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产科护理中感染问题的分析和探讨

2018-10-31陈树芳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产科感染妇科

陈树芳

【摘 要】目的:就妇产科护理中的感染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及探讨。方法:抽取在2015-8至2017-8在我院妇产科就诊的患者160例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科室分为产科组(100例)和妇科组(60例)。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针对患者的感染状况进行探讨。结果:产科组感染患者有25例,妇科组感染患者有5例,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5%和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显示,随着患者年龄的不断增长,妇产科患者感染发生率会逐渐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组患者感染发生率高于妇科组,且还会因患者年龄的增长而提高感染发生率。因此,有必要对妇产科患者的感染情况及原因进行分析,进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减少妇产科感染的发生率。

【关键词】妇科;产科;感染;影响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infec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nursing. Methods: A total of 160 patients were enrolled in the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5-8 to 2017-8 as the main study subject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departments, it is divided into obstetric group (100 cases) and gynecological group (60 cases). The clinical data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analyzed and analyzed, and the infection status of the patients was discussed. Results: There were 25 cases of obstetric group infection and 5 cases of gynecological group infection. The infection rates were 25% and 8.3%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Research shows that as the age of patients continues to increase,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patients will gradually increase,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 in the obstetric group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gynecological group, and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 is also increased due to the age of the patien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infection situation and causes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patients, and then take effective preventive nursing measure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infections.

Keywords Gynecology; Obstetrics; Infec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8-03--01

由于妇产科患者在住院期间稍有不慎就極易发生感染,且其引起感染的原因也是复杂多样,所以妇产科的医务人员一定要细心负责的对患者进行护理,进而有效减少妇产科护理中的感染情况。同时,随着人们对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怎样降低患者的感染率,加快患者康复已成为了相关医务人员当下最为主要的任务。本文就我院在2015-8至2017-8收治的160例患者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其发生感染的原因,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抽取在2015-8至2017-8在我院妇产科就诊的患者160例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科室分为产科组(100)和妇科组(60例)两组。产科组患者的年龄均为18~47岁(30.1±2.6),妇科组患者的年龄均为18~59岁(46.1±1.0),子宫肌瘤剔除22例,子宫切除38例。在患者入院时均给予相关检查,排除泌尿系统疾病者和呼吸系统疾病者。

(2) 方法

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患者病历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发生感染的情况,并且探讨年龄与感染发生率的关系。

(3) 统计分析

对两组患者的观察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两组患者的观察数据,采用n(%)来表示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予以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 将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

产科组感染患者25例,妇科组感染患者5例,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5%和8.3%,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 年龄与感染发生率的关系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随着患者年龄的不断增长,妇产科患者感染的发生率也会逐渐提高,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1) 影响因素

在妇产科护理感染中,存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以下几方面:手术前期是相关医务人员没有对患者的手术部位以及手术器械进行全面的消毒,从而就留下了引发感染的隐患;在给患者进行手术的医生其临床经验不是很丰富,导致了手术时间的延长,且操作手法不纯熟,导致手术切口长时间的暴露在外,进而增加了感染的发生几率;手术结束进行缝合时,手术医生的缝合水平不高,以至于切口的愈合情况不理想,提升了患者术后创口感染的风险;手术完成后,相关护理人员没有给患者及时的进行换药,从而导致创口长期的处于湿润状态下,再加之护理人员对于无菌的观念不强,进而造成了细菌滋生,致使患者创口出现了感染;在病房管理中,因为不怎么给病房通风,所以空气不流通,从而给细菌滋生创造了机会,致使患者极易出现感染情况;产妇在分娩之后,其体质通常都会比较的虚弱,进而就给病原菌的侵入创造了机会;随着人的年龄的不断增长,其自身的机体免疫力也会逐渐降低,从而器官功能就会慢慢下降,且自源细菌不断增多,导致发生感染的几率提高。

(2) 感染部位

根据调查可发现,妇产科感染主要包括创口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及呼吸系统感染,这是都是因为患者术后或产后,体质虚弱,抵抗力不强,使得病原菌有机可乘,加之护理也不到位,从而导致了患者发生感染。

1)创口感染。产科患者居多,主要发生于会阴部位。引发感染的因素是:手术前消毒不到位,进行手术的医生缝合技巧不熟练,且手术结束后清创消毒不到位。

2)泌尿系统感染。导尿管材质比较差;导尿管留置时间较长,在出现堵塞、脱落等情况时,需反复置管,从而提高了感染发生率;护理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执行,导尿管消毒不彻底;医务人员力道不均,致使置入导尿管时出现尿道损伤。

3)呼吸系统感染。在妇产科手术中,通常为伞麻,需要对忠者进行气管插管,从而易对呼吸道粘膜造成损伤,从而导致发生呼吸道感染;患者抵抗力下降,再加上家属探视次数较多,极人的提高了细菌感染几率;在传统生育观念的影响下,产妇不能吹风,从而产妇房间的门窗均是紧锁的,导致室内窄气不流通,为细菌滋生创造了机会,进而极易导致患者发生感染。

(3) 应对策略

1)有效落实患者入院的体检工作。患者入院时应给其进行具体的相关检查,针对患有阴道炎的患者要对其实施干预治疗,从而避免反复进行阴道检查,同时还需格外注意对会阴部位的清洁,且要确保外阴的清洁情况。

2)剖宫产及产程时问较长的患者。要应用药物进行预防性干预,且需不断对其进行营养补充,从而加强患者的体质,提升免疫力,以免发生感染情况。

3)强化医务人员的综合素养。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需针对医院人员开展教育培训,让其了解操作的重要性,从而让其在进行护理时能够严格遵循手术操作及护理流程来进行,同时还需及时的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降低感染来源。此外,需不断的强化手术医生的缝合水平4)强化对患者亲属的教育工作。需对患者的親属普及相关健康知识,让其在照看患者时可以让房间的温度保持在正常的基础上,注意病房的通风换气,且还需对探视的制度进行一个明确。

经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可发现,其中产科组感染的患者有25例,妇科组感染的患者有5例,两组的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5%和8.3%,产科组感染的患者明显高于妇科组,两组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统计分析后可发现,随着患者的年龄不断的增长,其妇产科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的年龄和患者感染的发生几率有着非常直接的联系,患者年龄不断的增加,其发生感染的几率也就会逐渐提高,这跟国内的相关研究文献资料极为相似。

总的来说,在妇产科的护理工作中,其产科患者发生的感染几率,明显的要高于妇科患者,且还会随着患者的年龄的不断增加而提升感染的发生几率。基于此,必须要对妇产科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且还需对其感染的因素进行详细的调查和了解,进而就能够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同时还需有效强化相关医务人员的综合素养,针对其进行相关的教育培训,使其能够严格遵循手术操作和护理流程对患者进行护理治疗,且还需不断强化医生的手术缝合水平等技巧,加强对患者亲属的教育工作,普及其相关的健康知识,进而有效降低妇产科感染发生的几率。

参考文献

邹丽娟.妇产科手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原因和护理[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l6,1(16):197—198.

冯达淑.对妇产科护理过程中感染问题的分析和探讨[J].医学信息(中旬干4),2016,24(7):3345—3346.

猜你喜欢

产科感染妇科
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治疗研究
健康教育在妇科阴道炎护理中的应用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研究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规范化护理告知在产科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骨三相显像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松动与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降钙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