间达6h以上或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患者睡眠深且沉,不易惊醒,睡醒后精力感觉充沛;显效:患者失眠症状明显好转,每晚睡眠时间可达3~6小时,患者睡眠程度加深;有效:患者失眠症状减轻,每晚睡眠时间增加≤3h;无效:患者失眠症状未出现好转或减轻,睡眠时间未出现增加[4]。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为18.37±1.92分,对照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为13.97±1.46分,试验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8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7.18%,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

3 讨论

失眠症,中医范畴又可称其为不寐,患者睡眠质量可长时间持续为令人不满意的状态,睡眠长时间的得不到良好的保证,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工作能力下降等现象,严重者可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状态。西医临床常采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包括地西泮、艾司唑仑、三唑仑等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长期给予此类药物,患者容易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可带来较为严重的副作用。滋肾宁心中药可达到补肝肾精血、滋阴降火、安心凝神的治疗效果。针灸治疗,神门和内关两穴,能起到宁心安神的作用,三阴交主要作用在于协调脾肾的气机,安眠穴则是失眠治疗中的经验穴位;根据患者临床分型来选择施针穴位能调整体内阴阳失调的症状,养心安神,针灸治疗效果不存在副作用,因此治疗效果能够得到保证[5]。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8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7.18%,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和各方文献可知,针灸疗法对失眠症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相比于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更为显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睡眠情况,提高患者睡眠以及生活质量,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付玉. 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J]. 内蒙古中医药, 2017, 36(10):137-138.

宋蕊. 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27(15):3047-3047.

李昌瑞. 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研究[J]. 医药前沿, 2016, 6(27):284-285.

程海龙. 针灸治疗失眠症临床疗效观察[C]// 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 2014.

陈鹏典, 杨卓欣, 黎杰运,等. 针灸治疗失眠症的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导报, 2015, 12(9):43-46.

猜你喜欢

失眠症针灸临床疗效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疗效的meta分析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针灸
失眠症状≠失眠症及早治疗是关键
超级心理医生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